第4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85789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4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4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4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3第4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第4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教学目的(1)了解零件加工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了解影响表面加工质量的工艺因素。(3)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4)了解常用的刀具材料。4.1 零件的加工质量评价零件是否合格的质量指标除了机械加工精度外,还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是指零件经过机械加工后的表面层状态。探讨和研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掌握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工艺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对于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1.1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又称为表面完整性,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4.1.1.1 表面层的几何形状

2、特征表面层的几何形状特征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即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如图4-1(a)所示。其评定参数主要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2表面波度表面波度是介于宏观形状误差与微观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周期性形状误差,如图4-1(b)所示,A表示波度的高度。它主要是由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低频振动引起的,应作为工艺缺陷设法消除。 (a)表面粗糙度 (b)表面波度图4-1 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波度3表面加工纹理表面加工纹理是指表面切削加工刀纹的形状和方向,取决于表面形成过程中所采用的机加工方法及其切削运动的规律。4伤痕伤痕是指在加工表面个

3、别位置上出现的缺陷,如砂眼、气孔、裂痕和划痕等,它们大多随机分布。4.1.1.2 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指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表面层的加工冷作硬化。(2)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3)表面层的残余应力。4.1.2 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对使用性能的影响4.1.2.1 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零件的耐磨性是零件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当摩擦副的材料、润滑条件和加工精度确定之后,零件的表面质量对耐磨性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零件表面存在着表面粗糙度,当两个零件的表面开始接触时,接触部分集中在其波峰的顶部,因此实际接触面积远远小于理论接触面积,并且表面粗糙度越大,实际接触面

4、积越小。在外力作用下,波峰接触部分将产生很大的压应力。当两个零件作相对运动时,开始阶段由于接触面积小、压应力大,在接触处的波峰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及剪切变形,波峰很快被磨平,即使有润滑油存在,也会因为接触点处压应力过大,油膜被破坏而形成干摩擦,导致零件接触表面的磨损加剧。当然,并非表面粗糙度越小越好,如果表面粗糙度过小,接触表面间储存润滑油的能力变差,接触表面容易发生分子胶合、咬焊,同样也会造成磨损加剧。表面层的冷作硬化可使表面层的硬度提高,增强表面层的接触刚度,从而降低接触处的弹性、塑性变形,使耐磨性有所提高。但如果硬化程度过大,表面层金属组织会变脆,出现微观裂纹,甚至会使金属表面

5、组织剥落而加剧零件的磨损。4.1.2.2 表面质量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对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的疲劳强度影响很大。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表面粗糙度波谷处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产生疲劳裂纹。并且表面粗糙度越大,表面划痕越深,其抗疲劳破坏能力越差。表面层残余压应力对零件的疲劳强度影响也很大。当表面层存在残余压应力时,能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扩展,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当表面层存在残余拉应力时,零件则容易引起晶间破坏,产生表面裂纹而降低其疲劳强度。表面层的加工硬化对零件的疲劳强度也有影响。适度的加工硬化能阻止已有裂纹的扩展和新裂纹的产生,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但加工硬化过于严重会使零件表面组织变脆,容易出现

6、裂纹,从而使疲劳强度降低。4.1.2.3 表面质量对零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很大。零件表面粗糙度越大,在波谷处越容易积聚腐蚀性介质而使零件发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表面层残余压应力对零件的耐腐蚀性能也有影响。残余压应力使表面组织致密,腐蚀性介质不易侵入,有助于提高表面的耐腐蚀能力;残余拉应力的对零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则相反。4.1.2.4 表面质量对零件间配合性质的影响相配零件间的配合性质是由过盈量或间隙量来决定的。在间隙配合中,如果零件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大,则会由于磨损迅速使得配合间隙增大,从而降低配合质量,影响配合的稳定性;在过盈配合中,如果表面粗糙度大,则装配时表

7、面波峰被挤平,使得实际有效过盈量减少,降低配合件的连接强度,影响配合的可靠性。因此,对有配合要求的表面应规定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在过盈配合中,如果表面硬化严重,将可能造成表面层金属与内部金属脱落的现象,从而破坏配合性质和配合精度。表面层残余应力会引起零件变形,使零件的形状、尺寸生改变,因此它也将影响配合性质和配合精度。4.1.2.5 表面质量对零件其他性能的影响表面质量对零件的使用性能还有一些其他影响。如对间隙密封的液压缸及滑阀来说,减小表面粗糙度Ra可以减少泄漏、提高密封性能;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可使零件具有较高的接触刚度;对于滑动零件,减小表面粗糙度Ra能使摩擦系数降低、运动灵活性增高,减少发

8、热和功率损失;表面层的残余应力会使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继续变形,失去原有的精度,机器工作性能恶化等。总之,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对于保证零件的性能、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是十分重要的。4.1.3 影响零件加工表面的工艺因素4.1.3.1 影响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在切削加工中,影响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几何因素、物理因素和加工中工艺系统的振动。下面以车削为例来说明。(1)几何因素。切削加工时表面粗糙度主要取决于切削面积的残留高度。下面两式为车削时残留面积高度的计算公式:当刀尖圆弧半径r=0时,残留面积高度H为当刀尖圆弧半径r0时,残留面积高度H为从上面两式可知,进给量f、主偏角kr、副偏角和刀尖

9、圆弧半径r对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大。减小进给量f、减小主偏角kr和副偏角、增大刀尖圆弧半径r,都能减小残留面积的高度H,也就减小了零件的表面粗糙度。(2)物理因素。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对工件的挤压和摩擦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引起原有的残留面积扭曲或沟纹加深,增大表面粗糙度。当采用中等或中等偏低的切削速度切削塑性材料时,在前刀面上容易形成硬度很高的积屑瘤,它可以代替刀具进行切削,但状态极不稳定,积屑瘤生成、长大和脱落将严重影响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另外,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切屑和前刀面的强烈摩擦作用以及撕裂现象,还可能在加工表面上产生鳞刺,使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增加。(3)动态因素工艺系统的

10、振动。在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有时会发生振动,即在刀具与工件间出现的除切削运动之外的另一种周期性的相对运动。振动会使加工表面出现波纹,增大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强烈的振动还会使切削无法继续下去。除上述因素外,造成已加工表面粗糙不平的原因还有被切屑拉毛和划伤等。4.1.3.2 减小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措施(1)在精加工时,应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较小的主偏角kr和副偏角、较大的刀尖圆弧半径r,以得到较小的表面粗糙度。(2)加工塑性材料时,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可防止积屑瘤的产生,减小表面粗糙度。(3)根据工件材料、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刀具材料,有利于减小表面粗糙度。(4)适当地增大刀具前角和刃倾角,提高刀具的刃磨

11、质量,降低刀具前、后刀面的表面粗糙度均能降低工件加工表面的粗糙度。(5)对工件材料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以细化晶粒,均匀晶粒组织,可减小表面粗糙度。(6)选择合适的切削液,减小切削过程中的界面摩擦,降低切削区温度,减小切削变形,抑制鳞刺和积屑瘤的产生,可以大大减小表面粗糙度。4.1.4 影响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工艺因素4.1.4.1 表面层残余应力 外载荷去除后,仍残存在工件表层与基体材料交界处的相互平衡的应力称为残余应力。产生表面残余应力的原因主要有:(1)冷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切削加工时,加工表面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表层金属的比容增大,体积膨胀,但受到与它相连的里层金属的阻

12、止,从而在表层产生了残余压应力,在里层产生了残余拉应力。当刀具在被加工表面上切除金属时,由于受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作用,表层金属纤维被严重拉长,仍会受到里层金属的阻止,而在表层产生残余压应力,在里层产生残余拉应力。(2)热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切削加工时,大量的切削热会使加工表面产生热膨胀,由于基体金属的温度较低,会对表层金属的膨胀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在表层产生热态压应力。当加工结束后,表层温度下降要进行冷却收缩,但受到基体金属阻止,从而在表层产生残余拉应力,里层产生残余压应力。(3)金相组织变化引起的残余应力。如果在加工中工件表层温度超过金相组织的转变温度,则工件表层将产生组织转变,表层金属

13、的比容将随之发生变化,而表层金属的这种比容变化必然会受到与之相连的基体金属的阻碍,从而在表层、里层产生互相平衡的残余应力。例如,在磨削淬火钢时,由于磨削热导致表层可能产生回火,表层金属组织将由马氏体转变成接近珠光体的屈氏体或索氏体,密度增大,比容减小,表层金属要产生相变收缩但会受到基体金属的阻止,而在表层金属产生残余拉应力,里层金属产生残余压应力。如果磨削时表层金属的温度超过相变温度,且冷却充分,表层金属将成为淬火马氏体,密度减小,比容增大,则表层将产生残余压应力,里层则产生残余拉应力。4.1.4.2 表面层加工硬化1加工硬化的产生及衡量指标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表层金属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强烈

14、的塑性变形,金属的晶格扭曲,晶粒被拉长、纤维化甚至破碎而引起表层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冷作硬化)。另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热会使得工件表层金属温度升高,当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得已强化的金属回复到正常状态,失去其在加工硬化中得到的物理、力学性能,这种现象称为软化。因此,金属的加工硬化实际取决于硬化速度和软化速度的比率。评定加工硬化的指标有下列3项:(1)表面层的显微硬度HV。(2)硬化层深度h(m)。(3)硬化程度N式中 HV金属原来的显微硬度。2影响加工硬化的因素(1)切削用量的影响。切削用量中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对加工硬化的影响较大。增大进给量,切削力随之增

15、大,表层金属的塑性变形程度增大,加工硬化程度增大;增大切削速度,刀具对工件的作用时间减少,塑性变形的扩展深度减小,故硬化层深度减小。另外,增大切削速度会使切削区温度升高,有利于减少加工硬化。(2)刀具几何形状的影响。刀刃钝圆半径对加工硬化影响最大。实验证明,已加工表面的显微硬度随着刀刃钝圆半径的加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径向切削分力会随着刀刃钝圆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使得表层金属的塑性变形程度加剧,导致加工硬化增大。此外,刀具磨损会使得后刀面与工件间的摩擦加剧,表层的塑性变形增加,导致表面冷作硬化加大。4.1.4.3 加工材料性能的影响工件的硬度越低、塑性越好,加工时塑性变形越大,冷作硬化越严重。4.2 常用量具4.2.1 螺旋测微量具螺旋测微量具是利用螺旋副测微的原理进行测量的一种量具,按用途可分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和高度千分尺等(也称为外径百分尺、内径百分尺和高度百分尺),其中外径千分尺使用得最为广泛。4.2.1.1 外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由尺架、测微头、测力装置和锁紧装置等组成,如图4-2所示是测量范围为025mm的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