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8562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 提升煤矿生产力水平煤矿现代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煤炭生产力先进程度的重要指标,没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就没有现代化的煤炭工业。通过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促进了煤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仍然具备大规模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的资源条件,应进一步加快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转变煤炭工业发展方式,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一、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的必要性20世纪80年代初,以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先进采煤国家不断将高新技术应用到煤炭生产领域,进行了以综采机械化装备为基础、集中生产为核心、提高产量与效率为目标的矿井技术改造,煤矿开采向高度集约化和大型化发展,通过提高开采强度、减少煤

2、矿数量、加大单井生产规模等方式改变了传统煤炭工业的生产面貌,煤矿企业也实现了安全、高效、低能耗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一批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现代化煤矿,但煤矿数量多、分布广,发展很不平衡,煤炭工业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与先进产煤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与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相适应。“十二五”是转变煤炭工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煤炭生产结构的关键时期,大力建设和发展大型现代化煤矿,全面提升煤矿生产力水平,是我国煤炭工业未来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任务。二、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回顾为紧跟世界潮流,我国在大力引进世界先进采煤技术和大型机械化装备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始了我国现代化

3、矿井建设。(一)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的四个阶段1现代化矿井建设阶段八十年代开始,以综合机械化发展为特征。为了确保在20世纪末煤炭产量翻一番,保证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伟大战略目标,原煤炭工业部1986年1月提出建设现代化矿井的概念,当时对现代化矿井界定为安全好、用人少、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矿风正、职工生活好。1987年兖州兴隆庄等6个煤矿被命名为中国煤炭工业首批现代化矿井。2高产高效矿井建设阶段九十年代开始,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1992年,原煤炭工业部作出“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加快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提出广泛开展高产高效矿井建设,走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其核心内涵就是减人提效。1994年

4、,煤炭工业部制定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暂行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1995年,原煤炭工业部发布关于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决定,为煤炭工业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指明了方向。原煤炭工业部撤消后,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承担全国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指导工作,每年组织开展一次高产高效矿井评审。3安全高效矿井建设阶段2000年开始,以信息化发展为特征。由于煤炭行业不景气,全国“九五”后三年和“十五”前两年基本没有开工建设大型煤矿。2002年后,在煤炭需求强劲拉动下,煤炭生产迅猛增长,小煤矿死灰复燃,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加之安全欠账严重,2004年第3季度到2005年

5、底,相继发生了6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损失惨重,造成了严重社会影响。建设不但高效,而且更加安全的煤矿成为业内共识。2007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评审办法,增加了安全考核指标,将原来一直强调的“高产”改为“安全”,与党的十七大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好”放在“快”前面是一致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4智能化矿井建设阶段2005年左右开始,以智能化为特征,是未来第四代矿井发展方向。实现少人、无人的自动化采矿是当前国际采矿界研究的热点,与世界先进采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应用。小青、马兰、潘西、榆家梁、哈拉沟、补连

6、塔、东滩、城郊等煤矿通过设备引进和自主开发先后装备了自动化工作面,为我国智能化矿井建设作出积极的探索。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装备自动化工作面十余个。采煤自动化、掘进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就是智能化,智能化是第四代矿井的核心,还应该具备本质安全、绿色开采等特征,能够大幅度减少用人,最终目标是无人化远程遥控开采。(二)现代化煤矿建设成就1煤炭生产结构明显优化从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前后,小煤矿产量所占比重长期超过50%,是我国煤炭生产的主要力量。“十一五”期间,为增强煤炭供应能力,国家加大了大型煤矿建设力度,为保障安全生产,开展了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着力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

7、、污染环境、不符合产业正常的小煤矿,煤炭生产结构明显优化。截至2010年底,全国建成120万吨及以上大型煤矿661处,产量18.8亿吨,占全国的58%,比2005年提高15.4个百分点,比2000年比重提高了近一倍,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以中小煤矿为主的生产格局。2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煤炭开发战略西移步伐加快,西部资源条件明显优于中东部,新开工煤矿单井建设能力越来越大,“十一五”期间矿井平均规模接近500万吨/年,露天矿以2000万吨/年上下为主,为大型煤炭企业迅速提高生产规模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行业产业集中度快速提高。2010年,行业产量前4家企业产量7.1亿吨,占全国的22%,比2000年提高1

8、4个百分点,对增强了我国煤炭供应能力、提高了煤炭市场稳定性和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带来积极影响。3安全生产水平进步大大型煤矿普遍机械化开采,掘进、采煤主要工序由机器设备完成,工人在设备保护下工作,加上严格科学的管理,安全生产水平较高。2009年,全国建成安全高效煤矿359处,产量10.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4.3%。我国安全高效矿井安全生产水平一直较高,百万吨死亡率仅占国有重点煤矿的3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左右,与美国等先进采煤国家井工煤矿安全状况相当,安全高效矿井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对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发挥了关键保障作用。4资源利用率提高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采煤发达国家资源回收率在80%左

9、右,受地质构造复杂、小煤矿数量多、露天开采比重低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较低。大型煤矿采用先进的设备、正规采煤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矿井回采率相对较高,一般能够达到60%70%。一部分小煤矿受制于资源赋存条件难以做到正规开采,大部分小煤矿由于前期投入不足,采煤方法落后,短期行为严重,回采率普遍在30%以下,资源富集地区的小煤矿资源回收率只有10%15%。同等资源条件下,大矿回收率按65%、小矿按25%计算,每生产1亿吨煤炭大矿相当于减少资源动用量2.5亿吨。通过建设大型煤矿、整顿关闭和改造小煤矿,“十一五”期间全国平均资源回收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45%左右,内蒙古

10、、山西等资源条件好、大型煤矿发展快的省市回收率达到60%以上。5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通过建设大型煤矿,煤矸石、矿井水、煤矿瓦斯等“三废”资源产生较为集中,便于规模化利用,企业做大做强后,从资金、技术方面为废弃物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矿区生态恢复创造了条件。近年来,矿区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原煤入洗率显著提高,2010年原煤入选率50.9%,比2005年提高19.1个百分点,动力煤洗选得到了重视和发展;矿井水利用率达到59%,比2005年提高15.2个百分点,利用范围扩大深度净化后作为生活饮用水源;矿井瓦斯利用实现产业化发展;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达到36%,以矸换煤充填开采、保水采煤、矿井水回灌

11、、矿区碳汇造林逐步开展;煤电建材化、煤焦电建材、煤电铝建材等多种模式的煤矿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广泛进行。三、建设思路和目标(一)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原则,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新建煤矿以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加快推进大中型煤矿技术改造;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鼓励建设1000万吨/年以上煤矿,东部地区重点建设600万吨/年以上煤矿,西南和中南地区重点建设120万吨/年以上煤矿;坚持“少开口子”原则,同一煤田或同一矿区,集中力量建设资源条件较好煤矿,优先建设转化项目落实的项目,优先建设露天煤矿;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新开工大型煤矿必须配套建设相应

12、规模的综合利用项目。以推进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为目标,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为载体,全面推进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开发和利用,保障煤矿安全,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成大型现代化煤矿800处,煤炭产量25亿吨。产量占全国的64%,比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煤炭生产结构得以优化,对煤矿全员效率、资源综合回收率、采掘机械化程度等技术指标提高带来积极影响,将有力地促进煤矿生产力水平提高。建成千万吨级煤矿60处,生产能力8亿吨/年。建成更多千万吨级煤矿,对提高行业产业集中度、探索先进开采技术、实行集约化开采、实现

13、集中加工转化具有重大意义。四、加快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的建议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是推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点面结合、上下协调、整体推进,并重点抓好煤炭地质勘查、矿区规划管理、矿井设计、煤矿技术装备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除煤炭资源储量必须满足相应要求外,详实、准确的地质勘查资料对煤矿安全建设和如期达产十分重要,对煤炭地质勘查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中央、地方和企业加大煤炭地质勘查投入,提高资源保障程度。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管理,促进资源勘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成果质量管理,提高资源勘查质量。鼓励采用现

14、代高精度综合煤炭地质勘探技术,查明煤层结构、与煤共伴生资源和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煤矿瓦斯、煤的自燃、粉尘、矿井水、围岩等危险因素特征。(二)加强矿区规划和管理对尚未开发的煤田,要进一步加强矿区规划管理,科学、合理划分矿区和井田范围,矿业权设置与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大型煤矿建设的需要,坚持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的原则,在资源富集区和大型整装煤田,加快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煤矿建设规模要与矿区总体规划确定的能力相一致,晋陕蒙地区鼓励建设年产3000万吨以上露天矿,严禁“大矿小开”、“批小建大”和缩短煤矿服务年限。对已设置矿业权的矿区,支持煤矿规模化开采,关闭或整合在国家规划矿区和大型整装煤田范围内的小型煤矿

15、,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鼓励优势企业作为资源整合主体,兼并重组小煤矿,增加资源储量,提高资源开发集约化程度,扩大生产规模,促进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三)创新煤矿设计理念矿井开采不断朝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大采高、长工作面的一井一面(或两面)生产方式是未来矿井发展的主要模式,露天矿大型化增加了施工和生产组织的难度,迫切要求煤矿设计能够与之相适应,进一步解放思想,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优化煤矿开拓布局,简化生产系统,实现集约生产。在引进、吸收和利用世界高效管理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坚持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思想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牢固树立矿井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努力把我国大型现代化煤矿建

16、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煤矿。(四)提升煤矿装备制造水平建议国家加大基础科技投入,支持大型煤炭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和设备制造单位开展联合攻关,重点解决电液控制系统、高端胶管和密封件等关键技术。加强国内采煤设备企业之间的有效协作,加快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提高采煤工作面成套设备制造能力,实现大采高液压支架、大功率采煤机的全面国产化,生产出适合我国特殊煤层地质条件、性价比高的产品,加速推进煤矿采掘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效控制井下作业人数。在资源集中区域建设矿区技术装备租赁和修配中心,实现设备租赁与修配专业化和社会化,提高大型技术装备的利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五)重视煤矿人才培养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在人机系统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现代化煤矿建设离不开人才保障。目前煤矿采掘一线工人以农民工为主,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化煤矿建设需要。对煤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