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851282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钓鱼的启示说课稿长临河学区中心学校 吴树芳一、说教材及学情分析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四组的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着“生活中的启示”选编了四篇文章,每篇文章都包含着深刻的做人哲理。钓鱼的启示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钓鱼过程中有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启示部分的句子

2、比较难懂又包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课文蕴藏的、倡导的道德品质都是现代社会所呼唤、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如规则意识、如诚实守纪、如不为名利所惑等等。 钓鱼的启示设计在本册的第四组课文的第一篇,主要是检验一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本教学设计基于“研究性阅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钓鱼的启示情节性强,语言质朴,含义深刻,学生爱读、能读,但不一定读得懂。幸好课文有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教学中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

3、深入体会。通过朗读、默读、体会情感读等方式,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渗透于每一个环节和活动中,从而真正做到读书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加入适当的讨论和全班交流,促进学生对课文词句的理解和内容的把握,促进学生对个体生活的回忆与体验。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学生能正确无误地认读2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走进作者内心,走进文本。3、通过朗读、默读理解课文内容,能从文中获得启示,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三、说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2、本课的

4、难点是理解本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四、说教学过程根据上述教材及学生情况的分析,谈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前谈话,组织课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端正坐姿,通过谈话慢慢使学生专注课堂。)2、揭示课题,齐读。3、请学生回忆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带着詹姆斯愿不愿放鱼?父亲为什么坚持要他放鱼,而他又为什么不愿放的疑问展开自学。二、研读赏析1、布置自学任务。2、学生展开自学,教师巡视。(设计意图: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3、组

5、织交流。 (1)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 詹姆斯为什么不想放鱼?(设计意图:学生抓住主要词句朗读体会,教师引导深入作者内心,总结“我”不愿意放鲈鱼的原因。)从哪里看出詹姆斯不愿意放掉鲈鱼?(设计意图:主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我”的语言、动作、神态,朗读感悟,体会作者的情感,初步感悟对人物的描写方法。)4、通过对话,走进父亲的内心,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三、深入感悟1、体会父亲的话,以及詹姆斯获得的启示。2、通过理解诱惑人的“鱼”,感受道德实践的困难。3、结合实际谈谈自己曾遇到的诱惑,那时你怎么做?现在又怎么想?(学生思考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确在具体事件中所体现出的道德的“是”与“非”。)(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四、拓展延伸 1、通过朗诵,从父亲的话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出示名言,加深感悟。五、说板书13 钓鱼的启示 放弃诱惑成就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