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849044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于法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732)1 引言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列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在 “五个统筹”之中。200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决定2004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

2、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本文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性出发,在简要阐述资源节约型社会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并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性建议, 2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性分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下面从四个方面对

3、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性进行分析。21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与经济矛盾的需要众所周知,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现它们的永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从水资源来看,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8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并且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减少。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已减少1

4、亿亩,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从矿产资源看,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1/2。在资源严重不足的同时,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能源利用效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等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建立在资源消耗的基础之上,从而资源基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些矛盾向我们发出了强烈的警示:必须尽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5、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90年代初,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我国随即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并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既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反思之后所做出的正确选择。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存量相对人类发展的需求,相对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言,总是稀缺的,其供给能力是有限的。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继续下去的话,总有一天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对后代人发展的能力构成了威胁。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能力构成威胁

6、是相背的,即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六强之列,在未来20年里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这种增长还是以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前提的,从能源角度看,消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几乎是目前所有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的总和。因此,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实现的,是一种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经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加剧,难以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推进经济增长

7、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3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总体经济目标,同时,作为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非常强调发展道路的选择,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8、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中国在未来20年的时间内,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进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加以统帅,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落实“五个统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24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著名学者牛文元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就是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

9、一就是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的核心则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在其承载能力之内,这就要求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综上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国自然条件决定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3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3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对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目

10、前并无统一定义。根据文献2对节水型社会概念的界定,作者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人们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以及完善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等政策保障体系,在全社会成员的参与下,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合理和永续利用,以及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上面的定义看出,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体现着社会文明的一个更高层次生态文明;它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包括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两部分;

11、其前提是必须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条件,其中也包括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参与方式上,资源节约型社会不单是政府的事情,也不单是企业的事情,而是社会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参与方式上,一改原来的那种由政府决策,行为相关者执行的模式,采取决策的多层次参与,既有政府官员,也有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也包括一般的公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同时,不同的参与者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中,都体现不同的功能。另外,资源节约型社会还包括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人与自然协调、和谐,是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上的协调,全面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

12、”。32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特征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胡鞍钢博士等在谈到节水型社会时,指出它包含三重相互联系的特征:效率、效益和可持续。效率的含义是降低单位实物产出的水资源消耗量,效益是提高单位水资源消耗的价值量,可持续是水资源利用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个观点对于资源节约型社会也同样适用。第一,微观上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与节水型社会相比,资源节

13、约型社会的含义更加广泛,不但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生产领域,而且还包括了城市、农村等生活领域,可以说,后者在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具有更大的参与群体。在生产领域,采取工程、经济、技术、行政措施,减少资源的无效利用,提高产品、企业和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在生活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以节约资源利用量为主。第二,中观上资源配置的高效益。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机会成本不同,这就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配置资源,将资源配置到高效益领域,提高单位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实现“资源节约”和“经济增长”的双赢,而不是以减缓经济发展来换取资源利用量的下降,否则违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宗旨。第三,宏观

14、上社会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塑造持续发展型社会。前面的分析已经提出,相对于人类的需求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存量都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每种资源都有其相应的承载能力,经济发展对其利用不能超越其承载能力。因此,应改变过去那种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来开发利用资源的模式,采取相反的模式,即根据资源的承载能力的大小,来确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这样,资源才能永续利用,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才能和谐。除了上面的三点之外,作者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还应具备另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社会的广泛参与性。因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广大民众。如果不考虑这部分群体,建设资源

15、节约型社会是很难实现的。在参与方面,包括了事前决策的参与、事中监督的参与,以及事后评估的参与。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工程,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建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创新工程,因此,需要在管理、技术、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4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前面的分析表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根据中国的国情,确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和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些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建议,主要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点。41确立

16、节约资源的战略地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确立节约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新时期我国的基本国策。并以此为根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42 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自然资源无价或者价格偏低是我国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自然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水资源为例,黄河沿岸的一些地区,农民为灌溉用水1000立方米所付价格比买一瓶矿泉水还便宜,这很难诱发出节水灌溉方式,从而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和配置效率的无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充分发挥市场对自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逐步形成自然资源市场。43 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