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84849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不良反应管理制度.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血不良反应管理制度每个输血科(血库)都必须有怀疑输血反应的检测、报告、评 估体系。输血病人的所有副反应都应视为潜在的输血反应,对疑为 输血反应的病例,负责病人的医务人员必须马上通知主管医生和输 血科。输血科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对疑为输血反应的病人进行评 估,并填写输血反应单,但不得延误病人的临床治疗。输血不良反应体征和症状:发热、寒战、胸痛、低血压、恶心、 潮红、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尿症、休克、广泛出血、少尿或无尿、 背痛、输注点疼痛。一、溶血性输血反应1、相应措施根据病人寒战或发热情况,考虑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相关 人员必须马上做下列工作:(1)马上停止输血以限制输注的血液量,并通知主管医

2、生。(2)输注生理盐水以保持静脉的畅通。(3)在病人的床边检查所有的标签、输血单、病人资料,确定 输注的血液是否用于指定的病人。(4)立即向输血科人员报告。(5)从病人那里抽取新的贴有标签的标本(防止溶血),并将 标本、血袋(不管是否含有血液)、输血器材、静脉输注液及所有有 关的标签和单子尽快的送交输血科。(6)在主管医生和输血科人员指导下,送另外的血、尿标本作急性溶血的评估。2、必要检查如临床建议有HTR的可能,则必须做下列检查:(1)检查病人的标本和献血员血液的一致性,如不一致,立即 通知主管医生。查寻特定的记录以决定病人的标本和献血员的血液 及成分是否被认错或发放不正确,排除对另外病人的

3、危险可能性及 特定的诊断以后,再逐步检查输血操作步骤,以发现错误。(2)对比反应前后病人标本的血清或血浆,在输血后标本中出 现粉红色或红色则表明来自献血员破坏的红细胞的游离的血红蛋白, 5ml红细胞的血管外溶血就可发生肉眼可见的血红蛋白血症。因抽 取标本及另外原因造成的机械性溶血也可产生同样的结果,如有怀 疑,则重抽标本,并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3)如输入的不配合红细胞没有迅速被破坏,则输血后直接抗 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或带有混合外观。如果在反应后数小时抽取标本, 由于抗体和补体结合的红细胞可以被迅速破坏,故DAT试验可能阴 性。非免疫性溶血可能产生血红蛋白血症,但DAT试验应该阴性。无血红蛋白

4、血症和DAT试验阴性则可认为不存在急性免疫性溶 血反应。3、实验调查(1)重新检测病人输血前后的ABO&RH 血型,输血后标本在 镜下出现混合外观则提示不配合的献血员红细胞的存在。如在病人 前后的两个标本中ABO&RH 血型不相同则提示病人标本出现错误, 必须重抽加以确定;另外也需考虑献血员的血型和标签上的血型是 否相合。如上述都能肯定,那么错误就发生在血交叉试验上。(2)将输血前后的病人血清和血袋中的红细胞重新做血交叉试 验,结果阳性则表明输血前的血交叉试验发生错误,可能是拿错献 血员的标本或观察血交叉试验结果错误。如果有可能,则最好拿取 输血前献血员的红细胞和输血前后的病人血清做血交叉试验

5、,如输血后标本出现阳 性结果则提示有迟发性HTR的可能,特别是标本在输血后几天抽取。(3)重新对输血前后的病人血清作抗体筛选,阳性结果必须做 献血员相对应的红细胞抗原检测。检查病人和献血员有无不完全抗 体的历史,献血员有抗体应做次侧血交叉试验,如仅输血后标本抗 体筛选阳性则提示存在近期输注的血制品的被动抗体或再生抗体的 抗体反应。二、非免疫性溶血反应的调查1、如发现血袋中细胞或血浆呈棕红或紫色、有凝块或大的团块、 血浆不透明或浑浊、有气体或特殊的香味等情况,立即拿取血袋中 的血标本在不同温度下做细菌培养,进行细菌革兰氏染色或DNA染 色。2、检查血袋中血浆是否含有游离血红蛋白,如存在则必须考虑 有可能是以下因素造成的,如运送、保存、处理时不合理的温度损 伤红细胞、注射药物或高渗溶液、细菌污染等。3、检查输血管的血浆中是否含有游离血红蛋白,如存在则可能是输血前管子含有高渗溶液或右旋糖酐,但必须是管子中溶血而血 袋中不溶血。4、病人和献血员内在的酶缺陷(G6PD)或镰型红细胞贫血或PNH病人也可能引起血管内溶血,并非输血造成。5、考虑机械性溶血的可能性,如滚动泵体外循环、加压输注泵。6、考虑由高渗或低渗溶液进入血循环造成的渗透性溶血。7、排除各种原因造成的肌红蛋白血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