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文弄新潮(1).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84665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文弄新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舞文弄新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舞文弄新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舞文弄新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舞文弄新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文弄新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舞文弄新潮澧县大堰垱镇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走笔 陈克发 秋 实 在澧阳平原与山丘衔接的西北部,耸立着一个古老的城镇大堰垱镇。大堰垱镇始建于明末清初,北靠湘鄂边界,南邻有着六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城遗址城头山,西通巴蜀大地,东连澧州古城,经济十分活跃,南来北往,商贾云集,经贸繁荣。这里,自古民风纯朴,人文汇翠,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勤劳质朴的大堰垱人,在千百年劳作中,锤炼出了以歌舞、曲艺演唱为主要形式且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走进大堰垱镇,在不经意间,你会深深地被这里的民间传统文化所吸引,所陶醉。村舍,田间,地头,人们哼着悠扬的民间小调,伴随着劳作,咏物唱情,直抒胸意。屋前,街边,广场,老太太小媳

2、妇穿红着绿,扭动着柔柔的身姿,打起腰鼓,抡着彩扇,欢歌笑语,怡然大方。禾场,剧院,茶社,民间艺人娴熟地演绎着澧州传统的荆河戏、地花鼓、大鼓、围鼓、渔鼓、说鼓、三棒鼓。台上台下,人们的情绪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情景交融,沉浸在剧情中,品味着世间人情冷暖,酸甜苦辣。逢年过节,这里更是热闹非凡,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纷纷出动舞龙舞狮,骑着竹马,划着采莲船,敲着九子鞭,走村串户,相互道贺,其乐融融,营造出一幅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一阵悠扬悦耳而极赋韵味的澧州大鼓声,灌入我的耳房,寻着鼓声我走进了大堰当曲艺茶社。“开唱,开唱,开唱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遥想当年桃园

3、豪杰三结义 。”澧县名老艺人周子房,手舞着鼓棰,操着湘西北特有的声音,铿锵有力且略带嘶哑的腔板,为听众演绎着三国时期,动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澧州大鼓,原名丧鼓、孝鼓,历史渊源流长,是流传于湘鄂边界澧水流域的一种特有的演艺形式。传说,澧州大鼓源于庄子的敲盆歌。至今在湘西北澧水流域一带还流传着“周公治其理,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孝丧鼓”的说法。追根逆源,澧州大鼓从原始的敲水瓢、敲瓦片、竹筒、拍桌子等打击乐形式,经过近400年的锤炼和无数艺人代代相传与不断完善,已日趋成熟,形成了以“澧州官话”为体系的四大流派。四大流派有东腔、南板、西路。其唱腔十分丰富,共有五个板类,即一板、二流板、三流板、慢板、

4、数板;每个板式又衍生出不少腔调,如一流板的平腔、硬腔;三流板的软腔、讨米腔;三流板的流水腔、哈哈腔;慢板的大悲腔、大颂腔;数板的垛子腔、吟颂腔、告苦腔等,深受群众喜爱。提起澧州大鼓,在当地无论是老者,还是年少,随口就能哼上几句,已逐步形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全镇拥有曲艺茶社63个,拥有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周子房、李金楚,省级会员宋泽贵、刘军成、余霞、刘静等,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澧州大鼓这门古老的民间演唱艺术,在镇党委、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与扶持下,就象一块绚丽的瑰宝,正在大堰垱这方沃土上发扬光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群众文化活动与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历来是政治与文化工

5、作者的一个永恒话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众口难调”。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年轻人爱看电影、听演唱会,喜欢时尚、前卫的东西,而年纪大的人则更钟情于传统的、古典的艺术。这种多种多样、不同层次、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提供有限地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很难解决的,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市场,依靠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来解决。为此,大堰垱镇政府,文化站,为了丰富和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文艺骨干,挖掘整理当地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根据不同场合不同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每年至少组织大型曲艺演唱会巡回演出50余场,聘请当地的合

6、鼓、渔鼓、说鼓、三棒鼓,以及快板、相声、评书等曲艺家演唱,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演艺网络,仅曲艺茶社就从原来的10家发展到了63家,从业人员从原来的几十人一下发展到了975人。大堰垱镇涌现出的曲艺文化现象,引起了各级党委、专家的高度重视。2006年4月,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坤带团采风、指导工作,原湖南省委副书记吴向东亲自到该镇调研,对大堰垱镇开展的文化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垱市镇文化现象值得很好总结和全省推介。”而今,大堰垱镇的群众性说书、唱书、曲艺表演活动蔚然成风,多次受到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专题采访报道,名扬国内。大堰垱人,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改革的大潮中,采取民办公助,政策扶持,典型引导,激活了农村本土文化的繁荣发展,取得了丰收的硕果。几年间,全镇发展曲艺茶社63家,影剧院15家,管乐队12支,歌舞团队5个,皮影队3个,舞龙舞狮队27个,各类图书室、农民书屋13家,藏书3.5万册,一块块金字招牌赫然伫立于世人面前: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渔鼓之乡、百强集镇文化站,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哉,大堰垱镇!壮哉,大堰垱镇!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