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的判定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84620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矩形的判定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矩形的判定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矩形的判定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矩形的判定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矩形的判定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矩形的判定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矩形的判定教学案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8.2.1 矩形的判定 石花一中 喻国刚一、教学目标 1. 经历矩形判定定理的猜想与证明过程,体会类比思想及探究图形判定的一般思路。2. 掌握矩形的两个判定定理,能根据不同的条件,选取适当的判定定理进行推理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矩形判定定理的探究与应用。难点:矩形判定定理的探究与应用。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反思,引出课题问题1 上一节课,我们将平行四边形的角特殊化得到矩形。你知道矩形是怎样定义的吗?矩形的性质有哪些?师生活动:学生回答矩形的定义、性质。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为探究新知识奠定基础。活动1 拿出自己制作的平行四边形方框,

2、试一试,怎样做可以使它成为矩形?师生活动:学生演示。追问1 你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回答依据的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追问2 目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可以依据矩形的定义来判定。设计意图 :通过操作体验,使学生在动态中感知,在静态中思考,自然地想到可以用矩形的定义来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二)明确学习目标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三)经验类比,探究新知问题2你还记得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们是如何猜想并进行证明的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过

3、程。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探究过程,构建矩形判定的探究思路。问题3 你能说出矩形性质的逆命题吗? 师生活动:学生很快答出矩形性质的逆命题,形成矩形判定的猜想: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追问 在“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个猜想中,它需要条件“四个角都是直角”和“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合适吗?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把猜想修正为: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设计意图:从对命题的结构分析中提出猜想,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追问,使学生的思维在分析中调整,在调整中感悟,在感悟中完善。问题4如何证明这两个猜想?师生活动:对于猜想1,教师引导

4、学生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要求学生自己证明并展示;对于猜想2,则由学生独立完成所有步骤,然后展示。教师指出,通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可以成为定理,并让学生用符号语言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定义出发,证明上述逆命题为真命题,理解矩形的判定是从定义出发经过推理得到真命题。问题5 你能归纳矩形的判定方法吗? 师生活动:学生总结矩形的判定方法。教师强调,在所有的判定方法中,用定义判定是最基本的判定方法,其他判定方法都是以定义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在运用这些判定方法时,要注它们的前提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 木工师傅在制作门窗后,不仅要测量两组对边的长度是否

5、相等,常常还要测量它们的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以确保图形是矩形。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师生动活:学生回答依据的道理。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利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既要会学数学更要会用数学。活动2 观察身边的物品,选取一样,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检验它是否为矩形。师生动活: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上台演示,边演示边回答所运用的判定方法。设计意图:把数学问题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检验身边的物品是否为矩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判定方法的认识和理解。2. 例题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 交于点O,且OA=OD,OAD=50。 OD

6、CAB 四边形 ABCD是矩形吗? 为什么?求OAB的度数。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若学生有想法,则由学生说思路,教师追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若学生没有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有哪些方法可以判定矩形?由条件OA=OD你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形成思路。设计意图:书本上的这个例题要综合应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在此特地改成两问,降低难度,引导学生体验分析解题思路的方法。3. 练习(1)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AOD(2

7、)如图,四边形ABCD中,OA=OC,O B=OD,要使其为矩形,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AB=CD ABC=90 AB=BC AC=BD B CDA(3)如图,四边形ABCD中,B=D=90且AB=CD,AC为对角线. CB 求证:ABC CDA; 四边形ABCD是矩形吗?为什么? 师生活动:练习(1)和练习(2)学生口答, 练习(3)学生完成后投影展示,若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路,教师对不同的思路点评。设计意图:使学生熟练运用矩形的三种判定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五)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共有几种判定矩形的方法? 2在运用矩形的判定方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8、你知道我们是如何探究一个几何图形的判定方法的吗?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方法,体会思想。(六)作业AD必做题:书本习题18.2第1、2、3题选做题:BC(1)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吗?(2)需要添加什么条件才能使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吗?设计意图: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比较简单,要求全做,旨在让学生通过及时地巩固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选做题较难,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作业体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原则,目的是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8.2.1 矩形的判定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判定1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判

9、定2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后提出的,因为有了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做为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学习”的方法进行新知的探究。课堂上充分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研究探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能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使他们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以所用。上课时我尽量做到把握三个不原则: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整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堂上,我看到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认真的思考问题,勇于展示自己的观点,但是少部分学生可能胆小,也有的基础不是很好,学习上感到困难,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使他们更自信、更上进、更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