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怎样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844827 上传时间:2024-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怎样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怎样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怎样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怎样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怎样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语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怎样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怎样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语文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怎样描写景物作文指导训 练 点:景物描写训练目标:通过训练旨在使学生明白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训练过程:一导入激趣夏日的夜晚,坐在院子里纳凉,伴着习习凉风,望着满天星斗,听奶奶讲故事,冬天的清晨,戴上鲜艳的围巾、帽子,冒着严寒,和小伙伴们滚在白雪皑皑的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与我们每个人随时都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景色描写,包括对自然环境高山大川、江河湖海、春夏秋冬和自然现象风云雷电、雨雾雪霜)的描写,是我们作文练习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怎样才能描写好景物呢?首先,要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千姿百态、千娇百媚、千变万化的景物,这是一个

2、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景宝库,要写好自然景物,首先要学会细致地观察大自然。天下的景物,各有自已的特点,比如水,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波涛滚滚,同样是树?有着树种、高矮、粗细的区别,同是观日出,海上、山上就各具特点,所以说,观察大自然,要抓住其特点,认真细致地观察那些最能反映当时当地景物特征的地方,而不能满足一般的了解。要想抓住景色的特点,观察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比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观察角度。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儿把镜头摇远,一会儿拉近呈大特写,一会儿又俯拍、仰拍,这样文章才有动感。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

3、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作者如同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2、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比如从前到后、从里到外,或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还注意不要忘记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入微地观察,这就容易抓住景物的特征。到行文时,也要按

4、照观察的顺序写,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3、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儿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动”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动静结合,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大山、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是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的,而聚散的云彩、飞驰的汽车、风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却处于活动、变化的

5、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比如我们要写一个小小的池塘,应该注意到景物的静态和动态。静态动态相结合,写出文章来,才有生趣。你看下面的小池塘的静态描写: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的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一一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在这里,“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一一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静的惹人喜爱。小池塘的动态呢?更

6、惹人喜爱:清晨,微风唤醒了沉睡的苇塘,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举目向远处望去,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各种鸟儿有的盘旋于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交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声,不断从芦苇丛中传来;尖嘴的翠鸟在水中捉着小鱼;一只画眉鸟落在芦苇尖上兴奋地唱着;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给这芦苇又增添了生趣。在这里,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各种鸟儿,有的盘旋在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叫声,不断从芦苇塘深处传来”,还有翠鸟捕鱼,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这些动态的细腻描写,情趣无限,犹如一幅幅动态的电影画面4、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大自然是个有

7、声、有色、有味的世界,我们用鼻闻,用手触,借助“五官的功能,就容易捕捉到景色的特点,使其跃然纸上。如:好一片轻盈的娇鸣,我从睡梦中惊醒,这是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晨。宇宙为轻雾所笼罩,一阵阵的轻寒,微微地袭上了我的衣襟,太空晴、天一碧,只有一两片的云霞飞舞,东方天边的霞影,时刻在幻变中,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倏忽间,一个像美人脸儿般的朝阳出现了,她羞答答地露出云层,放射出万道光芒,照遍了大千世界,警醒了花草虫鸟沉沉的梦,照暖了这冷冷的心,照苏这世界上的一切一切。 这段景物描写,从听觉入手,继而通过肤觉、视觉和感受等角度,表现出“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天早晨的特点再如海潮来了:午后一点钟左右,

8、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熟悉江潮的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一段关于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的描绘,有声从远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有形那条白线很快的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

9、粗,横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白色城墙;有色白线,白色战马,白色城墙;有势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景物,就应该这样,从各个角度来描写,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等等各个方面都具体的描写出来。5、引用传说,状物绘景。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其次做到顺序明晰,条理清晰 a、按空间方位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还可以移步换景(如竹林深处人家),定点换景(如我的空中楼阁) b、按时间

10、顺序,要注意通过描述时间的变化,来描写景物的变化。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小池塘的作文,就可以按照一天中的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再比如,我们要写海潮,就可以按照海潮来之前,来之时,来之后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描述。写雨,就可以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变化来描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给人一种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感觉。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 生结合朱自清的春的写景顺序理解d还可按由物到人,由动到静得顺序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再次,要发挥联想,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有深度,使文章中心思想

11、得到升华。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得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能把景物描写的更加生动,拟人,是指运用想象,把事物当人写。用拟人方法描写景物,能使景物更生动、形象,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实用拟人法,必须找到景物与人直接的相似点。比喻,是把一个事物

12、比作另一个与它有相似点的事物,也叫打比方,比喻用的确切,浅近易懂,能使所描写的景物更美丽动人,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要使比喻确切,必须学会在观察的同时展开联想,想想这个景物与什么事物想象。再想想,他们在哪里想象,找出两者的相似点,相似点找的越准,比喻也就越确切,照相似点,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轮廓相似,颜色相似,声音相似,长短大小相似,动态相似等等,请看下面的佳作片段:春天,她像童话里的仙女,山顶的嫩绿色的落叶松,像仙女的纱巾,山间的绿树,像仙女的绿袍,期间盛开的白色梨花,就像点缀在绿袍上的花朵。山下的樱桃花丛就像仙女的花裙,山脚下的一片片蒲公英花,就像仙女穿的黄色绣花鞋。在描写

13、景物时,要发挥由此及彼、丰富合理的联想,借以把自己的情感融化进去,这里的比喻浅显易懂,并且把比喻和拟人结合在一块来使用,就更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较好地表达了小作者对传统的喜爱之情最后,要做到情景交融。我们写景物,不单纯是为了写景物而写景物,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情:或喜或悲,使读者受到感染,引起共鸣。这种情景交融的文章,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是我们练习写作常用的方法。也是应该学会和必须掌握的方法。把感情渗透在景物之中,就是在写景时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对奇丽景观的陶醉之情,

14、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文章才会更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读者也随之动情,才能使文章得分高。1可创设意境,镜中饱含深情,如济南的冬天2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使景物生动形象可爱3可以直接抒情作文题目:以故乡的秋天或校园的秋天为题作文要求:1特征突出2顺序明晰3语言优美4融情于景 5不少于600字家乡的秋天(教案)习作要求 学习本单元的写景美文,品味多彩四季的美景,感悟生活的五彩缤纷。 学习描述景物作文的写作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描述美好的景物。 学习运用联想、拟人、比喻等常用的修辞方法,努力让文章生动感人。作文题目:以故乡的秋天或校园的秋天为题作文要求:1特征突

15、出2顺序明晰3语言优美4融情于景 5不少于600字习作指导一、作前铺垫:未成曲调先有情 走进秋天,欣赏秋天的美景: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说诗句,请你们猜猜这些诗句分别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 你还能说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或词语吗?比一比,看谁说的多,说的好。二、成语点睛:嘈嘈切切错杂弹读一读下面的关于秋天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兰秋菊 春露秋霜 秋波盈盈 秋风过耳 秋风扫落叶秋高气爽 叶落知秋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叶知秋盈盈秋水一叶落知天下秋三、激发情趣:未成曲调先有情(1)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 感受秋天。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的美景。 描述秋天。把心中的秋天讲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在宽松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入习作状态,引导学生拓展思路,为写好秋天奠定基础。四、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1、创设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