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鱼书》学案 1 粤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84202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2《鱼书》学案 1 粤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12《鱼书》学案 1 粤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12《鱼书》学案 1 粤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12《鱼书》学案 1 粤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12《鱼书》学案 1 粤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2《鱼书》学案 1 粤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2《鱼书》学案 1 粤教版必修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书课前自主【走进作者】柯灵: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著有望春草暖流柯灵散文选等。 柯灵先生善于捕捉散文的灵感、锤炼语言,因此其文章,美如画,意似诗,文白兼及,古雅流畅,独具一格。【识记积累】注音 更( )易 无垢( ) 咫( )尺 漂泊( ) 融洽无间( ) 隽( )品 恶札( ) 信笺( ) 翘( )首云天 一枝之栖( )分道扬镳( ) 懒散因循( )【背景介绍】1.何为鱼书? 古代人将机密信件或情报用油纸封好塞入鱼腹中加以伪装后秘密传递。后经历代演绎,信使将密件塞入木制鱼状桶内,故称鱼书桶。相当于今天的信封。 鱼书就是信件。 2.书信名

2、称种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与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简、柬、札、帖 古时书简并称,书籍之类可以称为简,书信之类也可称为简。书、简小有不同,书长短并宜,简则零篇寸擂为多。魏晋以后,“简”也写作“柬”。今仍不乏使用。札,是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后用作书信别称。古代写在帛上的信则称帖,如著名书法家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一些杂帖,就是文字简短、情意隽永的书信作品。 笺、素、翰 笺是小幅而华贵的纸张,素是白色生绢,古人多有在笺、素上写书信的;翰是鸟羽,古以羽毛为笔。所以,笺、素、翰常被借指为书信。后来书写材料有了发展变化,人们仍喜欢用雅笺、素书、华翰等词,作为书信的

3、美称。【课文解读】鱼书从日常生活中亲人朋友间的书信往返入手,谈书信往返对于人类社会交际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作者从现代城市环境对人的生活习惯的改变谈起,由自己近期的疏于写信,朋友来信的稀少,想到友谊的重要:“古往今来,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都建立在无垢的友谊之上”,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友情,是人生中“一盏明灯”。进而说到书信的往返正是友谊的一种证明。接着作者从写信和读信两个方面,写出书信往返对于滋润感情的特殊效果:“给远在他乡的友人写信,神弛心往,仿佛剪烛西窗,促膝长谈,心情畅适,近乎薄醉。故人久阔,忽然尺素飞来,那种乍来的喜慰,温暖的感觉,也很难找到近似的境界相比拟。”作者以生花妙笔,写出了书信给

4、人们带来的乐趣。不仅如此,作者还就书信与人的一生的关系给予进一步的揭示。书信不仅可以表达感情,而且书信里还“保存了一些生命的痕迹”,“值得吟味的人生小景”。于此笔锋一转,作者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与书信有关的三件事,写出了人间情谊交往的酸甜苦辣既有与善良敦厚友人的分道扬镳,也有浪迹天涯的朋友间的奇异缘遇,更有遭匿名信暗算的痛苦经历。正是这些不同的经历,使作者看清了人世间的美丑善恶,懂得何谓美好,何谓邪恶。鱼书通过描述现代社会书信往返的各种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间真情的探寻,对崇高友谊的向往,对以书信卖友求荣的社会病态的批判,对现代人不屑于写信的心理行为的惋惜及抱憾。读鱼书,古雅之风扑面而来。作者

5、在流畅的现代汉语的行文中自如地穿插着文言词汇,不仅使所要表达的意思言简意赅,而且产生一种文雅、含蓄的修辞效果。比如作者恰到好处地用了“暌违”“鱼书”、“参商”、“尺素”、“雁足”诸词,这些词语古朴典雅,典故叠现,含义丰富而又意思明白浅显,一点也不晦涩、深奥,反而增强了表情达意的力度和深度。此外,鱼书的作者还善于用四字句,像“剪烛西窗,促膝长谈,心情畅适,近乎薄醉”,“投书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摇尾乞怜”之类,也用得自然、简洁、流畅,读来朗朗上口。【课文初探】1为什么用“鱼书”作标题,有什么好处?2“从不谒人谈过客,惯迟作答爱书来”是什么意思?3作者为什么要写匿名信这件事?4概括文章的主旨。

6、 拓展提升【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妇孺懦弱 料峭刀鞘 打折折本B惊蛰真挚 喟叹称谓 着陆着急C蜗牛女娲 灼热斟酌 风靡奢靡D簇拥箭镞 倚靠绮丽 纤细纤维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汉代文学中,借屈原之名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家为数不少,提及屈原这位令人充满同情的诗人,往往使作家在身处坎坷之时顿将失意、挫折、忧愁、幽思都涣然冰释了。B我的家乡是朔风劲吹,红日高悬的地方,是城头旌旗猎猎,大道甚嚣尘上的地方;是慷慨悲歌,壮士远行,哥哥走西口,好汉上梁山的地方。 C张家界的神仙池满布箭竹,景观兼有九寨沟和黄龙寺的特点,其中的金银滩更是奇特有趣。全滩一半

7、呈金黄色,一半呈乳白色,平分秋色,互不相干。D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B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倒计时的独特创意给了世人一个惊喜,那么闭幕式上,采用烟花技术在天空“画”倒计时数字,则让人们叹为观止。C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

8、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堵”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能力。A、毕竟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C、究竟 沿用 鉴别 D、究竟

9、 采用 鉴赏【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时作此诗。 1“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人们普遍认为“雁引愁心去”要比“雁别秋江去”更好。请你把两句作以比较,说说前句好在哪里? 2诗歌的表现手法,谈谈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阅读提升】阅读下文,回答1 4题。生活的诗意 西川 这不仅是一个诗人的问题,也是一个读者的问题,即在一个价值混乱、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什么诗意可言?我想,在此疑问中所包含的潜台

10、词是,诗意是优美的。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能正符合人们对于诗意的认识:语言流畅,意味隽永,有淡淡的哀愁中国读者的阅读能力也就到这个水平,他们向诗歌要求自我原谅、自我撒娇、正面的道德价值、小布尔乔亚情调。 为了反对这样一种浅薄、庸俗的时代趣味,中国的青年诗人们努力拓展诗歌的写作题材,强化写作力度。但或许是由于阅读的原因,或许是由于创造力不足,或许是由于思维的群体惯性,时至今日,中国的诗歌形成了一种新的陈词滥调:要么描述石头、马车、麦子、小河,要么描述城堡、宫殿、海浪、玫瑰,贫血的人在大谈刀锋和血,对上帝一无所知的人在呼唤上帝。他们说他们已经“抵达”抵达了哪儿?他们反复引用里尔克的“挺住

11、意味着一切”他们为什么要挺住?乡村、自然、往昔、异国、宗教,确有诗意,但那是别人的诗意。 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在文学写作中扮演着陌生的角色,但当代中国诗人退到远方和过去,并非真能从远方和过去发现诗意,而是发现了那些描述远方和过去的词汇。那些词汇由于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过,因而呈现出一定色泽,其自身就包含着文化和美学的积淀;它们被那些懒惰的、缺乏创造力的家伙们顺手拈来,用进自己的诗歌,而这样的诗歌既不提示生活,也不回应历史,因而完全丧失了活力。我并不是说只有今天的诗人们才如此省力地写下他们的作品,释皎然在评价大历年间诗人们的作品时就曾指出:“大历中词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等以为己有,吾知诗道初

12、丧,正在于此。” 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皆出诗意。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于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 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赤丸杀公使,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

13、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

14、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 (选自关于诗学中的九个问题)1从第段看,人们认为“诗意”是什么意思?联系全文看,作者认为的“诗意”又是什么意思?2中国当代诗人寻求诗意的现状是什么?请结合两段做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当代诗人应该怎样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 3文中画线的“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一句,其含义是什么?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A作者认为中国读者读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已经没有诗意。B作者批评了当今中国的青年诗人在诗歌写作方面的错误倾向。C当代诗人在寻求诗意时表现出一种浅薄和庸俗的趣味。D诗歌创作中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E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F“远方”和“过去”的确有诗意,但那是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诗意。【语言表达】1根据文意,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反其意而用之,写一句话填在横线处。 个企业,如果有了一两件拳头产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自满自足,就不思进取,它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住脚。不要认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