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办公厅三年计划.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83727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人民办公厅三年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人民办公厅三年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人民办公厅三年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人民办公厅三年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人民办公厅三年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人民办公厅三年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人民办公厅三年计划.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苏政办发2012211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2月17日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为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根据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制定本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2、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全民信息素养作为根本,把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和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基础,把改革教学模式和创新学习方式作为核心,把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作为保障,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1面向未来、育人为本。按照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要求,适应未来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所需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设施建设、内容设置与运行方式必须符合学生特点和育人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广大学生平等、有效、健康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

3、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促进全面发展。2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特点和苏南、苏中、苏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强化顶层设计,鼓励形成特色。坚持把经济薄弱地区和农村薄弱学校作为重点,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倾斜等方式,加快缩小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3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紧贴师生现实需要,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真正使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和管理的核心业务,切实避免建而不用、闲置浪费。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4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特别是在教育内

4、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管理、教师研修等方面的融合,促进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创新,形成教育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三)主要目标。围绕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机制,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建成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到85%以上,形成与我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5、。教育教学资源和基础数据库更加完备。建成以课程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为主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初步建成适用于课堂教学的电子互动教材资源库。建成省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数据中心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更加深入。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完善省、市、县三级培训网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面向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着力强化教师网络教学教研,不断提高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能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加优化。加强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设,建成覆盖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宽带网络,实现各地教育城域网高速接入省教育和科研

6、计算机网。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进一步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的职责,基本形成教育信息化领导和管理体系。建立教育信息化评价制度,完善多渠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专栏1 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框架1教育系统网络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实现100%宽带接入,接入带宽达到1Gbps以上。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络CERNET2建设应用,使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主干逐步升级为IPv6。突出网络安全,健全教育网络安全体系。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根据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建成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和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统一管理、互联共享。根据国家课程标

7、准和数字化出版标准,有计划地开发课程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基本建成满足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体系,增强管理人员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实施水平,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打造一大批能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教学能手。着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评价体系,通过考核、认证、激励等多种形式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4教育信息化运行与服务体制建设。建立完善省、市、县、校分级管理模式,切实保障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运行安全、服务及时、应用有效。引入社会力量,形成

8、教育服务公益化与市场化相协调的运营机制。二、发展任务(四)大力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建成学科齐全、具有江苏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更新和共建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的深度融合,教师普遍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广泛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成长情况的智能化反馈。加强基础教育学校数字校园建设,100%的学校建成宽带接入的校园网,50%以上的学校实现校园内无线宽带上网,普通教室信息设备终端能够满足网络环境下多媒体互动教学需要。结合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

9、,提高所有学校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重点支持经济薄弱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有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专栏2 2015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1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达标。主要指标为:100%的基础教育学校(含幼儿园)建成数字校园,以不低于1000M到校、100M到班的带宽接入;信息技术装备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类要求;数字化环境、场所覆盖率达50%以上。2信息化发展支持力达标。主要指标为:区域及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机构及专业人员支持力、师生信息技术应用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及其相

10、关应用广泛;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获取,全面实现数字资源班班通。3信息化环境下学校教学模式变革取得突破。主要指标为:教师人人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在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知识呈现、实施教学评价、开展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实现教学过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强,初中以上学生人人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学生学习成长情况实现智能化反馈。(五)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突出服务专业整体教学和实训教学,兼顾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需求,建设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适用性和普惠性的优质数字资源,建成14个省级职业教育资源中心和60个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基地。加快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职业

11、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以媒体素材、课例、网络课程、仿真实训室以及数字图书馆为重点,推动实现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在全省范围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坚持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切实加强人才需求、就业预警、专业调整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和服务,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进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建成一批数字化技能教室,职业院校国家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超过90%,省级以上示范院校达标率为100%。专栏3 2015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12、1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达标。主要指标为:100%的职业学校建成数字校园,以不低于1000M的带宽接入;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室等数字化环境、场所覆盖率达50%以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信息化支撑平台普遍建成。2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指标为:全面实现数字资源班班通,虚拟实训软件专业覆盖率达50%以上,应用满意度高;教师人人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达90%以上;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实训基地与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情况良好;远程教育资源面向社会服务。3学生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明显提高。主要指标为:学生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达90%以上;学生人人开通实名

13、制网络学习空间,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职业技能。4信息化保障能力达标。主要指标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健全,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配备齐全;职业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相关应用广泛。(六)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开发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课程,建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考核制度,把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绩效纳入教师考核、评优、晋升职务职称的内容。面向学生开设信息技术培训、专题讲座、公选课等,着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注重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基于问题的远程协同学习。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与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于高等教育质

14、量内涵建设及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信息平台,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学生实验实习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设施与环境建设,多媒体教室比例提高到80%以上,所有教室实现有线入网,60%的教学活动区域覆盖无线网络,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率达90%以上,促进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集成共享,全面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继续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领域的研究应用。健全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整合教育信息化服务部门,形成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分层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专栏4 2015年

15、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1绿色、安全、文明的数字校园文化环境基本建成。主要指标为:校园网和沟通交流信息化平台覆盖学校教科研活动场所;数字化教室等信息设备有效满足教学需求;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库及优秀数字文化资源能够满足师生需求;多语言、跨文化的教育资源与学习平台广泛应用。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普遍开展。主要指标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互动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学生利用信息化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效果明显提升。3科研创新信息化支撑体系基本建成。主要指标为: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广泛开展;科研条件与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信息化支撑科研成果转化效果显著。(七)着力构建继续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加强人

16、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运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远程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鼓励建设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积极推动教育资源进家庭,为全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健全覆盖全省城乡的远程教育系统,着力提高开放大学建设水平,努力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和办学模式。建立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开展学分互认,建设支持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考试评价和质量监管体系。专栏5 2015年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开放、灵活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主要指标为:社区教育网络覆盖率达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