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沉池计算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834853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沉池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沉池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沉池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沉池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沉池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沉池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沉池计算(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行方式和处理效果。二沉池是以沉淀、去除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获得澄清的处理水为其主要 目的。二沉池有别于其它沉淀池,其作用一是泥水分离(沉淀)、二是污泥浓缩, 并因水量、水质的时常变化还要暂时贮存活性污泥。通常处理系统的建设费用是和系统处理构筑物的容积大小成正比的,所以二沉 池的设计计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处理效果和建设费用 的大小。一般二沉池有辐流式、平流式、竖流式三种形式,池型有圆形、方形。在过去 多年中,对沉淀池的研究较为欠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设计单位(水处理公司) 都有自己的标准或方法,这些技术并不总是有明确的理论论证,常常也会发生矛盾。目前世界范围内都要求

2、在经济负荷下,提高出水质量标准,由此对沉淀池的作 用进行了重新研究,并对过去已经承认了的参数产生了疑问。1影响二沉池运行设计的几个主要因素二沉池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有些因素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沉淀 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1)污水:流量、水温;(2)沉淀池:表面积和出流量、池高度、溢流堰长度地点和负荷、进水形式、池型、污泥收集系统、水力条件、水 波和自然风影响;(3)污泥:负荷、区域沉淀速度、污泥体积指数、硝化程度;(4) 生物处理情况:活性污泥模式、BOD负荷;在浓缩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1)污水:混合液流量;(2)池体:池表面积、 池高、污泥收集系统;(3)污泥:沉速(ZSV)、S

3、VI、混合液浓度和负荷、回流比、 污泥槽高度。欲获得满意的二沉池运行效果,就必须适当的满足二沉池运行的诸多的条件,就目前研究的情况,设计中主要考虑因素有如下几点: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在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特性,特别是污泥的沉降性能,直接影响着二 沉池的工艺设计与运行。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参数有二个:一是污泥指数SVI (mL/g);二是污泥沉 降比:SV%。SVI的物理意义是:曝气池出口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 淀污泥所占的容积(mL)。SV%又称30分钟沉降比,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分钟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SVI、SV%与混合液污泥浓度

4、MLSS(g/L)之间有下列关系:SVI二SV / MLSS (mL/g)(1-1)或 SV二SVIxMLSS (mL/L)SVI值能反应出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性能,过低说明泥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 污泥缺乏活性;过高则说明污泥沉降性能不好,并具有产生膨胀现象的可能。其沉 降性能一般区别如下:SVI 100沉降性能好;100 SVI 200沉降性能不好。从式(1-1)可看出:要想获得适当的SVI值,则需在设计时选用适当的污泥浓 度(MLSS )值,当进入生物反应器中的有机物量一定时,污泥浓度愈高,则污泥负 荷(F/M)愈小,所以在设计时必须正确选择污泥负荷(F/M)。污泥浓度(MLSS)、污泥

5、负荷(F/M)与曝气池体积(V)之间有下列关系:F/M= QS0/VMLSS式中:Q 污水流量(m3/h);S0 BOD5 浓度(kg/m3);V曝气池体积m3。其它同前。在设计中一般根据污泥负荷(F/M)选择确定污泥指数(SVI),此数据一般采 用运行值或试验值,可根据表1选取,混合液污泥浓度可根据处理工艺从表2中选 取。表1污泥指数值数据污水种类SVI ml/gF/M 0.05 kg/(kgd)F/M 0.05kg/(kgd)混有少量有机工业废水的生活污水100-15075-100混有大量有机工业废水的生活污水150-180100-150表2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值处理工艺MLSS(kg/m

6、3)带初沉池无初沉池无硝化有硝化(和反硝化)除磷3.53.04.53.5对大多数废水,F/M在下述范围内:F/M。回流污泥、回流比、回流污泥浓度、浓缩时间在生物处理系统中必须保持足够且恒定的生物群体,因此在二沉池中所沉淀的生物固体(污泥)一部分必须返回到曝气池,另一部分从二沉池中排放掉。返回到 曝气池的生物量,是用来维持系统所要求的污泥浓度,降解进入系统中的有机物质。 有机物越多,需要的生物量越大,要想维持系统所要求的污泥浓度,就必须保证回 流污泥的量。在生物系统物料平衡中有如下关系式存在:X= XrR/(1+R)式中:R -污泥回流比;Xr-回流污泥浓度kg/m3;X -混合液污泥浓度MLS

7、S kg/m3由此式可看出:(1)想要得到预期的X(MLSS)值,就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回流污 泥浓度和回流污泥量;(2)XXr。回流污泥量,一般用回流比控制。对于平流式和 辐流式二沉池一般采用R竖流式沉淀池R m3/; qvW (m2h),对竖流式沉淀池,因存在着污泥层的过滤作用和活性污泥的絮凝作用, 污泥体积负荷较大qm3/、qvW (m2h)。2目前国内二沉池常用计算方法二沉池表面积计算方法计算二沉池沉淀部分水面常用方法有表面负荷法和固体通量法,固体通量法在 理论上与污泥浓缩过程更为贴切,更是用于浓缩池的计算。在许多沉淀池的设计计算中,依据试验测得的污泥沉降曲线给人以精确和复杂 的印象,但对

8、于大多数的设计来说,并没有条件对处理工艺所生成的污泥进行沉降 试验,因此二沉池的设计一般都采用经验值。一般设计中沉淀池的面积确定在我国简化为A二Q/q,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 不仅规定了表面水力负荷值,而且规定了二沉池的径深比。英国WRC出版的TR11和TR144(STOM用户手册)对于面积计算都很简单,且为 工艺核查提供了图表,使沉淀池面积计算大为简化,同时,此表格还是一种比较沉 淀池运行情况的方法,通过表格也可清楚的看到沉淀池微小变化影响着MLSS和SVI。二沉池的高度设计我国目前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4米,设计手 册和教科书对二沉池高度设计,只作了二沉池有效水深和二

9、沉池污泥区容积计算二 项描述。有效水深按沉淀时间计算,一般沉淀时间取。而污泥区容积按2h贮泥量计算。事实上这一规定是无法进行二沉池高度的详细计算的,例如:污泥区与池边高 度的关系。国内某些设计研究院对辐流式二沉池总高度计算采用:超高、有效水深、缓冲 层高度、刮泥板高度、沉淀池底锥体部分高度之和。其中有效水深计算沉淀时间一 般采用3小时,水力表面负荷采用我国设计规范所规定的1-1.5ms/。缓冲层高度取 0.5米。(除去池底锥体部分高度,其它均为池边深度)在生产运行中取得良好效果。英国WRC设计最大的缺陷同样是缺少沉淀池的高度数据,但在欧洲一般采用德 国ATV (污水处理协会)高度分区方法加以补

10、充。德国ATV制定的设计规范(A131)规定的二沉池深度计算,把二沉池深度方向 按其作用分为4个区:清水区、分离区、储存区、浓缩及刮泥区。(1)清水区(虬)为安全保证区,减轻风、密度差、溢流堰对污泥絮体的抽吸作用和不均匀界面 沉降等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虬二0.5m(2)分离区(h2)混合液在分离区泥水分离,该区存在絮凝和沉淀二个过程,分离区的沉淀过程 会受进水的紊流影响。分离区计算停留时间。计算公式:h2=Qmax(1+R)/1-(SVIxMLSS)(m)2rnax式中:SVI一一污泥指数(ms/kg);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kg/m3)R回流比();Qmax污水设计流量(m3/h)(3

11、)储存区(h3)作用是在雨季储存污泥,以免曝气池中污泥浓度大幅度下降,造成处理效果下 降,储存区与分离区是连续一体的。储泥区所储存的污泥可保证雨季曝气池中污泥 浓度不低于旱季污泥浓度的70%,其差值4MLSS二。储存区的大小,应满足雨季时在 内能接纳从曝气池内多流出的污泥量,污泥体积浓度按500L/m3计(经验数据),在 此期间,污泥在储存区进行浓缩,并分布于整个二沉池面积上,二沉池污泥量的增 加量为:N二MLSSSVIQmax(1+R)(L)N 的体积 V3 = AN / 500(m3)h3=qv(1+R)/500(m)式中:500L/m3 污泥体积浓度。AMLSS一污泥浓度变化值二(kg/

12、m3)SVI污泥指数(L3/kg);qv污泥体积负荷(L/m2h);qv二qMLSSSVI。(4) 浓缩及刮泥区(h4)浓缩区是保证污泥底流浓度的区域。h4= q(1+R)tE/C (m)式中:tE浓缩时间h,般;C浓缩区污泥浓度值(L/m3);C = 300tE+500浓缩区内污泥可视为由一层层的等浓度层叠加在一起的,该浓度为单层浓度的 平均值,单层浓度为Cn=(103/SVI)(tE)i/3。二沉池总深度h =虬+ h2+h3+ h4 (m)对辐流式二沉池计算总池深为其水平流程 2/3处的池深,如图1所示。同时还应满足池边深度hmin2.5m,计算总池深h3.0m,中 心斗边深度h 4.0m。max辐硫麺淀也的分区与弛深3结论1. 二沉池是目前活性污泥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构筑物,但其设计计算在我国乃 至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和实际上的不完善,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 讨。2. 辐流式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