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82953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金华的双龙洞.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4:教学预案(主备教师)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材简析: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也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游记。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文章按游览顺序记叙,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通过描写路上景色的明艳、溪流的欢唱、外洞的宽敞,以及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低、小”,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轮美奂,令人感到身临其境。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教学重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教学难点:练习理清文章的条理。设计理念: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让学生通过感悟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的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学法指导:以读书和语言文字训练为主,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划、议、悟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

3、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预案(每个教学环节标明教学时间)个人修改(上课教师)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一)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跟爸爸妈妈去哪里旅游过?你在旅游中有什么感受呢?(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三)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一)自由小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二)开火车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三)指名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三、读懂课文,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沿途看到的景色的?(二)自由读文,思考:沿途的景色

4、有哪些特点?(三)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哪些知识?着重理解:“映山红”“新绿”“或浓或淡的新绿”“明艳”“眼前一片明艳”“时而”“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随着山势”四、练习朗读第二、三自然段。(一)个人自由读,边读边想路上看到的景色。(二)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五、作业设计(一)抄写生字词。(二)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回忆游双龙洞的路线。二、学习课文。(一)学习外洞、内洞的特点。默读课文,想想外洞和内洞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1)默读课文,想想外洞和内油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外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大)是从哪些

5、词语中体会到的?(3)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理解“变化多端”和“形状各异”(4)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洞叫做双龙洞吗?(因为内洞有两条龙。)(5)这两条龙实际上是什么?(石钟乳)理解“蜿蜒”2课文哪一部分是讲作者由外洞进入内洞?(1)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2)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什么?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考。找出课文中写水的句子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2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汇报后。板书: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随着山势流下山。4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三、教师小结: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洞的过程和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起来写,条理很清楚。板书设计:课堂达标练习题设计:读课文,完成填空1本文的作者是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时间是_。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最后_2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_,特点是_;再写了_,特点是_;然后写了_特点是_。3“孔隙”的特点是_。表现在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_;船的进出方式是:_,乘船必须_;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_4内洞的特点是_、_、_。重点写了_的特点。课后反思:(上课教师)注:上课教师个人修改部分内容应不少于教学预案内容的三分之一。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