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822097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于忧患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于忧患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于忧患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于忧患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于忧患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练习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説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重点词语含义 1、舜发( )于畎亩( )之中2、管夷吾举( )于士3、故( )天将( )降( )大任( )于是人( )也。4、必先苦其心志( )5、版筑( )之间6、百里奚举于市( )7、而后作( )8、征(

2、)于色( )9、而后喻( )10、入则无法家( )拂士( )11、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12、国恒( )亡( )13、发( )于声14、人恒( )过( ) 15、所以( )动心忍性二、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入则无法家拂士三、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 (形容词使动用法)2、劳其筋骨 (形容词使动用法)3、饿其体肤 (形容词使动用法)4、空乏其身 (形容词使动用法)5、行拂乱其所为 (动词使动用法)6、所以动心忍性 (动词使动用法)7、人恒过 (名作动)8、入则无法家拂士 (动作状)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动作状)四、一词多义1、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2、

3、拂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3、于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 征于色 生于忧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五、划分朗读节奏 1、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舜发于畎亩之中六、句子翻译1、舜发于畎亩之中: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3、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七、走进文本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2、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4、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4、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5、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6、文章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7、本文的论证方式是立论还是驳论?文中“人恒过而后喻”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8、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事例说明一个道理?9、本文是怎样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10、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您的看法。11、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观点给

5、你的启示。12、结合文中的事例,请简要谈谈你对人才成长的认识。13、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全文中心句: 。(2)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在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生活上要 ,行为上要 。(4)文章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是: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可从心理状态变化看出: ,可从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看出: 。 一1、被任用 田地2、被举用 3、所以 将要 下达、交付 重大责任 这样的人 4、意志、感情5、捣土用的杵 6、集市、市场 7、奋起,指有所作为 8、显露 脸上9、了

6、解,明白 10、坚持法度的臣子 辅佐君王的贤士 11、敌对国家12、常 灭亡 13、表现14、常 犯错误 15、用这些办法二、1、曾同“增”,增加 2、衡同“横”,梗塞,指不顺3、拂同“弼”,辅佐三、1、使痛苦 2、使劳累3、使饥饿 4、使经受贫困之苦5、使受到扰乱 6、使惊动 使坚忍7、犯错误 8、在国内 9、在国外四、1发(1)被任用 (2)表现2、拂 (1)违背(2)同“弼”,辅佐3、于 (1)在(2)从(3)在(4)在(5)给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舜/发于/畎亩之中六1、舜从田地之间被任用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的

7、筋骨劳累。3、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的事情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4、内心常被困扰,思绪常被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显露在脸上,表现在声音里,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5、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来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有被灭亡的危险。6、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生:使生存发展 死:使萎靡死亡 ,于:在)七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经受艰苦磨炼(磨难)之后能成就大业的人。3、前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

8、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1)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2)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文章的气势,论证更充分5、国内要有坚持法度的臣子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要有敌国外患(有法家拂士,有敌国外患)6、(1)举例论证(2)阐述了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经历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不平凡的事业,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7、立论 道理论证8、(1)出生卑微、经历磨难、终有作为(2)逆境出人才(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9、先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用道理论证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10、我认为“逆境能成才。”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遭受宫刑,经受磨难仍能坚持写作,

9、最终完成历史巨作史记。这个事例说明只要不怕困难,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10、我认为“顺境能成才”。顺境中的人如果能不图安逸,立下壮志,奋力拼搏,何愁不成才呢?相反,逆境中的人如果经不起磨难,就会消沉下去乃至被吞噬,又怎么能成就一番事业呢?11、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使我懂得,人才是在磨难中造就的。当我遇到困难,遭遇失败时,我就会用孟子的名言激励自己,从而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重拾信心和勇气,去迎接新的挑战。(或者:孟子的思想使我明白: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磨难才能有所作为,只有把困难当作成功的垫脚石,经受住困难的考验,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12、人才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会饱经忧患,在苦难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成就伟业。13(1)一个人常常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我认为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犯错不可怕,只要知错,识错,改错,就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获得成功。)14、(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3)A苦其心志 B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C、行拂乱其所为(4)困于心衡于虑后而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