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学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982124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醉翁亭记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醉翁亭记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学案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 作者作品简介。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土,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2 补充资料: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

2、常去滁州西南的琅耶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3、朗读课文。 * 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4、正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辄( ) 朝( )而往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偻( ) 觥( )二、合作学习 1、小组,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2、质疑疑难 ,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第二课时一、 复习课文二、 训练反馈: 1

4、、解释加点词:环滁 皆山也 林壑 尤 美 望之蔚然 而深秀 峰回 路转 有亭翼然 临 于泉上者 名之者 谁 饮少辄 醉 醉翁之意 不在酒 云归 而岩穴暝 晦 明变化者 佳木 秀 而繁 阴 野芳 发 而幽香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 者 宴酣 之乐 非丝 非竹 射 者中 弈 者胜 已而 颓然 乎其间者 树林阴翳 太守谓 谁 2、翻译句子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伛偻提携 醒能述以文者 觥筹交错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三、 归纳知识点:一词多义 为 全石以为底 环 如鸣佩环 为坻,为屿 四面竹树环合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隶 隶而从者 明灭可见 世隶耕清 水尤清冽 其境过清 第三课时一、小组讨论

5、问题:1、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2、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文中写出了谁“乐”?各自为何而“乐”? 二、合作探究主旨:1、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2、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赏析本文写作特色。四、迁移训练: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干涉别国内政。(2)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 。醉翁亭记学案答案: 一、 小组讨论问题:1、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1)写亭的环境、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风景画)。写滁

6、州官民同乐的图景(人情画)、日暮醉归图本文写景的顺序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本文写景上的特色:写景与抒情相结合。2、 乐。 文中写出了谁“乐”? 禽鸟乐、滁人乐、众宾乐、太守乐。 游人去禽鸟乐,禽鸟享受山水之乐。滁人因安居乐业游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太守乐归纳为三方面: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三乐归一,与民同乐。 二、合作探究主旨: 1、2、略见教参(256-257) 三赏析其写作特色。 (1)描写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3)句式灵活,骈散结合。 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四、 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