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试题库.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9820230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诊断学试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诊断学试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诊断学试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诊断学试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试题库.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体诊断试题库总论1. 男,58岁,咳嗽4年,2个月来痰中带血,消瘦,X线胸片示左上肺密度较高圆形阴影。如果该病人淋巴结肿大,哪组区域的浅表淋巴结最先肿大的可能性大 A 左颈深淋巴结上群 B 右颈深淋巴结上群C 左锁骨上窝淋巴结 D 右锁骨上窝淋巴结 E 右颈深淋巴结下群2. 正常人一天中体温最高是A 凌晨2-6点B 下午1-6点C 中午12点D 晚6-9点E 上午10-12点3. 下列关于体温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妇女月经期体温较高B 青壮年体温较老年人高C 剧烈运动体温可以升高D 进餐后体温升高E 孕妇体温较高4. 下列不属于感染性发热的是A 大叶性肺炎B 肺脓肿C 中暑D 伤寒E 流行

2、性脑脊髄膜炎5. 非感染性发热不包括下列哪项A 心肌梗死后低热B 白血病C 甲状腺功能亢进D 流行性出血热E 感染后低热6. 下列关于弛张热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温升至39-40,持续数天,降至正常B 体温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降至正常,后又升至39以上C 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大于2,但都在正常以上D体温常至39以上, 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小于2,均在正常以上E体温常至39以上, 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小于17. 下列发热性疾病中,不伴有单纯疱疹的是A 大叶性肺炎B 急性肾盂肾炎C 间日疟D 流行性感冒E 流行性脑脊髄膜炎8. 下列发热性疾病中,不伴有肝脾肿大的是A 急性IT

3、P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 病毒性肝炎D 淋巴瘤E 白血病共用题干(9-10题): A 抗原抗体复合物 B 中性粒细胞 C 单核吞噬细胞 D 白介素IL-2 E 5羟色胺9. 内源性致热源10. 外源性致热源共用题干(11-14题):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波状热 E 不规则热11. 大叶性肺炎12. 支气管肺炎13. 布鲁菌病14. 败血症共用题干(15-17题): A 肝性脑病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脑出血 D 癫痫 E 淋巴瘤15. 先昏迷后发热16. 先发热后昏迷17. 内生性致热源不包括A 炎性渗出物B IL-1C TNFD IL-6E 干扰素18. 关于Hor

4、ners综合症,错误的描述是患侧A 上眼睑下垂B 眼裂变小C 眼球塌陷D 瞳孔放大E 顔面无汗19. 了解下肢和足的血循环,最重要的检查是A 足趾能主动活动B 足是否肿胀或发凉C 足趾被动活动是否疼痛D 足背动脉触诊E 足的感觉是否正常20. 对粘液性水肿昏迷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寒冷、感染、镇静剂、麻醉剂可诱发B 多见于老年人C 表现为躁动、高热D 表现为嗜睡、低体温 E 严重时休克、呼吸衰竭、心肾功能不全21均称体型正常人肝叩诊相对浊音界,哪项是错误的 A 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B 右锁骨中线上下径约为9-11cm C 右腋中线第8肋间 D 右肩胛线第10肋骨水平 E 肝绝对浊音界比相

5、对浊音界低1-2肋间 22腕关节的功能位,是背伸 A 0o B 5 o-15 o C 20 o-25 o D 30 o-40 o E 40 o-50 o 23“浮髌试验”阳性见于膝关节 A 少量积液 B 中等量积液 C 大量积液 D 滑膜增生 E 髌骨骨折 24肝颈回流征阳性不正确的描述是 A 压迫肝脏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 B 压迫肝脏使颈静脉怒张消失 C 是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 D 肝脏淤血肿大 E 左心功能不全一般无此体征 25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心包炎有心包积液的表现 A 心音低沉 B 心界普遍扩大 C 肝肿大 D 心尖搏动明显 E 呼吸困难 26引起颈静脉怒张常见原因中不包括 A 肺水肿

6、 B 右心衰竭 C 缩窄性心包炎 D 心包积液 E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27向心性肥胖是由于下列哪一种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A 生长素 B 胰岛素 C 糖皮质激素 D 盐皮质激素 E 甲状腺激素 28发热伴出血疹可见于以下疾病,除了 A 伤寒 B 斑疹伤寒 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 麻疹 E 败血症 29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物质是 A 白细胞致热源 B 细菌毒素 C 抗原抗体复合物 D 坏死物质 E 病毒 30一位发热患者,体温在39 以上,未用任何退热降温措施,24小时内体温波动达2 以上,最低时体温仍高于正常。这种热型是 A 稽留热 B 波浪热 C 间歇热 D 回归热 E 弛张热 31.

7、 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A 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 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 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 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 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32.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朊病毒体感染 A 克雅病 B 莱姆病 C 库鲁病 D 裘斯综合征 E 致命性家族失眠症33. 中度发热的口腔温度是 A 37-37.2 B 37.3-37.9 C 38-38.9 D 39-40.9 E 41以上34.以肺组织含气量由多到少为序,叩诊音的排序是 A 鼓音-过清音-清音-浊音-实音 B 鼓音-清音-过清音-浊音-实音 C 过清音-鼓音-清音-浊音-实音

8、 D 过清音-鼓音-清音-实音-浊音 E 鼓音-过清音-清音-实音-浊音35. 正常人平卧时,颈外静脉在锁骨上缘至下颌角间的充盈水平在 A 不显露 B 下2/3以内 C 下1/2以内 D 下1/3以内 E 以上都不对36. 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在锁骨上缘至下颌角间的充盈水平是 A 常不显露 B 下2/3以内 C 下1/2以内 D 下1/3以内 E 下2/5以内37.哪种体位时颈外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 A 10-25的半卧位 B 20-25的半卧位 C 30-45的半卧位 D 40-55的半卧位 E 50-65的半卧位38. 颈外静脉怒张伴收缩期搏动见于 A 三尖瓣关闭

9、不全 B 三尖瓣狭窄 C 二尖瓣狭窄 D 二尖瓣关闭不全 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9. 哪种情况可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 A 急性咽炎 B 慢性鼻炎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链霉素过敏 E 足癣合并感染40. 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多大称为紫癜 A 5mm E 以上均可41. 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多大称为淤斑 A 5mm E 以上均可42. 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多大称为淤点 A 5mm E 以上均可43. 引起出血性疾病较常见的因素是 A 血管外因素 B 凝血因子缺乏 C 肝素或香豆类药物 D 抗凝血物质活性增加 E 血小板因素44. 女,32岁,高热伴尿路刺激症状,查体双肾区叩击痛。经治疗后体温下降,其

10、下降方式常为 A 数周内降至正常 B 数天内降至正常 C 24小时内降至正常 D 数小时内降至正常 E 1小时内降至正常45男,38岁,3年前患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近1-2个月来呼吸困难、腹胀、水肿。查体:颈静脉怒张。X线示:左、右心缘变直及心包钙化。该患者颈静脉怒张是由于 A 上腔静脉阻塞 B 下腔静脉阻塞 C 右心房压力增高 D 右房向右室回流受阻 E 静脉向右房回流受阻46一支气管肺癌病人,近来出现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查体可见颈静脉怒张,其发生是由于 A 上腔静脉阻塞 B 下腔静脉阻塞 C 癌转移至心包积液 D 癌转移至胸腔大量积液 E 以上均有可能47女,35岁,患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11、,一周前感冒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水肿。查体可见颈静脉怒张,其发生机制是 A 上腔静脉阻塞 B 下腔静脉阻塞 C 右心房压力增高 D 右房向右室回流受阻 E 静脉向右房回流受阻4850岁,男性,查体可见颈动脉搏动明显、水冲脉及毛细血管搏动。该病人可考虑到的诊断是 A 严重贫血 B 甲亢 C 主动脉窦瘤破裂 D A+B E A+B+C共用题干(49-50)一发热病人,近5天来体温维持在39-41,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不超过1。查体:腹部玫瑰疹,肝脾肿大49该病人的热型是 A 间歇热 B 波状热 C 回归热 D 稽留热 E 弛张热50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大叶肺炎 B 流行性出血热 C 伤寒

12、 D 疟疾 E 风湿热答案1D 2B 3A 4C 5D 6C 7B 8A 9D 10A 11A 12E 13D 14B 15C 16B 17A 18D 19D 20C21C 22C 23B 24B 25D 26A 27C 28D 29A 30E31D 32B 33C 32A 35B 36A 37 C 38 A 39 D 40C 41D 42 A 43 E 44D 45 E 46 A 47 C 48E 49 D 50 C 呼吸A型1“三凹征”是指:A 胸骨上窝,锁骨下窝,肋间隙向内凹陷 B 锁骨下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C 胸骨上窝,锁骨下窝,肋间隙向外凹陷 D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外凹陷E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2用来确定肺下界的垂直线常使用哪一项标志线?A 腋前线,腋中线,肩胛线 B 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C 腋后线,后正中线,胸骨中线 D 锁骨中线 E 腋前,中,后线3严重的酸中毒产生的深长呼吸称为:A Cheyne-Stokes呼吸 B Biots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