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练习题.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817615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练习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交往与冲突 一课三练【基础巩固】知识点一 郑和下西洋1.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 A.炫耀国力的强大 B.促进对南洋的开发 C. 发展海外贸易 D.为了加强同各国的联系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经回忆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2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郑和船队上装有指南针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C.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D.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答案:B点拨: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而不是“地中海沿岸”。知识点二 戚继光抗倭3. 福建省的

2、漳湾“戚公祠”、福安的“戚公饼”,由来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 A收复台湾 B抗击沙俄入侵 C抗击倭寇 D平定回部贵族叛乱答案:C4 戚家军先后在哪些地区给倭寇以沉重打击 ( ) (1)江苏 (2)浙江 (3)福建 (4)广东A.(1)(2)(3) B.(2)(3)(4) C.(2)(3)(4) D.(1)(2)(4)答案:B知识点三 葡萄牙侵占澳门5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统治时间是 A.1553年至1977年 B.1953年至1999年 C.1953年至1949年 D.1953年至2000年答案:B【能力升级】综合点一 郑和下西洋6 下列人物中都饱经海上风险的是 ( ) (1)张骞 (2)玄

3、奘 (3)鉴真 (4)郑和A (1)(2) B.(2)(3) C.(3)(4) D. (1)(4) 答案:C点拨:鉴真渡东海到日本弘扬佛法,郑和七次下西洋,都经历了海上风浪。张骞和玄奘都走的是陆路7.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鉴真 答案:A点拨:解题途径有二:一是了解郑和生平知识,知道郑和小名三宝,再结合选项进行判断;二是通过分析题干,结合选项进行判断,选项中的四位历史人物主要史实中,与“东南亚”国家相关的只有郑和最密切。综合点二 戚继光抗倭8. (08.聊城)“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二郎

4、。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A.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统一了女真各部答案:A点拨:由题干中的“倭倭”、“戚爷”可知是所说的人物是戚继光,他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倭寇。9 某电视剧组在拍摄电视连续剧戚继光时,为戚继光布置书房场景,其道具及片段可能有 ( ) (1书案上摆放着司马迁的史记 (2)戚继光一面踱步,一面吟诵着岳飞的满江红 (3)戚继光伏案翻阅着海国图志 (4)墙壁上挂有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条幅 A.(1)(2)(3) B.(1)(3)(4) C.(2)(3)(4) D.(1)(2)(4)答案:D点拨:戚

5、继光是明朝抗倭将领,而海国图志出现在清朝末年,故(3)错误。答案为D。10 明朝中期面临的外来威胁主要来自于 ( ) A沙俄侵略者 B英国殖民者 C日本倭寇 D荷兰殖民者答案:C点拨: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审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的时间范围是明朝中期,这是审题的关键。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结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失。这里的倭寇是指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考点三 葡萄牙侵占澳门11 下列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是 ( )A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B葡萄牙通过战争胜利,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C葡萄牙租占澳门后,明政府始终掌握澳门

6、领土主权D明政府强制拆毁葡萄牙殖民者擅自修筑的青州城答案:B点拨:葡萄牙是采用贿赂地方官取得澳门的居住权。12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写下的著名爱国诗篇,请你欣赏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请回答:(1) 诗中的“母亲”是指_。(2) “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中“他们”是指哪个国家(3)“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表达了作者内心怎样的真诚渴望?答案:(1)祖国母亲 (2)葡萄牙(3)思念祖国,渴望尽快回归。【拓展

7、探究】探究点一 郑和下西洋13.读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十六世纪前有)番彝佛郎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文献材料(1)材料的意思是什么?(2)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和郑和下西洋比较有什么不同?答案:(1)材料的意思是:16世纪的葡萄牙(佛郎机)殖民者,假借朝贡的名义,他们窃居屯门岛,在那里建筑堡垒,打造火 ,杀人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犯下了野蛮残暴的罪行。(2)葡萄牙殖民者航海来到中国与郑和的远航比较,从背景、目的、手段与结果都是不同的。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航海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式上

8、,郑和下西洋采取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葡萄牙殖民者是以残暴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所到之处引起了当地人民的痛恨与反抗。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 .拓展点二 戚继光的品质14. 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答案: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封侯非我意,但

9、愿海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了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拓展点三 葡萄牙侵占澳门15 你听过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吗?你会唱吗?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优美的旋律不仅悦耳动听,还唱出了一段沧桑的历史。根据上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 歌词中为什么称澳门为“妈港”?(2)“妈港”是被谁掳去的?又是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3)请你以澳门的回归谈一下自己的感想。答案:(1) 据说1553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妈祖阁庙前的古码头泊船上岸,向当地福建人打听此地为什么地方,福建人误以为问的是庙宗的名字,说是阿妈阁,此后葡萄牙人就用福建方言“妈阁”的谐音“妈港”来称呼澳门,澳门由此得名。(2)葡萄牙。 1999年12月20日。(3)略。点拨:此题为主观题,学生只要抒发出自己对澳门回归的喜悦,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意,语言通顺,条理清晰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