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80728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知识与技能: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经历对熟悉实物的 分类、观察、触摸等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并正确判断。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创设学

2、生喜欢的情境,组织生动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和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上课伊始,创设学生喜爱的智慧老人送给同学们装满礼物的神秘的百宝箱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接着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操作感知、汇报交流。活动中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整个课堂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具准备: 1、准备颜色、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2、多媒体课件

3、3、大小不一的物体模型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这节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PPT示智慧老人)智慧老人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想看看吗? (2)FLISHI 播放带子里的礼物;各种形状的实物(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拄)让学生说一说,都有什么礼物。 (3)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分一分吗?学生观察并分。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 (二)观察、探究认识物体 1、揭示概念,形成表象。用课件演示:从长方体形状的实物中抽象出图象的过程,让学生知道这个图形就是“长方体”; 再用同样的方法认识“正方体”、“圆柱”、“球”这几种图形。 板书名称并粘贴这集中物体的图,

4、反复让学生熟悉物体名称。利用课件的优势将立体转化空间图,水到渠成,自然明了。 2、动手操作,分一分。让学生将学具袋中的物体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分一分,在与同桌交流,在全班汇报。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3、摸一摸,感知特征。学生动手摸这几种物体,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集体交流。让学生经历了整个验证过程,这样使孩子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了解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联系生活,应用新知。 4、游戏,猜一猜。教师准备各种物体的袋子,让一名学生闭眼摸出指令的物体。在同桌利用学具袋互相猜一猜。比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进一步培

5、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5、课中休息2分 6、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设计这样的活动,既丰富孩子对物体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知识。既突破了学科的局限性,又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教材整合观。 7、找一找,连一连。PPT出示一些实物和这4中几何体的图形,实物与所对应的立体图形相连。既巩固了新知,又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 8、数一数,填一填。PPT出示四种几何体组装的机器人,数出四种几何体各有多少个,并填一填。数一数的活动既体现了知识的灵活性,又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

6、学具有创造的魅力,使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 9、看谁做得精彩,作业:回家与家长利用这4种几何体体搭建你喜欢的物体。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四)总结反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 使学生在观察和触摸中体会平面和曲面,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

7、这些形体。难点:使学生在观察和触摸中体会平面和曲面,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学生:牙膏盒子、游戏棋或魔方玩具、圆柱形的筒筒和乒乓球、橡皮泥、垫板。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平面图,立体模型,部分实物。(评析: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了许多牙膏盒子,游戏棋、圆柱形的筒筒和乒乓球,在搜集学具的过程中就对这些物体进行了感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介绍几个新朋友给你们认识,好吗?出示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平面图,教师同时出示实物放在它们前面。二、新授 1、小朋友,你们也带了许多物体,能不能帮它们找到家,并送它们回家。(学生上台放物品)(评析:在帮他们找家的过程中学生进一

8、步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 2、老师想请4个小朋友上台当小老师,检查它们是不是回对了家。(评析:这个层次的设计,一是学生感兴趣,二是通过正确的分类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3、 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积木,分别拿在手上转一转,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了长方体比正方体扁一些,不是那么方方的,而正方体四周都方方的。(评析:针对学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不太好区分,设计这一个层次) 4、告诉学生他们的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让学生通过理解来记忆。 5、 课间休息。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名称想图形。(评析:这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认识事物的过程。) 6、 要和他们

9、真正交上朋友,我们还要来动手做一做,你喜欢做哪一个图形就做哪一个图形。(学生动手用橡皮泥制作)。(评析: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多安排学生动手、画画、剪剪、拼拼、量量、摸摸、数数,让他们通过摆和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智慧。)三、巩固练习 1、 滚一滚的比赛。提要求: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物体参加比赛,用垫板做斜坡,轻轻的放。学生们选择了球,师问:为什么你们不选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小朋友笑着说:“那我还要帮他们翻着滚,球怎么看都是圆圆的,滚得快。” 接着让他们试了试,

10、果然球得了第一,圆柱得第二。(评析:这项活动很有挑战性,学生十分喜欢,吸引了他们积极参加,又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增加对数学的亲切感,有一定的数学探究价值,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堆一堆分小组活动,把小朋友做的图形堆一堆。(几种图形一块堆,看那一组堆得最美丽)四、总结全课:今天小朋友玩得开不开心?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评析:数学知识既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尤其是小学数学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既能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易于学生发展形象思维,帮助理解和消化知识,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真实的情境、熟悉的事物,刺激他们的感官,那他们易于识记所学的知识,也易表达自

11、己的所见所思,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创设亲自参加活动的情境,促进学生思维与语言的同步发展。)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知道什么是组合图形,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转化和计算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地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1.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中图形的转化方法; 2.找准计算所需条件,正确选择计算方法并解答 教学过程 一在拼图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图形?他的计算公

12、式是什么?生说,师贴图。 请同学拿出七巧板,用这些简单图形拼一些图案,同桌交流你拼的是什么图案?用到了那些图形? 师:请两位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所拼的图案。 总结引入:刚才两位同学拼的图案,都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图形,这些图案都是有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二、在探索中寻找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探索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出示图,同学昨天都有预习,请同学说说这个图形象什么? 生1 生2 同学的想象真丰富,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5页,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来看看今天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当做你家买房子,爸爸和妈妈让你计算一下客厅需要买多少面积的地板砖。请个同学说说。 课本给了

13、我们什么? 1把图形割成两个长方形。师贴图,画虚线(表示不存在),介绍怎样计算 2把图形割成两个长梯形,师贴图,画虚线,介绍怎样计算, 介绍什么是分割法。板书(将组合图形分成简单的规则图形来计算) 3补上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大正方形。 师贴图,画虚线,介绍怎样计算。 介绍什么是添补法。板书 说明: 在生活中,至少买33平方米,绝对不能比33平方米少,为防止损坏,最好买比33平方米多一些面积的地板。 现在请同学拿出昨天的预习本,四人小组为单位,看看你们小组还能得出多少种新方法?并把它计录在表格中 生开始小组活动, 师巡视 合作交流,分享方法 可能有:(1)7-4=3(米) 46+33=33

14、(平方米) (2)添补上一个一模一样的不规则图形。 (7+4)62 =1162 =33(平方米) (3)割补法(变成新长方形) (7+4)3=33(平方米) 要快速、正确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要先掌握各种简单图形的特征,和各自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分割、添补等方法,将组合图形分成简单的规则图形来计算。 比较、反思方法 请同学比一比,你最喜欢那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师小结:组合图形的计算有多种方法,你们要多观察、多动脑筋,选择自己喜欢而又简单的方法。 三、练习反馈,巩固内化 1、书第76页第一题,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根据所给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割,分割的图形越简单,计算越简便。) 2第二题,同

15、桌讨论,指名回答, 3,第三题,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自己的想法。(不能用分割法、添补法求)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4、通过图形的组合和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创新的意识学会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教学难点:把组合图形分解成熟知的简单图形,有效的选择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份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硬纸片,客厅平面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猜图形(复习五种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电脑显示动画人物):它们后面藏着图形朋友,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动画人物,然后根据提示猜猜是哪种图形。二、操作中感知组合图形的特点1、欣赏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