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805742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1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2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

2、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3 孟子思想有三辩之学,其一是人禽之辩,人有良知四端而异於动物;其二是义利之辩,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大人小人之别立现;其三是王霸之辩,以德服人为王,以力胜人为霸,尊王道而贬霸道,是重人性、仁义

3、而轻物性、利益。依此,战争是不义的,因为它对人的生命直接伤害,有违人禽之辩,人不应该以动物性为主导。其次,人不应为小利而害大体,为小我而发动战争。第三,人应该以王道为理想,避免使用武力。易言之,在道德理想主义的前提下,儒家承认战争的存在,也不否认战争以破求全的功能,但基本上仍然希望永远避免战争,这才是大同世界的理想。因此,仁者无敌的意义,在指出没有人能与人性为敌,这是儒家根本信念之所在。 4大学是如此指出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其意义简释如下:5 提倡“王道”,主张“仁政”,一楼的太罗嗦了 孟子继承儒家德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用事的精神,主张以仁义治国、以王道统一天下。

4、回答:2006-11-04 08:26 共3条评论.5 墨子最为后世景仰的是他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 “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6 法家的思想简略介绍如下: 反对礼制 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法律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了很浅显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

5、。”意思是说,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第二个作用是“兴功惧暴”,即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 “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 法

6、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

7、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这点应该注意。法家其他的思想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利用。 韩非子有两个解释,一指人物战国末期韩国的哲学家、法家学家韩非;二指一本书,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的。6.1最佳答案孔子: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积极一面.墨子:墨子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定为墨家学派

8、总的宗旨。可以说,墨子的一切主要主张,如“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等都是以这个宗旨为出发点和依据的.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创始人,主张依法治国人人平等的原则.让法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7 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8禅宗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宇,直指人心,见性成佛”、“9三1最佳答案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等于解说里仁的话,谈仁的用。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 18回答者: hongmaonvhai - 十

9、级 2008-5-6 20:39 我来评论 最佳答案孔子说:“仁德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我想具有仁德,仁德自然就会到来了。”更深层的理解是: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 2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事例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之精髓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之精髓 作者:关玉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6 20:36:42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之精髓江泽民同志在为中国传统道德一书所作的题词中指出:“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

10、就,努力创造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我们今天在实施以德治国的过程中,追根溯源,对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孔子的德政思想加以研究,去其糟粕,汲取精华,对于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和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将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博大精深,其精髓可概括为“六为”:一、正己为先。正己是孔子为执政者提出的首要行为准则,他要求为政者实行德治,必先努力修行自己的品德,端正自己的行为。一是正己必先自立。他一再提醒为政者要以德修身、“修己安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在他看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1、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与其碌碌无为一生,还不如“朝闻道,夕死可矣。”二是正己才能正人。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他还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他还把为政者之德比作风,老百姓之德喻为草,“草上之风必偃。”为此,为政者必须做到“先之,劳之”;“先有司。”只有这样,才能“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三是正己要谨言慎行。就是一言一行要自重,要“言思忠、事思敬、貌思恭。”孔子把谨言慎行视为人

12、的重要品德之一,要求做到“讷于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反对言过其行、言不及义、道听途说,认为“巧言乱德”、“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在“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慎于行”、“行笃敬”、“行之以忠”,真正做到言语忠诚真实,行为“敬事而信,”容貌举止恭敬端庄。四是正己要自省改过。“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要经常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不善如探汤”;“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同时,还要“见其过而内自讼”;“过则勿惮改”;“不贰过。”只有为政者以身作则、“为政以德”,那么老百姓才能“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二、宽厚为怀

13、。“仁政”是孔子推崇的施政之道,而宽厚、爱人则是“仁政”的本质、核心和第一要义。在论语一书中,论及“仁”处多达109次,孔子一生顽强执着,就是为了推行仁政,追求仁道。他要求为政者应以宽厚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和对待人民,“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这里的宽厚态度实际就是“仁”的胸怀。他所说的“仁”就是“爱人”,“好仁者,无以尚之;”“唯仁者,能好人”。他把爱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美德,认为不具有“爱人”的思想,就不可能达到“仁”的标准。他还以“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作比,进一步说明“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乡党里曾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短短十二个字,

14、通过记述孔子因马棚火灾而问人不问马的对话,生动表现了他重人贱畜的仁道精神。怎样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仁者爱人”的具体内涵呢?孔子与子张的一段对话给于了精辟地答复。子张曾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张又问哪五者,孔子答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如何才能达到“仁者爱人”之境界,孔子认为“为仁由己”,求仁、成仁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道德行为,只有依靠本人努力追求,才能求仁而得仁,欲仁而仁至。他反复强调:“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当仁不让于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由此看来,真可谓

15、是生命诚可贵,仁者价更高。这也就是孔子一生“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懈追求仁道动力之所在。三、教化为重。富而且教是孔子德政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之关键。孔子要求富民,但又强调在富民的同时进行道德教化,用德去诱导、教育老百姓,使人向善。孔子在推行教化的过程中,强调以德为先,他的整个学说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认为人的内心的道德水平决定人的行为的高低,只有拯救人心,才能拯救世界。因此,孔子认为教化目的是培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并将教育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而置德于诸科之上,“立于道,据于德”,以此造就一大批仁人志士。在“道之以德”的同时,孔子认为还应“齐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老百姓行为,使老百姓“有耻且格”。“礼,国之干也”;“不知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因此,要通过教化使老百姓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礼教这一问题上,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只能使“民免而无耻”;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