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9802755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德泽乡米支嘎小学四年级 蒋俊丽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框架、小棒。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景导入1.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

2、些物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课件出示流动红旗、建筑框架、吊车、笔筒)(学生回答指出都有三角形)2. 导入课题:同学们的眼力可真好,对, 这些物体中都有三角形(同时点击课件,抽出三角形)可见三角形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那它究竟有什么特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师:大家看,在这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中,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分小组讨论)集体讨论评价,得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师:大家同意吗?(同意)是的。刚才同学们所发现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

3、顶点)你能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吗?并尝试标出边、角、顶点。利用实物投影仪交流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形成了一致的看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请同学们对照刚才几个同学的说法,判断一下: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师:现在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准确?课件出示完整定义。(齐读

4、三角形的定义)师: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为什么?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此处可点一点“围成”就是首尾相接,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自己的名字。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连续的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点击课件,出示三角形ABC。).师:如果换上不同的字母,怎么叫呢?(指名说说)师: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三角形ABC。(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也画一个三角形ABC)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师:在我们生活中,用到三角形的地方很多,你们看(课件出示:自行车、篮球架、电线杆),你发

5、现了什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呢?(学生各抒己见)师:同学们的说法都有道理。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教师拉动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一个三角形,我请两个同学来拉拉看,(指名)感觉怎样?(拉不动)拉不动说明三角形具有怎样的特性?(稳定性并板书)师:正是因为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所以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广泛,你能举个例子吗?(房顶做成三角形的,台历、斜拉桥、吊车)师:刚才我们发现四边形容易变形,你能想办法让这个四边形也拉不动吗?(指名说)为什么?(教师演示)师: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你能来运用吗?巧手实践。(1)学校的椅子坏了,有点摇摇晃晃,谁能利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想个办法把它修

6、好?(2)路边的小树被风刮倒了,要把小树固定住,可是路边只有一根木棍,怎么办呢?四、教学三角形的高师:我们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人们常常把很多物体设计成三角形。(出示图片:斜拉桥。)师:在这座斜拉桥上你看到了什么?要想知道这座斜拉桥从桥面到顶端的高度你准备怎么测量?在同学们的桌子上也有一幅这样的图,先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可以在练习纸上操作。集体讨论交流。师:同学们都想到了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这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我们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师:请你想一想,该怎样作高,试着在刚才画好的三角形ABC内作出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比一比,谁作的高最规范、

7、最漂亮。(学生尝试作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交流作高的过程。教师示范画出一条高。(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画三角形的高,其实就是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段。)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它们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发现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三角形的高就是过一个顶点作对边的垂线段。)教师小结:对,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一组线段。师:出示教材第8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学生在书上操作,然后评议交流。三角形有几条高?小结:无论什么样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只是他们的高各不相同。你能给这两个三角形画高吗?(练习纸上画高)五、总结评价

8、,质疑问难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知识?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教学设计德泽乡米支嘎小学四年级 蒋俊丽【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1”的关系。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3、学生能借助图形理解“棵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棵数、总长、间距的关系,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4、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5、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教学重点】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

9、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建立物体总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数学。请你伸出手张开手指,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随时评价,如果学生只说“手”或“手指”,指出“这不是数学”,并说“希望能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如果学生说“五个手指”,老师肯定他具有数学的眼光。)师:还看到什么?师:老师还看到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吗?那就是“4”。谁知道,这个“4”指的是什么?(4个“空”,这里的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手指之间的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

10、4个“间隔”)板书:间隔师:手指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谁来说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师:你能表示出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我们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手指数=间隔数+1)板书:手指数 = 间隔数 + 12师:我们认识了“间隔” ,知道了手指数=间隔数+1,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数学中它还有一个名字,就是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学习植树问题。大家有兴趣吗?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1动手操作、探究问题:(1)师:说到植树,老师还真想请大家帮个忙。我们学校门前的道路施工已经完成了,为了美化校园,学校准

11、备在进校门那条路上种上一些树,怎样种比较美呢?是随便种呢还是等距离种呢?(等距离)那需要准备多少棵小树苗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些什么?(这条路有多长,间隔多少种一棵)孩子们很会思考,这些信息学校已经收集清楚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出示问题1:请同学们看,现在要种一行树,要求每两棵树间隔的距离一样大。如果这条小路全长是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我们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你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3)理解题意。师:(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生:路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等。师:谁能理解“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 生:两端要栽也就是两头都要种。师:

12、(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师:如果把这根小棒看做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师:题目的意思我们都理解了,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笔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反馈答案。方法一:1005=20(棵) 方法二:1005=20(棵) 20+2=22(棵) 方法三:1005=20(棵) 20+1=21(棵)师:我发现你们虽然意见不统一,但你们的第一步都是用1005=20。谁能说说1005=20求的是什么? 生:全长100米除以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5米得到的是分成的段数。师:说得真棒师:现在出现了3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

13、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 、简单验证。发现规律:(1)画图实际种一种。师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上种一棵,然后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下去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米。)要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米!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地种到1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

14、吗?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人手来研究。比如: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2)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完成题卡。) 师:我们把100米改为20米。一齐读题: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处理:请你用画图的方法模拟栽一栽,算一算。师巡视时把提醒:画好的孩子数一数,你画的是20米吗?想一想,20米里面有几个5米?请你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一共栽了多少棵树?你是怎样算的?要求:小组长认真组织,一个一个轮流说,其他同学注意听,评价并补充声音小一点,组内4个人听见就行。谁来说一说怎么

15、算的?205+1=5(棵)你是怎样画的图呢?(抽生板演)205表示什么?(20里面有4个5米) 这个4相当于“手指问题”中的什么数量?(间隔数) 为什么还要加上1? 师讲解(指图)每间隔5米栽1棵,20米里面有4个5米,栽上4棵(一棵一棵演示)因为两端都要栽,最后一棵已经栽好了,最左端还要栽1棵,所以加1棵就是加上最左端的一棵。(3)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师:如果让你来植树,同样全长20米,我们还可以每隔几米栽1棵?(1米、2 米、4米、10米、20米)下面我们全班合作完成:活动要求:每人选择1种或2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算,可以画图研究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算出这样栽可以栽多少棵?教师课件出示全长间距(米)两端都栽间隔数棵数20米5451241020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栽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仔细观察表格,师指间隔数、间距(全长、间距、间隔数、棵数)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来说?你认为呢?(请几个说)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