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792135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时间第 67 周 备课时间 2014 年 9 月 26 日 课时安排:56课时课题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共识 课型三单元教学过程主 要 备 课 内 容 共 识1单元内容 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这里所说的写少年生活,并不是都像孤独之旅心声这样,完全以少年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故乡写故乡人物的变化,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孤独之旅写一个孩子在牧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弟弟的无情寡义,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人间悲剧,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对社会的某种认识。心声所触及的是当前的一些教育问题。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解、掌

2、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2)抓住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体裁特点,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3)了解社会背景,把握小说主题。(4)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阅读小说的水平。(5)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增强语言运用能力。2、情感综合能力(1)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2)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3) 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调适自身心态,摒弃虚荣心理,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4) 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3、【学习重点】(1)深入理解文本,分析人物形象(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习难点】(1)抓住文中富有哲理的话,结合社会和人生,谈谈自己的看法。(2)针对课文提到的某些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3、重要作家作品(1)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出身于一个没落 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899年去南京求学,1902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学医,后弃医从文。立志通过文学影响,改变国民精神,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 1906年在日本东京从事文学活动,翻译俄国、东欧等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1

4、909年回国,先后在绍兴、杭州任教。辛亥革命后,任南京政府教育部官 员,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任教。1918年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同年5月,发表了狂人日己。从此,他一直走在新文化的前列,陆续出版了小说 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和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作品。1926年8月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反动当局通缉,以后相继到厦门 大学、广州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回到上海,1936年10月在上海逝世,全部作品收集在鲁迅全集中。“鲁迅”的笔名是1918年他在新青年杂志五月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启用的。从此以后,“鲁迅”的名字扬名四海,尽人皆知。鲁迅 为何取这样的名字呢?1920年底鲁

5、迅跟许寿棠见面时对此作了解答,他说:“因为新青年编辑不愿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我从前用过迅行的别号是你所 知道的,所以临时命名如此。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思鲁而迅速之意”。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取名“鲁迅”充分表达了 他对母亲、祖国的热爱,以及时刻不忘奋力前行的严格要求。(2)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在母亲和一位中学教师的教导、鼓励下,很早就开始学习写作。1870年中学毕业以后,到巴黎学法律。不久普法战争爆发,应征入伍。战后长期在海军部和教育部当小职贝。 莫泊桑先后结识了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6、家福楼拜,以及左拉、都德和旅居法国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等人,得到他们的指导帮助。1879年,他发表了第一部小说羊脂球,立即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他共写了20O多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三本游记,以及许多文学、政治和时事评论。 莫泊桑生活在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第三共和国时代。面对风起云涌的阶级斗争,他一方面看到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进一步认识了资本主义壮丽面上的裂纹,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在作品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日益腐化的现象。 莫泊桑获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名。他多次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热情歌颂法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鞭挞资产阶级的怯懦与自私,留下了羊脂球菲菲小姐米

7、龙老爹等名篇传世。他还大量地以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为题材,披露那些人极力向上层社会钻营的丑态,讽刺他们庸俗而可悲的虚荣心,如项链骑马绳子的故事等。我的叔叔于勒也属于这类作品。 4、文体常识(识记)小说简介: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小说中的人物: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既可以概括介绍,也可以具体描写;既可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也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描写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也可以插入适当的议论;既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

8、、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还把高潮、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这种写法叫倒叙。小说主要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并表现主题思想。小说的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主题思想服务的。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描写更为重要。情节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人物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的。5、文体渗透(探究)(1)阅读小说,先要抓住故事情节。由分析故事情节理出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2)抓住典型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典型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要素,是社会现实的具体体现,因此,由典型环境可以推理出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3)分析人物形象。抓住典型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动

9、作,从而分析出人物性格。典型人物形象是一类人的代表,又有独特的个性。应分析他与同类人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尤其注意分析典型人物的性格、思想,还要由此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挖掘主题思想。(4)了解作家的写作背景和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来推理出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5)品味关键语句。6、文本重要信息(探究)、故乡重点:品析人物的言行神,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难点:文中议论性语句内涵丰富,体会其言外之意。教学突破:这是一篇经典小说,贯穿全文的是个“变”字,小说通过一个“离去回归离去”的知识分子的眼睛,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人物和环境的巨变,震撼读者的心灵,引发深沉的思索。因此,本课可采用

10、“对比阅读板块碰撞式”的教学方法来突破重点。其做法是:对比阅读,故乡巨变问题设计: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仅是故乡环境发生了变化吗?假如你就是小说中的我,故乡哪些人的变化最令人心痛?(提示闰土的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变化。)外在的变化令人心痛,最可怕的变化是什么?故乡中仅闰土发生了变化吗?文中还写了谁的变化?(杨二嫂的肖像、语言、动作的变化。)”上述问题,可通过“角色阅读、学生质疑、填写表格”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故乡环境之变(神奇美丽与破败萧条)与人物之变(小英雄变成木偶人,豆腐西施变成圆规。),了解了故乡之景和故乡之人的变化,这就为理解本文主题奠定了基础。板块碰撞,理解主

11、题问题设计:故乡环境和人物的变化是什么造成的,可在文中找也可结合背景理解?文中写闰土之变就可以代表了,为什么还要写杨二嫂?”上述问题可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充分认识社会现实是造成这现状的根本原因。至于本课创造想象的空间是:宏儿回故乡,再看故乡与水生之变。、孤独之旅重点:理解“孤独”与“成长”的内蕴。难点:景物描写对表现主人公及主题的作用。教学突破:本文写一个孩子在牧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成长的话题,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不同,本文中“孤独”也是一种成长的环境,更是成长的一种动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面对,特别是对学生而言,多了解不同于自己的生活形态,有益于他们的成长。显然,本文从标题就揭示这一核心

12、内容;同时本文一大特色在于运用环境描写,充分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孤独,进而表现其成长历程。因此,对于本文教学设计可从小说题目的关键词“孤独”和“旅”入手,依托景物的赏析了解主人公内心活动,体会成长所需的内涵,其具体操作方法可以为:跳读景物,理解孤独:跳读至段,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句,体会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杜小康什么样的内心活动?(意在表现主人公内心由茫然害怕胆怯恐慌恐惧必须面对而平静的过程)孤独具体指哪些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情感的孤独、环境的孤独、生命的孤独和生活的孤独);精读文段,领会成长即精读至段,此段重在写一场暴风雨,可引导学生通过文段中主人公的一些具体表现及相关细节的描写(如天空的明亮、

13、滴在草上鸭毛上的血、鸭子、鸭蛋等。),让学生领会到这场暴风雨正是杜小康经历孤独的磨炼,在成长中变得坚强的舞台。、我的叔叔于勒重点:通过情节推动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人物形象。难点:学生在跳读能否能抓住“关键词”及学生对金钱问题的看法。教学突破:本文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文章,在传统教材和新课程教材中都被选中,大家都看过或上过本篇文章,但就本文而言,我认为有两点大家可引起重视:关于本文的主题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教参,甚至很多教案设计,均把它定位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上,其实这样的现象在我们国家,我们这个社会也大有人在,而且现在也淡化了政治色彩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探索本文的主题,应更

14、多引导学生在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上,而不在于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在教学中,可分成两步走的办法,即第一步通过理清情节,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贫富变化而产生的称呼、态度、情感变化,去理解课文主题;第二步是通过研读“遇于勒”文段,通过人物的言行神心的赏析,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同时还给予学生创造想象空间,这样便于把握文章主题,理解人物形象,树立学生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心声重点:理解“心声”的含义。难点:对待教育中的不良现象及对老师的客观评价。教学突破:本小说反映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表达对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的呼唤,特别是对珍视学生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的呼唤。由于本课属自主阅读课,本课的教

15、学设计应从学生心理和认知出发,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由学生的真实感受起步,进而体悟人物,品析小说特色,其环节可设计为“感受体悟品析”。其做法是:初读感知,把握冲突:复述故事情节或口头缩写主要故事情节;用最精炼的语文概括情节的几个阶段。自主阅读,体验感悟教师出示问题组,组织学生自主讨论探究解决,问题设计可以有:你喜欢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已的依据;程老师是个好老师吗?请依据课文简述理由”。品析赏读,理解主题:选择最感动你的语段朗读,简要说明你喜欢的原因;小说为什么以心声为题目?(课堂上朗读的心声,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心声,对爷爷和伙伴的思念,渴望得到亲情的心声。)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