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寓言的教学.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790033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寓言的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寓言的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寓言的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寓言的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寓言的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寓言的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寓言的教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寓言的教学浅谈小学寓言的教学 2007-11-13 20:34:00 | By: 落叶纷飞 寓言,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它用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被人盛誉为“理智的诗”、“是穿着外衣的真理。”无论是中国古代寓言,还是西方的伊索寓言,一方面,它们都是凭借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明辨是非、知道善恶、认识美丑;另一方面寓言这种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又为我们让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因此,引导学生正确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的核心。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层

2、层剥去“外衣”,让真理见诸于世呢?拉封丹说得好:“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寓言教学的重点放在哪里,这决定于寓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教训性和讽刺性,其深刻的寓意隐含在简单而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所以,在组织寓言教学时,重点因引导学生通过寓言故事本身的分析去揭示和“消化”寓言的真正用意。一、感知形象,体会寓意寓言是形象的艺术。寓言中常常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一个又一个鲜明、生动的形象。在寓言的王国里,狐狸和狼,青蛙和小鸟都不再是动物,而是人格化了的“人”。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狐狸和乌鸦中傻愣愣的乌鸦,蜗牛的奖杯中骄傲自大的蜗牛都是作者用拟人的

3、手法,透过夸张的手段对角色言行进行讽刺,成功地塑造出的生动形象。因此,感知、分析寓言的主人公形象是学生领悟寓意的前提条件。1、透过语言知形象寓言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不是一千零一夜的长篇故事,而是集精华于最少文字的极短篇,精炼的叙述加上生动的对话,使我们用最少的时间即可领悟人生的道理。而这生动的对话最能彰显人物个性,揭示寓意。因为在寓言中,愚体的语言大多是夸张的,其思想和话语表现出其无知和可笑。例如:自相矛盾一文中,寓体前后的语言为“我的矛锐利的很,不论什么盾都能戳得穿!”“我的盾很坚固的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这种带有强调意识的重复句式,让我们一眼就感觉到主人公前后的矛盾,直接揭示了寓言的中心

4、思想,因而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从而揭示文章的寓意。2、关注动作知形象愚体动作的夸张和可笑,往往让我们忍俊不禁,然而在这嬉笑怒骂的背后,是对愚体本身的一种感知。例如:掩耳盗铃一文中写道:“他就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个铃铛。”掩住自己的耳朵,自己是听不到了,可是要防的是被别人听到,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显然,寓体可笑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做了不好的事情,又想不让人知道,这是自欺欺人,是十分愚蠢的。二、抽象概括,体会寓意艺术形象是语言的躯体,道德教训是语言的灵魂。寓言大都篇幅短小,而又寓意深刻。有的寓意高度概括在题目当中,如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有的寓意蕴涵于故事结尾的人物的语言中,如骆驼和

5、羊;还有的寓意体现在故事的叙述当中,如坐井观天、乌鸦和狐狸等寓言。总之,无论是题目,还是故事内容,都简明准确地阐明一个道理。对于学生来说,寓言文字内容是不难明白的,但要理解的当中蕴涵的寓意,还是有一个跨度的。1、 从分析关键性的句子去揭示寓意教学寓言应特别重视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句子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些关键词句一般都直接揭示了寓言的中心思想(寓意)。例如我在教学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时,通过让学生抓住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以及“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等句子的理解,让他们知道寓意:一个人有了错,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

6、讲清楚警语对发掘寓言的寓意有直接帮助,讲清描绘形象的关键语句,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以便学生得到深刻的教育。2、 从分析事物特点或发展规律去揭示寓意在教学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时通过对禾苗生长规律地揭示,以及这位农夫违反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驳斥,从而让学生懂得事物发展都有客观规律,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物弄糟。3、 从分析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辨证关系去揭示寓意在教学守株待兔这类寓言故事时要让学生懂得野兔撞树这一偶然性,如果没有认清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把它看成一种期望值很高的必然现象,那么只会自食其果4、 从分析现实去揭示寓意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了语言的艺术形象之后,就要引导学

7、生把寓言中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不同性格加以比较,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寓言的深刻寓意,例如在教学南辕北辙时,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或者说。方向对头。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了,适得其反。也说明了朋友的提醒忠告是很重要的。后来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也针对愿望好、措施不得力的情况。三、说写结合,拓展延伸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语言的鲜活源泉,我们同样也该重视寓言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新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发问,让他们争论,让他们自由表达,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气氛。如:读完了

8、寓言拔苗助长后,我设计让学生去劝一劝那位种田人。这一活动,让学生理解了寓言的寓意,培养了语言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注意选择一种易于被种田人接受的说话方式,同时要讲清道理,一举两得。教师与学生互动,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理解了寓意。口语交际的教学与课堂教学目标水乳交融,除了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还要指导学生注意认真倾听,敢于质颖,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表达不同观点。例如:一个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另一个同学马上说:“我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一个交际场,学生在这里感觉到的是一种愉快的交流。写作能力,从根本上看,一是记叙能力,二是说理能

9、力,两者都要求思路清晰,寓言可以把发展思维能力与提高写作能力相结合。寓言的寓体是生动简明的故事,可以来培养记叙能力;寓言的本体是抽象的理论,可以用来培养说理能力。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寓言正好适合他的心理特点;小孩开笔写作,只能写短小的文章,模仿短小的文章,寓言故事一般短小明晰,容易模仿学习。 学生的寓言材料来自生活,离开丰富多彩的生活,写起寓言来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学校办兴趣小组。我开设了“寓言故事兴趣小组”,对提高学生的寓言创作能力确有帮助。当时,到了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我就先给学生讲点创作知识,接着便带领他们去看看、做做,组织兴趣小组的学生去实地考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尔后学生

10、的寓言也很有特色。例如有位学生写的蜗牛与鼻涕虫一文有如下精彩片段:蜗牛对鼻涕虫说:“瞧你这个穷光蛋,连个房子都没有!”鼻涕虫反唇相讥道:“就算是这样,但是谁也不像你整天背着房子,到处炫耀。”此文博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由此同学们发出感叹:“自然界是文章的真正源泉,走在村庄、田野上,觉得什么东西都可以写,比在教室里憋着轻松多了。” 在二年级,我要求学生坚持每两周写一篇寓言,月末总结一下,有意义的再重新修改一下。到了三年级每周写一篇寓言,鼓励学生写寓意深刻的寓言,要求语言容量加大些。另外,还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寓言向报纸杂志社投稿,积极参加各种层次的寓言创作活动。如发表或获奖,学生会更加增强写好

11、寓言的自信心。写作的兴趣也会随之提高。四、张扬个性,多元解读 在寓言教学中,有的教师生怕学生难“明理”,很少给学生自己判断推理的机会;更怕学生想远了收不回 来,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思维刚一出格,就立即制止,结果学生的思考唯老师所想是瞻,养成直线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其实“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探究得到的体验,多元解读文本,这样的课堂才识有生命力的。其实我们从学生的个性化发言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斑。买椟还珠的寓意是,比喻把没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却把贵重的东西丢掉的行为。作为高年级的学生 ,理解这点是很容易的。我上这则寓言时,教学设计没有停止在只让学生了解寓意上 ,而是

12、运用这则寓言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维至更宽广的领域,效果很好。下面将课堂实录的后部分摘要如下: 师:我们已经明白了这则寓言的寓意,现在我们来想想这个问题,装珠子的盒子有没有价值? 生:也有价值,它是“用名贵的有香味的木料做成的”,并且“装饰得十分美观”。 师:那为什么说“把没价值的东西留下来”了? 生:这是因为和宝珠相比显得没价值了。 师: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生:有价值还是没价值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后,学生也举了一个例子。略) 师:我们再想想,如果这个郑人从艺术的角度看,认为这个人工做的盒子的价值超过了那个天然的宝珠,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生:我认为没有道理,因为“宝珠

13、比盒子贵许多倍”,宝珠值钱得多。 生:我认为有道理,因为从艺术上看,人创造的艺术品比宝珠更有价值。 师:两个同学都说得好像有理,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比较的标准不同。一个从值多少钱的标准说的,一个从艺术的标准说的。 师:对,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说什么东西有没有价值,要看用什么标准。(老师举了两个例子。略) 师:郑人出高价买这个盒子,说明这个盒子在他看来超过了宝珠,包装超过了内容,形式超过了内容,见到过这样的事没有?(学生举了很多例子。略) 这个教例,虽然对有些缺少这种训练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了点,但我们可以肯定,它注重学生的多向、逆向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收获远远胜过学一篇寓言只明白一个寓意的教学。当然,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多元解读时,绝不可放弃老师的指导作用,至少应告诉学生:某种理解更接近原著的寓意;某一种理解更有积极意义。这就能把思维的开放性与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集合起来,这就能把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起来。而且这样做才可以保证逆向思维的正确目标: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胡思乱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