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儿童水墨画[1].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78366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儿童水墨画[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8.儿童水墨画[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8.儿童水墨画[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8.儿童水墨画[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8.儿童水墨画[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儿童水墨画[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儿童水墨画[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儿童水墨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正确

2、、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2.介绍水墨画(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水和墨的浓度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也称国画,中国画。墨水画是中国传统画之一。 )3.欣赏水墨画。(出示课件)4. 让我们走入诗歌,感受“我”童年的快乐吧! 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1. 听课文录音,初读课文。听课文朗读录音,读准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地方打上“?”2. 检查读书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读生字

3、。m rn n su ln h shun m u tng b墨 染 竿 碎 浪 葫 爽 蘑 菇 腾 拨 自己练读,指名读。(2)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碎”翘舌音“染 爽 ”,前鼻音“竿”,后鼻音“腾 浪”等。“蘑菇”在一起时,“菇”读轻声。(3)认识多音字“和”、“钻”。三、识记生字,写字指导。1.(课件出示6生字田字格)会写字:墨 染 竿 碎 浪 葫 爽 蘑 菇 腾 拨 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2.开火车给生字组词语。3.加一加识记生字“蘑菇”、“葫芦”、“浪花”。4.重点指导:“墨”、“腾”(1)指导“墨”字书写,巧记:“黑”“土”地,“黑”字下面中间两点要小 。(2)指导“腾”

4、字书写,巧记:月站边,卷下有马(3)在手掌书写生字。(4)识字游戏:小船溪水行(课件出示词语,生认读)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首儿童诗的主要内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 书:“溪边( )、江上( )、林中( )”。2让学生补充板书2. 第一节:溪边(钓鱼 )3. 第二节:江上(戏水 )4. 第三节:林中( 采蘑菇)四、精读第一小节,品读诗文。大声朗读第一节:1.找一找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么写的?生讨论,指名回答:(垂柳、山溪人影、钓竿、蜻蜓、草地、鱼儿)2 . 出示第一句诗歌:(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

5、平静。)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溪水”比作镜子,将“山溪”比作绿玉带,突出了山溪清澈、平静的特点。)3. 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你好像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课后第二题) 4.指名回答,师总结:(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动静结合表现出景色的优美,孩子的快乐。) 五、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溪边指导朗读。2在朗读的时候,第一句写的是美景,读时语气要舒缓,读出美感来;最后一句,读出喜悦、欢乐的语气。3配乐朗读4.尝试背诵溪

6、边 。六、作业布置: 画一画:把溪边这首诗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吧! 【板书设计】 18 童年的水墨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本课上课伊始,谈话导入,然后出示预习要求,学生自主解决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学生轻轻松松完成了学习任务。不足之处:应该鼓励学生多多质疑,养成从小动脑的好习惯。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8)水墨画 染绿 浪花 溅起 清爽 竹竿 打碎 葫芦 蘑菇 松针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首儿童诗都写了什么内容

7、?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2.理解大意 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4.赏析诗句(课件出示9:问题)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1)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2)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预设: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

8、。预设: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预设: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板书: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3)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不知这些画给你怎样的感觉?(课件出示10:溪边图文)生1: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生2: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课件出示11:江上

9、图文)生3:这是一幅快乐的戏水画。水中鸭子拍着翅膀玩耍,孩子们也用双手拨动着浪花,快乐地在水中嬉戏。(板书:鸭子、孩子戏水)(课件出示12:林中图文)生4:这是一幅快乐的采蘑菇图,山林中,蘑菇点点,人影绰绰。(板书:蘑菇多多,人影绰绰)小结: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三、鉴赏写法,仿写诗歌1.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2.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3.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4.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四、总结延伸童年,有太多

10、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出示字词,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诗句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感悟能力。】【设计意图:注重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设计意图:分析诗歌的表达特点,模仿诗歌特点,练习写话,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板书设计】溪边钓鱼: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江上戏水:鸭子、孩子戏水 童年的水墨画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人影绰绰【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

11、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重视朗读训练。2.最后指导学生借鉴诗歌写法,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备课素材【写作背景】童年的水墨画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

12、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组儿童诗,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林中孩子们戴着斗笠,冒

13、着毛毛细雨,在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星罗棋布,人影绰绰,布满林中,惊喜地叫声,收获的喜悦,响彻松林。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采蘑菇,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作者介绍】张继楼,男,江苏宜兴人,1926年出生,汉族,大专学历,文学创作一级职称,中国党员。解放前即开始发表小说、散文。参加革命后,由于工作需要,向民间艺人学习曲艺创作,发表和整理出版了十多本唱词(包括传统相声)。后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儿童文学集(包括儿歌、儿童诗、民间故事等)20多种。主编儿童文学

14、读物30多种,有20件作品在全国、省(市)级报刊的儿童文学创作优秀作品评奖中获奖(全国一等奖1件、三等奖2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荣誉称号(省市级及以上):获青少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次、重庆市文艺界先进工作者2次、市级机关优秀党员1次。国家级文艺协会职务: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市级文艺协会职务:曾任四川省作协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社会职务(包括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团体兼职等):重庆市第八届人大代表。作品童年的水墨画被选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儿童诗两首中第二首。著有营帐边有一条小河在城市的大街上在农村的田野上夏天到来虫虫飞种子坐飞机彩色的童年张继楼儿歌金佛山下的传说(合出)会唱歌的洒水车(合出)张继楼儿童文学选等作品27种。【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水葫芦:水葫芦的学名为“凤眼莲”,俗称:水葫芦、水风信子等,由于在每个叶柄中部都有一个膨大似葫芦的球状体而得名,水葫芦也正是因为这个充有空气的海绵体才使得整个植株能漂浮在水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