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78181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城乡融合呈现新局面;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民生保障得到新提升。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是镇海区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大城区框架初步形成、城乡加快融合发展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面向未来,镇海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和平台上。 (二)发展背景 镇海区“十二五”时期主要呈现以下阶段性特征:交通区位条件由交通末端向

2、交通枢纽转变,区域发展形态由宝塔型向扁平化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由产业发展为主向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互动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转变,产业发展重点由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转变,人民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初步富裕转变,公共服务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十二五”期间,镇海也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经济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缓解要素制约、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任务仍十分繁重。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我区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3、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以及市委建设国际强港、现代都市,推进“六个加快”战略部署,按照“重塑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战略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富民强区为目的,以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和城市化为动力,全面推进城市化大平台、集群化大产业、支撑性大项目、总部型大企业建设,努力提升全区的经济集聚力、社会创新力、文化影响力、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率先建成惠及全区人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力推进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建设。 (二)发展目标 镇海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率先建成惠及全区人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

4、力推进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建设。具体包括: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全域城市化加速推进,生态环境更加优化,文化建设不断加快,生活品质显著提升,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增进。三、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临港都市产业体系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发展临港大工业。推动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建设,择优发展石化精加工和生物化工产品以及石化资源性产品,努力打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境友好的石化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制造业。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提升整机制造水平和基础部件制造能力,鼓励发展石化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电子电器、纺织服装、金属加工等优势传统工业。推进紧固件、轴承、液压马达等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

5、型升级。通过园区整合、“低产田”改造,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工作。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力争形成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大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和项目引进力度。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 大力推进总部型大企业建设。继续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积极引进大企业,加快与中央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大力培育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养一批专业化优势显著、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小型巨人企业。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专业市场,着力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积极构建“三位

6、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航运业,实现运力总吨位持续增长,着力打造航运强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大对创意产业的招商力度,提升发展传媒产业。大力发展银行、证券、担保、信托、风险投资等金融服务业,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和担保服务。鼓励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和商务会展业。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大型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优化城乡零售商业网点布局。科学规划和建设生活消费品市场、区域生活性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新型商贸流通业。做大汽车4S店等特色商品销售和服务行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引进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推动商业楼宇、住宅地产开发建设。 提升发展休闲旅游业。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7、继续推进招宝山旅游风景区、九龙湖旅游度假区、宁波商帮文化旅游区、郑氏十七房文化旅游区建设,引导和规范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旅游强区。 (三)稳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大力发展基地农业,开发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继续拓展“五园一带一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精品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推进休闲旅游农业规划和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观光休闲精品区块。继续加大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河道排蓄水平,提高行洪排涝能力。 (四)积极发展建筑业 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鼓励勘察、

8、设计、施工、监理及咨询服务企业向交通、港口、水利、轨道交通等重点专业领域拓展,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建筑业企业,鼓励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四、推进全域城市化,融入宁波都市区 (一)全力推进新城开发 重点打造新城北部商务区、休闲大本营,加快推进宁波植物园建设。建成银亿海尚广场、保利箭湖文化广场、万科城、明海商业广场等城市综合体。打造主题购物广场和特色街区,发展服务居民生活、休闲消费的大型购物超市和品牌连锁店。有序推进骆驼、庄市老镇改造和工业园区“退二进三”开发建设,提升新城承载和辐射功能。 (二)不断深化老城提升 完善老城改造提升规划,积极提升和完善老城商务商住等功能,加快推进海尚国际、郁金香中心

9、等商贸综合体建设。完成老城主要商业街改造提升,打造鼓楼特色商业文化街。建设沿江景观带,打造以休闲娱乐为主、购物餐饮为辅的沿江休闲商业街。完成张鑑碶旧村改造,有序开展背街小巷整治。进一步打造泛招宝山景区及都市休闲综合体。 (三)加快蛟川片区融合发展 优化产业功能布局,推动中官路以南区块“退二进三”。积极促进部省属大企业参与城市化建设,加快镇海炼化生活区改造提升。加快推进集中居住区和村民集居点(中心村)建设,科学规划临江片区,积极谋划沿甬江区域开发建设。 (四)加快推进九龙湖组团开发建设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加快推进御水龙都、普罗旺斯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商务酒店和主题娱乐项目,扩大旅

10、游度假区影响力。优化沿湖、沿山、沿路建设规划,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加快九龙湖镇城市化改造,实施旅游度假基地与城镇城市化组团开发建设。 (五)加快郑氏十七房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 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集镇城市化改造,统筹城镇、产业、文化发展。进一步挖掘澥浦古镇和十七房古村文化内涵,完成郑氏十七房文化旅游区一期核心区块提升和二期配套区块项目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着力打造中国传统节庆、宁波民俗文化传承基地和浙东重要的综合性文化体验景区。五、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区域承载力 (一)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建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道路交通网络,实现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乡道路互通互联

11、。主动衔接宁波中心城货运铁路环线、海铁联运铁路支线、轨道交通等项目的建设,继续抓好新农村联网公路建设。科学规划和完善以新城核心区为中心的大城区环线,构建镇海区“20分钟交通圈”。 (二)完善水网、电网、气网建设 推进给水并网工程,实现区域生活用水大网全覆盖。逐步建设区域工业供水环网系统。加快区域电网建设,至2015年区域变电所平均负载率降低至44%。完善区域天然气管网建设,争取实现老城区管网全覆盖,加快提高蛟川、骆驼、庄市、澥浦、九龙湖片区供气率。 (三)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污水管网建设,加强工业园区生产污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建设

12、中水回用工程,逐步建立循环用水系统。建设区域性粪便预处理中心及生活垃圾转运站等环境设施。六、提升产业集聚区,增强区域发展后劲 (一)做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继续提高企业入园的环保和产业门槛,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石化产业链。加快推进重点企业的产业项目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园区公用工程整合力度,提高园区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专业化水平,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 (二)提升发展城市高端制造业综合功能区 提升发展镇海经济开发区和宁波城市工业功能区(机电工业园)。做好园区整合提升,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积极发展机械

13、制造、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等高端制造业,提升整机和数字加工设备的生产能力,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科学规划建设澥浦工业集聚区,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分类承接区内城市化推进需搬迁的符合产业导向的优质企业,大力培育和引进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打造民营创业基地。 (三)做大做强宁波市大学科技园 推进创意产业基地、高端研发基地、科技孵化基地建设,完善园区技术支撑体系和开发建设推进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北欧工业园研发孵化中心招商,整合提升高科技园区,积极拓展园区后续发展空间。推动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持平台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四)加快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建设 积极引进大型物流

14、企业参与重点物流项目、物流平台和交易平台建设。提升发展液体化工等各类专业市场,有序推进智慧物流基地建设,不断扩大电子交易份额,建成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力争成功创建保税物流中心。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区和智慧城区 (一)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创新支撑引领“718”计划。推进两创示范企业培育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进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公共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多层次的产学研转化平台,提升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技术转移机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完善科技投

15、入增长机制。 (二)加快建设智慧城区 加快推进智慧制造体系、智慧物流体系、智慧农业体系、智慧社区安居体系、智慧公共服务体系、智慧社会管理体系、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智慧文化产业体系等八大智慧城区应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智慧制造基地、智慧物流基地、智慧研发基地和智慧健康基地建设。整体推进智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加快建设人才强区 加强高科技、专业化和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121”人才培养工程,完善“3+1”区域人才合作平台,有效集聚高端化国际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层次紧缺人才,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快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强劳动者素质提升,大力培育技能型人才,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