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习题.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775888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曹刿论战、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曹刿论战、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曹刿论战、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习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导学案课题:曹刿论战 课型:讲读课 主备人:卢美秀 审核:朱接花课时安排:3课时 备课时间:2014-11-20 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积累文言词语。2、掌握重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结合注释翻译课文。3、准确熟练的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2. 长勺之战的背景: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

2、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1、给下面的字注音:刿( )又何间焉( )鄙( ) 弗敢专也( )小惠未编( ) 小信未孚( ) 公与之乘( )长勺( )辙( )轼( )竭( ) 盈( ) 旗靡( )夫( )帛( )2、解释加横线的词的意思肉食者鄙, 小

3、惠未徧,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既克 ,公问其故 吾视其辙 乱,望其旗靡 齐师伐我 又何间焉 何以战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牺牲玉帛 小大之狱 忠之属 也。 可以一战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遂逐齐师 一鼓作气 再而衰彼竭盈 3、古今异义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 弗敢加也 衣食所安 4、重点句子翻译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与长勺。公

4、将鼓之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夫战,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探究展示:1、文章的线索有几条? 有两条线索: : 将战备战胜战评战 :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人? 3、“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三个方面的准备呢?为什么第三个准备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三方面:“ ”; “ ”;“ ”。 4、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5、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9、鲁国获胜后(“既克”),“公

5、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10、品评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曹 刿: 。 鲁庄公: 三、练习反馈:(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又何间(参与)焉、肉食者鄙(地位低) 、战则请从(跟随)、便要(通“邀”,邀请)还家2、下列句中“之”的意思相当于“的”的一项是()、肉食者谋之 、长跪而谢之曰 、辍耕之垄上 、小大之狱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6下

6、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7、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8、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何以战 河曲智叟亡以应 B、公问其故 故虽有名马C、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D、又何间焉 此为何若人11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以其境过清 B以塞忠谏之路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二)、简答题1.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2、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地说说你的感悟。 4.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