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孝友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1].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76874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熟市孝友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熟市孝友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熟市孝友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常熟市孝友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常熟市孝友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熟市孝友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市孝友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防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大题、3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每题2分,共24分)在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在下面的方框中。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D声音可以发生反射形成回声2下列仪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 A验钞机 B感应干手机 C日光灯 D医用灭菌灯3在对冰水混合物的加热过程中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保持

2、不变 B冰的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4图中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间是: A9:30 B2:30 C6:15 D12:155人说话时发出声音,主要是由于:A嘴唇在振动 B舌头在振动C声带在振动 D耳朵在振动6下列各个物态变化过程中,不正确的是7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入射到镜面,若使人射角减少10,则 A反射角是10 B反射角是30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608下列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立竿见影”是说明光的直线传播B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C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物体发生了

3、镜面反射D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B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声,响度小的是乐音C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总是杂乱无章的D录音机放出的音乐不一定是乐音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见B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11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

4、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与平面镜之间,可以发现物体在镜中的像被挡住了12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第卷(非选择题 共76分)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3普通人能参加奥运会吗?CCTV奥运舵手选拔赛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你觉得一个奥运舵手在喊口号鼓舞士气时声音的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一定要大。14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测气温常用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_(填“高”或“低”)。15如下表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

5、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16上图中描述的是李莹正在演出时的情景,她在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不同的笛孔,可改变笛声的_17让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片,射到小白兔身上,观察到小白兔呈_色,射到小白兔的红眼球上,那么红眼球会呈_色。18下图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1)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中的气泡是_。(填“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2)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的物理量,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是_19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

6、这是_现象,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20我们坐在音响前听音乐,从歌曲的声音就能知道歌手的名字,是因为每个歌星发出声音的_不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看到烛焰晃动,这说明声音具有_。21小华用图中的体温计自测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测得其体温为_三、作图与实验(共24分)22(2分)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画出图中物体AB所成的像23(2分)如图,要将一束太阳光AD反射到室内的B点,请你在O点正确地填人平面镜24(2分)下面给出的二幅图,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光学知识?答:A_;B_25(4分)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

7、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E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分析上述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26(4分)下表是小明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上表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2)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时,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

8、_ (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27(4分)探究:发声的桌面也在振动?提出问题: 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但肉眼却看不见桌子在振动。桌子是否在振动呢?有什么方法证明桌子在发声的同时也在振动呢?实验设计:(1)如图所示,在桌子上固定一小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或手电筒光、玩具激光发出的激光)照射在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墙上出现一个小光斑。(2)轻轻地敲击桌面,观察墙面上小光斑的位置有什么变化?(3)用力敲击桌面,观察小光斑位置的变化。收集证据:桌面发声时,你发现墙壁上小光斑_。得出结论:这说明_。28(2分)如图所示,甲容器中盛有水,乙试管内盛有表中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

9、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底部持续加热,过一段时问会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_。29(4分)利用你文具盒中的钢条尺设计一声学实验,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什么有关?方法:_现象与结论:_四、计算题(每空2分,共10分)30(2分)在今年“十、一”黄金周里,余昭花同学随同父母到外地旅游,在一个风景迷人的旅游景点,余昭花游玩得十分开心,突然看到景区一处大峭壁高得惊人,不禁失声大叫一声,经过2s后,她听到了回声。试问,她与大峭壁的距离大约是_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31(4分)一束光与水平面成50度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这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

10、镜应与水平面成_度或_度。32(4分)液体温度计是利用了测温液体_的性质制成。李明家有甲、乙两支液体温度计,其中甲温度计不准确,但刻度是均匀的,乙温度计是准确的。在冬天的某日凌晨,李明发现甲温度计示数为20时,乙温度计示数为18;在春天的某天中午,李明观察到甲温度计示数为20时,乙温度计示数只有14。则当气温为_时,甲、乙两温度计示数刚好相同。五、应用与设计(共26分)33(4分)在一次课外实践汇报课上,我市昆承中学的一位同学为了探究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他自制了一个简单装置。如图所示,取一只墨水瓶,装满带红色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空圆珠笔芯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将该装置放人

11、热水中,发现红色水柱很快溢出管口。为了避免红色水柱溢出管口,请你为他设计改进方案。(答出两种)方案一:_方案二:_34(2分)伽俐略让两名助手在两座相距16km的山上测光速,用钟表记录光在两座山往返的时间,而后用计算光速,但失败了,试解释失败的原因。35(4分)据说,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大臣义律为了戏弄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一次宴请中,义律递给林则徐一杯冰淇淋,林则徐接过冰淇淋后看到冰淇淋周围冒着“白气”,认为很烫,于是用嘴吹吹冰淇淋以防烫着嘴巴。这时,义律嘲笑着说:“中国人真有意思,连吃冰淇淋都怕烫。”笠日,林则徐回请义律,烧了一道“水煮鱼片”的菜送到他面前,由于菜汤上漂了厚厚的一层油,香喷喷的,义律顺手就用勺子舀了一大勺汤,立刻喝下,没想到这不冒热气的汤烫得他摇着头大叫起来。看到此情景,林则徐说:“英国人真会开玩笑,连喝汤都摇着头。”请解释故事中的两个现象:(1)为什么冰淇淋周围冒着“白气”?(2)不冒热气的“水煮鱼片”汤为什么非常烫?36(6分)我校八年级(2)班的一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