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双对接 助您幸福成长07461.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767327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双对接 助您幸福成长0746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进双对接 助您幸福成长0746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进双对接 助您幸福成长0746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走进双对接 助您幸福成长0746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走进双对接 助您幸福成长0746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双对接 助您幸福成长0746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双对接 助您幸福成长0746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双对接研修 助您幸福成长各位老师:小学三科远程研修,是与面对面传统研修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是催您奋发、助您成长的教师研修。作为研修的第一课。我先讲讲今天开始的研修有什么特点,老师们怎么有效地参与研修。一、今天开始的研修今天开始的远程研修是双对接混合式研修。双对接是研修的目标,混合式是研修的方式。在对接教学,对接校本研修的目标下,开发了视频和网络两类学习资源,以满足老师们课例研究和网上磨课两类学习的需要。在研修方式上,双对接研修是传统面对面研修和网络双流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这就是双对接混合式研修的整体面貌。下面再对双对接混合式研修做进一步的了解。 1、目标设计和学习设计在这次研修中

2、,老师们要围绕学科核心内容和典型教学问题,以名师群组的课例研究为行动导向,学会研究课例。这是对接教学的目标要求;同时,要跟进名师网上磨课的参与体验学习,先学后做,学会网上磨课,然后将网上磨课复用迁移到区域和校本研修中去,这是对接校本研修的目标要求。与双对接目标对应,老师们在研修中要经历两类学习:课例研究的行动导向学习和网上磨课的参与体验学习。我们期待,揉合在同一研修过程的两类学习,能够实现教学和研修的同步完善。更大的期待则是,希望研修结束后,老师们能够会用和喜欢用网上磨课流程去研究教学,改变教学过程,让基于网上磨课的混合式研修,在山东各区域和校本研修中,广泛持久地发挥作用。2、内容设计和资源设

3、计双对接研修共设计了8个专题的学习(图1)。5个课例研究专题,加上前后专家引领、集体磨课和总结评价各一个专题。形成“5+3”课程结构。每个专题6学时,其中视频课程100分钟,其它环节的学习4到5小时。8个专题共48学时。学习从专家引领专题开始。对双对接混合式研修和学科课例研究先听专家讲,以指导老师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学习后面的专题。接着学习课例研究5个专题。5个专题指向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但都是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老师们要跟进每个专题名师群组的课例研究过程,展开课例研究的行动导向学习。5个课例研究专题学习后,老师们要分研修组集体磨一节课。这是学以致用的综合学习。研修组的老师一起,亲历一个

4、实际课例协同研究的过程,省课程团队专家和县区指导老师将跟进研修组磨课过程给予实时指导。研修组集体磨课和专家的跟进指导过程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第7、第8两个专题同时开始,两个专题的12个学时整合在一起使用。(图1)5+3课程将混合式研修嵌入实际课堂教学过程,加上主要是分散研修,方便老师在工作中学习,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为了满足这两类学习的需要,我们开发了丰富的双介质学习资源,即网络和视频两种介质的资源。课例研究和网上磨课学习都要用到这两类资源。课例研究双介质资源:分别是网上名师群组的课例研究案例和与网络资源配套的分段视频课程。这些资源引导课例研究的行动导向学习。所谓行动导向学习,学习不光是能听会

5、说,而要用做出来的实例做行动导向,让学习者参与课例研究的全过程,并且自己也能够做出来。课例研究案例的行动导向品质,主要看三点:一看研究价值。这个课例能够承载专题研究的问题,对专题的主题研究有价值;二看课例变化。课例研究是着眼于发展,促进发展的研究,自然要看课例前后的变化。有变化说明有研究,没变化表明认识停滞,过程失去意义。三看过程无缺失。课例研究不仅要看变化,还要回答这个变化怎么产生的?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要将研究跟进过程,把一个好课例产生和变化过程一步步真实地呈现出来了,这样,才能追根寻源,才能推广移植。这次研修每个学科5个课例研究专题的典型案例,是按这三个要求打磨的。一叶知秋。从一个课例

6、研究案例,既能看出案例参与者课例研究的水平,也能看出案例参与者的研究态度和研究品质。大家都可以用这三条对自己和他人研究课例的水平做出判断。课例研究,除了有网上的课例研究案例,而且还开发了与网上案例匹配的分段课程视频。每个课例研究专题有100分钟的课程视频, 100分钟课程视频分为四段,其中:A段视频(10分钟):研讨计划指导。包含专题研修准备和磨课计划学习内容。通过A段视频学习,了解本专题两类学习的任务要求、要研究的问题,了解网上磨课计划,知道怎么计划磨课活动。B段视频(20分钟):备课研讨指导。内容主要是,上课老师和群组成员在多次备课及其研讨中的所思所做所获,教案前后的变化过程。还包括分工观

7、课的准备学习。C段视频(40分钟):课例实录及同步点评。老师的视频课加上同步点评,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D段视频(30分钟):观课评课指导。内容有:分工观课的老师反馈分析各个观课维度的观课情况,上课老师实践后的总结反思和专家对本专题课例研究的最后点评。 分段视频分别对应制订计划、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四个环节的课例研究,以引导学员各环节的学习,也适宜分散学习要求。网上磨课资源。则是由视频课程、磨课材料和磨课流程组成的三位一体资源。学习者在三位一体资源的引导下,先学后做,参与和学会网上磨课。3、双流程及其应用设计为支持双类型学习,平台设计了网上磨课和远程研修双流程服务。磨课流程(

8、图2)。网上磨课流程是课例研究流程的数字化。网上磨课流程内含两个基本设计:一是包含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二是贯穿教学的基本过程。从活动计划开始,将教学的协同研究贯穿在多次备课、上课、观课、议课的过程交替之中。本次研修五个专题的课例研究都采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磨课基本式。在研修组讨论制订计划,确定研究主题和上课老师后,上课老师在群组老师的帮助下,经历了三次备课。即基于上课者个人经验的初始备课、基于同伴互助的协同备课、基于上课后的实践反思性备课。群组老师则围绕三次备课,开展备课研讨和分工观课评课研讨。这个过程是全组老师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完成的。线下协同研究3到4次活动,包括计划研讨、备课研

9、讨、观课准备会议、听评课会4次活动。备课研讨和观课准备合并,只要3次。学校每周有教研活动时间,利用这个时间活动,少则两周、多则三四周可以做一次全周期的磨课。磨课过程的展示、浏览、修改、点评、讨论、问答等研修行为,由学习者在线分散进行。研修流程(图2),则是对应磨课需要,围绕多角色支持的学员学习活动设计的。为学员、课程专家、指导老师、管理者等多个角色的网上学习、指导、管理、评价等行为,提供了相应的流程服务和技术支持。在研修中,学员要在技术支持和分段视频引导下,循着磨课各环节,完成计划学习、备课学习、课例学习、观课学习、评价学习和应用学习等方面的研修任务。 (图2)与通常的研修活动不同在于,双对接

10、混合式研修让研修不止步于课堂教学观摩和分析,而要贯穿在教学的准备、实施和评价全过程;让学员不局限于获悉教学之术,而要究教学之理,悟教学之道,学会用研究者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教师研究教学,在哪研究?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研究。研究什么?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本质是研究学生。教学问题说到底是学生的学习问题。研究学生,因学而教,要成为磨课的聚焦点,贯穿在课例研究的全过程。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水平绕不开的难点。把研究指向教学各个环节,聚焦到学生学习是教师研究态度和研究品质的标志和培养途径。 研究学生如何贯穿在磨课全过程?请看(图3): 备课、上课是教师每天做的事。为谁备课?为谁上课?大家都

11、会说,为学生。教学设计,怎么才是为学生学习,而不是为授课或考试设计教学。看两点:第一,教师每节课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期待,教学目标要清晰地表达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第二,教师每一个教学行为(如,新课引入、情景创设、讲解提问、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和作业训练等等),都要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状态或学习结果期望有所预设。如图3:备课、上课是教师每天的工作。学会预设生成和学会实现生成,则是每天备课、上课后面的学习。教师备课要学会预设生成,上课要学会实现生成,再次备课是生成预设的再学习,再次上课是实现生成的再学习。这个学习过程始终伴随着老师的工作,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学习的有效,来自对下面三个问题的研

12、究和追问:预设能引发什么生成?预设的生成实现了吗?哪些的生成要转化成新的预设?教师的备课,实际上是教师对“教学预设能引发什么生成?”的经验回答(个人备课是个体经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和集体备课是群体经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课则是对预设生成是否实现的实践回答。课后反思、修改教案是对哪些生成能转化成新预设的实践反思后的回答。老师就是在对这三个问题的认真思考和连续追问中学会教学的。(图3)老师备课,都是基于已有经验。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凭原有经验。但经验靠不住。即便优秀老师,面对变化着的班级和学生,也不能总凭已有经验教学。老师备课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老师备课对学生学习生成的经验预设是否正确,都要经过上课实践

13、的检验。上课实践之后的同伴分析和自我感受,让老师对备课时的经验预设,有新的发现,从而对教学设计做出新的调整,将未预设到的生成转化成新的预设。正是这个过程,让老师不断地自我发现、自我调整,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个过程,就是教师最好,也最需要重视的学习。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的,“惟一能影响行为的学习是自我发现和自我调整的学习。”老师经历用预设引发生成和将生成变成新的预设的过程,是教学设计不断在行动研究中改进的过程,也是教师成熟和提高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促进教师重视研究学生,逐步使自己的教学,从“教学关注阶段”走向“关注学生阶段”。(美国傅乐)。这也是网上磨课活动,要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

14、原因。 研究学生在磨课流程各个环节具体应该怎么做?再看图4:(图4)左列是跟进教学过程的磨课各环节,右边是磨课各环节指向学生学习生成的学习和研究行为。(1)教师备课是学生学习生成的预设。教师设计教学要基于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包括对学生学习的状态期望、行为期望、方法期望和结果期望。教师40分钟教学每一步施教行为的设计,最好能有学生学习期望行为的对应描述,即把学习生成预设写出来。为什么要写下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外化。语言表达让思维清晰、留存和传播。因为要写,促使您关注学生、反思经验。写下来了,课后才能进行预设与生成的比较。写的形式有多样。从名师课例研究的备课中可以获得借鉴。(2)上课是学习生成的实

15、现。即将学生学习生成的预设做出来。 (3)分工观课,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生成。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生成的预估是否准确,要通过课堂观察进行检验和做出分析。检验结果无非四种情况,预设的生成发生了,没发生、没完全发生和出现未能预设到的生成。无论那种情况的反馈分析都具有改进教学设计和积累教师经验的价值。因此都要记下来。现在有的学校提倡老师写教学后记就是做这件事。(4)教学评价。群组议课,用实际生成与预设做对比分析,对每一个教学步骤、教学行为做出专业判断,认同或不认同,都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不认同的还要有教案改进建议。群组议课时人人都要把自己观察和思考说出来,上课老师也要在倾听和了解实践结果后,总结反思,参

16、与对话交流。(5)再次备课,上课教师听取同伴的看法和建议后,自己对原有经验进行反思,把未预设到的新的生成转化成新的教学预设,从而调整和修改教案(改出来 )。如果学生的学习生成能够在备课中有预设、上课能实现、观课有检验、评课有分析、再次备课有改进,研究学生就贯穿老师在教学准备、实施和评价全过程。老师不断把预设生成写出来、做出来、记下来、说出来和改出来,这就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研究之路。我们期待网上磨课流程,能够帮助老师将备课、上课、备课、上课的日常工作过程,变成老师对学生学习生成不断的预设、实现、检验、反思、调整的学习和研究过程。这些事,大家听起来不新鲜,要去做却很新鲜。因为这是一个渐进式积累和开放式分享的过程,要连续不断去做。没有网上磨课流程,就不太好做。磨课流程将理念嵌入操作,让行为分环节落实,使连续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