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评(含解析)语文版必修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766211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评(含解析)语文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评(含解析)语文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评(含解析)语文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评(含解析)语文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评(含解析)语文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评(含解析)语文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评(含解析)语文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中国历史的主体精神是以人事为中心的,所以历史学也可称之为生命之学,人的生命及生活构成了真正的历史基础。而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的,莫过于文学,尤其是其中的小说了,历史与小说,由此扭结在一起。小说聚焦的往往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可以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肌理。当然,能写出这种历史的前提是小说家必须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必须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度。如果从尚书春秋算起,三千年前,中国人就有了写史的意识,比西方要早

2、得多。记言、记事、记人,这三种历史写法构筑了中国人的历史观。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感,所以对小说这种文体,一直怀有深刻的偏见按正统的历史观念,小说家所创造的历史景观是一种虚构,它和重事实、物证、考据的历史观之间,有着巨大的不同。因而,有关正史与野史、正说与戏说的争议从未间断。但与此同时,小说写史的“野心”从没有中止过,历史演义类的小说在读者中还尤其有市场。如果小说里的那些人和事,他们的对话、斗争、谋略,统统是作家想象的产物的话,那么,小说在多大程度上会为历史所需要?由此不得不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都觉得,读巴尔扎克的小说,比读同一时期历史学家的著作更能了解法国社会。法朗士称巴尔扎克是他那个时

3、代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在认识社会、了解时代这点上,小说的意义居然超过了历史。这或可解释,在史学家写就的历史以外,我们为什么还要有小说家书写的历史。历史关乎世运的兴衰,而小说写的更多是历史中的人物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生活是世界的肉身状态,它保存世界的气息,记录它变化、生长的模样。所以,以生活为旨归的小说,是对枯燥历史的有效补充。它未必处处征诸实事,但它的细腻、传神,它所创造的想象之真实,也非一般史著可比。小说能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脉络、生活细节,从而使历史变得更丰满、真实。小说能有效地保存历史的肉身部分,还原出一种日常生

4、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真实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有益补充,为干巴巴的时间、地点、事件补上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内心,为“人事”补上“人生”。只有人事没有人生的历史,就太单调了。事实上,那些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的手法来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真正的历史基础是人的生命及生活,小说以此为基础,所以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B.中国人重史、写史比西方早很多年,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历史感比西方人强很多。C.以历史中的人物生活为旨归的小说,可以较好地补上历史著作缺乏的日常生活。D.文学真实的“人生”和历史真实的“人事”相互补充,使历

5、史著作更具历史叙事魅力。解析A项,原文是说“小说聚焦的往往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而非“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B项,强加因果关系,无中生有;D项,“文学真实和历史真实相互补充”不当,原文是说“文学真实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有益补充”。答案C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从不同角度审视史著和小说,较深入地阐述了小说对历史的保存和影响。B.文章以小说对历史著作补充作用为立论前提,由此指向了对小说写史的探讨。C.文章在论述小说与历史著作的关系中,彰显了小说在记录历史中的关键作用。D.第二段以读巴尔扎克的小说为例,意在论述小说对历史著作的有效补充作用。解析C项,“彰显了小说

6、在记录历史中的关键作用”错,无中生有。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家能够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这是写出富有生活肌理的历史的前提。B.小说家创造的虚构的历史景观与重事实的历史观之间有巨大不同,所以对野史、戏说的争议也已有三千多年。C.小说具备细腻、传神、创造的想象真实的特点,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能使枯燥的历史变得更丰满、更真实。D.小说能有效地还原出一种日常生活,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手法来叙述历史,从而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解析B项,无因果关系,“也已有三千多年”原文没有交代。答案B(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

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遇合燕子,还有麻雀陈忠实20世纪80年代某一年,小燕子在我刚刚建成的前屋里寻觅栖息之地,最后选定了装着电灯开关的那个圆形木盒子,据此便衔泥筑窝。我和妻子、孩子都怀着一份欣喜,在新屋里都十分珍爱十分欢迎这一对客鸟。外出一周回到原下,打开已经积尘的铁锁,首先想看一看前屋后檐下的燕窝,似乎没有任何动静。我想,可能正在产卵或孵卵哩,不到饿极或猴急,是不会出窝的。几天过去了,我没有发现燕子一次出入,有些疑惑,担心也就潜生了。站在后屋前门口耐心等候,仍不见燕子出入的踪迹。又过了几天,我断定,燕窝已是个空巢,猜想这对精心设计苦力构建了窝巢的燕子,不可能另择栖地重筑新巢,也不

8、可能是被孩子虐杀,说不定什么人在菜园里喷了药汁无论这种猜测的可靠性几何,结果是燕子确凿没有了,难得遇合的不脏我家地的瑚燕儿。某日中午,我撂下钢笔点燃一支卷烟,透过窗户玻璃无意朝前看,看到一只麻雀从前屋后檐下飞出来,心里一惊,用水泥板构建的前屋后檐,没有鸟雀可以落脚的东西,麻雀是不是从燕窝里飞出来的?我便走出后屋前门,想看个究竟。许久,再也看不到麻雀进出燕窝的奇迹发生。当我再次点烟的时候,无意间又看见了从前屋后檐下飞出一只麻雀。这回我没有走出门去,隐蔽在原位上隔着窗玻璃偷窥,果然,一只麻雀从屋檐上空折转下来,钻进那个燕窝里去了。好你个麻雀兔崽子!都知道鸠占鹊巢的故事,然而恐怕没有谁如我有幸亲眼目

9、击雀占燕巢的滑稽了。鸠占鹊巢是鸟类王国里恶对善的欺凌。我见过喜鹊窝巢,是鸟类中最不讲究最潦草的一种,用粗硬的树枝杂乱无章地搭压在一起,疏漏如同罗眼。这样的窝,鸠是看不到眼里的。鸠占鹊巢无非是寓示恶对善的欺凌,强武对弱势的霸道。麻雀霸占了燕子的窝巢,我先睹为快。麻雀在鸟类王国里,属于弱势中的弱势,那么小的体形,对任何鸟儿都不会构成威胁。被凶鸟欺压也被人类轻贱着的麻雀,却可以欺侮燕子。燕子在人的眼里和心里,自古都是颇为高贵的贵宾。麻雀以武力霸占燕巢,怕是燕子生性太善也太娇弱了我推测。我把“雀占燕巢”的奇事讲给村里人,村人说,麻雀不会和燕子动武,往燕子窝里钻一回,燕子就给麻雀把窝腾出来了。为啥?麻雀

10、身上的臊气儿把燕子给熏跑了。燕子太讲究卫生了,闻不得麻雀的臊气。这是我料想不到的学问,令我惊心的学问。鸠以武力霸占鹊巢,如同人类历史中臭名于世的侵略者,人们恐惧他们的暴力,却不奇怪他们曾经的出现和存在。麻雀呢?虽不具备如鸠一样的强力和嗜血成性的残暴,却可以用自身的腥臊气味把太过干净的燕子恶心一番,逼其自动出逃,达到如鸠一样霸占其巢的目的,且不留鸠的恶。推到自然界,若蛆虫爬进了蚕箔,蚕肯定会窒息而死,其实蛆对蚕是不具备攻击力的。若把一株臭蒿子栽到兰花盆里,后果将不言而喻。再推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臭与香、丑与美、恶俗与雅、泼皮无赖与谦谦君子,不必交手结局就分明了。我站在台阶上抽烟,或坐在庭院里喝茶,

11、抬头就能看见出出进进燕窝的麻雀的得意和滑稽,总忍不住想笑。我对麻雀吟诵:放心地在燕窝里孵蛋,再哺育小麻雀吧!毕竟也还是一种鸟!(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文章开头描写了燕子找自家屋檐下筑巢后,作者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他和妻子、孩子都十分珍爱十分欢迎这一对客鸟。B.作者出门归来,通过数日观察,发现最喜爱的贵宾燕子已杳无踪迹,麻雀占了燕子的窝巢,这让作者感到既可笑又可气。C.本文将鸠占鹊巢与雀占燕巢做对比,前者使用武力,后者用自身的腥臊气味恶心燕子,逼其自动出逃,达到霸占其巢的目的。D.作者浮想联翩,以雀占燕巢之理推及自然界,运用类比法,又

12、推及人类社会生活,联想到丑与美、泼皮无赖与谦谦君子的较量。解析B项,作者没有感到可气,多次写到“忍不住想笑”,只是感到可笑。从文末最后一句看出作者对麻雀的宽容,鸟类毕竟与人类不同。答案B5.结合全文,解释标题的含意。(5分)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手法。“遇合燕子”,与燕子和像燕子一样的君子相遇而彼此投合。“还有麻雀”,麻雀霸占燕子的窝巢,比喻生活中免不了也会遇到像麻雀一样的小人。(答出第点得1分,答出第点各得2分。意思对即可)6.“推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臭与香、丑与美、恶俗与雅、泼皮无赖与谦谦君子,不必交手结局就分明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鸟类王国里,麻雀不用武力就

13、能赶走燕子。人类社会中,像麻雀一样的小人,“不必交手”即不用动武,以腥臊气味恶心像燕子一样的君子,还不留下恶名;“结局分明”,结局是君子逃逸,小人得势。这样的结局让正直之人感到痛心,也是社会的悲哀。(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材料一“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智能在医学图像的检测效率和精度两个方面,都可以做得比专业医生更快,还可以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判。人工智能能够将药物筛选的过程在计算机上模

14、拟,极大地减少药物开发成本。(摘编自20162017年度人工智能+医疗市场分析及趋势报告)材料二近年来司法系统案多人少矛盾突出,重复劳动的强度巨大,基层法官过劳死屡见不鲜。重压之下,审案质量也难免受到影响。“人工智能+法律”虽是近几年才有的新鲜事,但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去年6月,全国第一家“智慧法院”实践基地在上海海事法院正式挂牌成立。建设中的智慧法院已遍及全国。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初衷,是替代人的重复劳动,而非人本身,智慧法院也绝非以机器判断替代人类司法。智慧法院的核心是人的智能现代化,而非以人工智能等技术替代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提取、文本生成、案卷分析等方面将法务人员从大量重复工作中

15、解放出来,而这一切并没有消灭任何一个法务人员在办案流程中的角色,反而呼唤一批会使用智能工具的从业者和深谙司法流程的开发者。(摘编自加出来效率,减不掉人性,科技日报2018年1月5日)材料三人工智能带来的是福祉还是挑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过度关注,如炒作人工智能用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AlphaGo”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人类智力游戏高地等,无形中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是在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

16、人类的工具,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摘编自蔡映洁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材料四当下最热门的技术,恐怕非人工智能莫属。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到底能火多久?有科学家已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在许多随意和缺乏严谨性的交流或展示中被强烈地夸大了,人们低估了相关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目前需要将双倍的精力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研究中去。科学家的告诫值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