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朝花夕拾觅成长.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76415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24-朝花夕拾觅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924-朝花夕拾觅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924-朝花夕拾觅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924-朝花夕拾觅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924-朝花夕拾觅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24-朝花夕拾觅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24-朝花夕拾觅成长.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朝花夕拾觅成长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之“成长足迹”教学设计滑大鹏新郑烟厂子弟学校2011年4月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朝花夕拾觅成长,六年学步见铿锵。当我们开始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的时候,大家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这六年,同学们从天真的“小不点”成长为阳光好少年;这六年,激动喜悦忧愁伤心伴同学们一路走来;这六年,是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成长足迹”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依依惜别”板块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采用了古人做文章的惯用方法“起承转合”来整

2、体设计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也就是以“朝花夕拾”为“起”,以“成长足迹”为“承”,以“依依惜别”作“转”,以“相约明天”为“合”。如此一来,“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这两大板块就如同“风雷”双翼一般,相得益彰。一 学习目标陈述(一)解读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切均是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的,正如“语文课标”所建议的那样,“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指: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语

3、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二)主要内容:这次综合性学习大致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成长足迹”(1)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2)回忆小学生活,写写自己难忘的老师和

4、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等。(3)和同学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搜集材料。 (4)同学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2、“依依惜别”(1)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也可以写好临别赠言,在班级联欢会上相互赠送。(2)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如,为学校图书馆修补图书,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培土,修理课桌椅等;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写倡议书、建议书。(3)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进行联欢。(三)学习目标:目标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引导学生真正明确“难忘”的含义,学会

5、表达情感,学会感恩。目标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目标3通过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目标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为下阶段的活动做好铺垫。目标5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二 教学重点1、通过读“阅读材料”

6、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懂得成长的过程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教导和学生的帮助,永怀一颗感恩的心。2、用多种方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成功组织联欢活动。集体活动要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三 教学难点1.在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等特征。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2.引导学生真正明确“难忘”的含义,通过学习“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抓住其每一篇文章的一个突破点,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

7、情。四 评价方案设计1针对教学目标1 通过实物、实例、照片、档案等资料的梳理和展示,激起学生对母校和老师的眷恋之情。2针对教学目标2通过阅读和讨论,初步了解本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形式和任务,合理组合和安排系列活动,制订出切实可行而有创意的综合性学习班级和小组活动计划。3针对教学目标3初步讨论和交流计划,借鉴别人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正。同时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针对教学目标4通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5.针对教学目标5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

8、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五 课前准备那么如何围绕“难忘”二字激发学生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情感呢?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准备与小学生活相关的资料,如:展示以往活动剪影,班级在学校中获得的奖状、证书等等;2. 搜集了一些回忆自己小学生活的作品,一起走近这些作品,走进他们的小学生活记忆,感受他们通过文字表达的情感。3. 集全班之力,制作毕业纪念册,让这些珍贵的点点滴滴永远保留下来。可以举行一次预备会讨论融毕业典礼和毕业联欢为一体的庆祝活动的具体细节。4. 准备烟厂学校届毕业典礼暨联欢会任务认领表。六 教学预设 本次综合性学习分“起承转合” 四个大步骤“起

9、朝花夕拾”“承成长足迹”“转依依惜别”“合相约明天”活动历时10课时,朝花夕拾(2课时),成长足迹(3课时),依依惜别(3课时),相约明天(2课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起-朝花夕拾一、忆花(第一课时)1、播放送别和童年两首歌。是啊,“一壶酌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同学们,这两首歌意味着什么?同学们,鲁迅先生曾经回忆少年时光,写下了一本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知道后来改做什么了吗?没错,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朝花夕拾。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小学六年里如花儿般美丽的时光吧2、“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还记得六年前,我们第一次来到校园的情景吗?那时你有多高?3、六年时光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已经长成了

10、一个“小大人”,已经不再依偎父母,已经完成了小学学业,现在我们又是什么心情呢?设计意图: 【在充满诗意的开题过程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激发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激真情。】二、赏花(第一课时)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同学们,我们几十个成员,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团结奋进,我们互相帮助,我们在这儿留下欢笑,我们在这儿流过汗水。大家请看:(展示以往活动剪影,班级在学校中获得的奖状、证书,激发学生追忆往事的愿望。)2、其实,值得说的、值得忆的太多太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开展一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好不好?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在课前充分收集各种资料

11、的保障下,在浓浓的离情别绪中,学生已经被激发起了表达的欲望。老师顺水推舟,继续带领大家回忆小学生活中的点滴。】三、拾花(第二课时)1、我们小学的学业即将完成,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去开始自己新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你能说说自己的心情吗?那么,在你自己的朝花夕拾活动里,你想做哪些事情呢?2、请大家浏览活动建议后,将我们可以开展的活动罗列出来。“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此表为本课时评价样题)活动阶段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招集人预期效果浏览建议、制订计划准备阶段收集整理实物、图片、资料阅读别人回忆小学生活的作品成长足迹讲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制作班级纪念册临别赠言依依

12、惜别再为母校做些事栽一棵纪念树写一份倡议书交一封建议书毕业典礼相约明天毕业联欢会设计意图: 【此表是本次综合性活动的“共同纲领”,阶段性的回顾和过程性指导相结合,指导学生有计划的开展活动,不断深入和充实探究的内容,为确保下阶段活动质量奠定基础。】(二)承成长足迹一、寻足迹(第三课时)1、温家宝总理嘱咐我们莘莘学子,一定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温总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当一个人成年、成才之后,回顾自己的成长,小学阶段都会唤起他们美好的回忆。同时,他们会发现,小学阶段对他们人生的成长,产生了那么深远的影响.课本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组“阅读材料”,我们自己也搜集了一些回忆自己小学生活的作品,

13、今天的读书会,咱们就一起走近这些作品,走进他们的小学生活记忆,感受他们通过文字表达的情感。2、逐篇浏览后,有重点地选择阅读。在阅读时留心: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自己的小学生活的。哪些情景、哪些细节的描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引发了你美好的回忆?随时可以把你的想法记在书页旁。设计意图: 【学习阅读材料,我们不仅体会作者的情感,更应该带领学生由文本想开去,回想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人和事,以文本为依托、为辐射点,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情感。】 二、品足迹(第三课时)1、“万紫千红总是春”,走进了这么多的作品,我们像走进了一座壮丽的小学生活百花园。对于这些作品的作者,你了解谁?你是怎么了解他(

14、她)的?2、“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些作者中,有知名学者、作家,有大学生,也有小学毕业生,有生活在上个世纪的前辈,更有活跃在21世纪的时代精英。他们都在回忆和描写自己的小学生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再从题目上看,你又体会到了作者的什么心情?“启蒙”的“启”是什么意思?“蒙”指什么?“老师领进门”的“门”是指什么?题目中寄寓了作者什么感情?4、 从表达的内容来看,课文又从哪些不同的侧面来表现自己对小学生活的记忆?小结提炼: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的笑声记录的是班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同学。5、在描写老师的作品中,表达的重点有什么

15、不同?6、品味细节,感受师恩难忘。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7、作者们写作的重点不同,但你觉得,相同的是什么?小结提炼: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后来都事业有成,是小学老师把他们“领进门”的,是老师的智慧、爱心和高尚的品质,成为我们的表率,让我们成长,成人,成才,人们怎能不怀念和感谢小学时代的老师?设计意图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和探究活动,彰显语文综合学习的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个体性、自主性、趣味性、灵活性。融感情和内容于一体,对“师恩”的理解可以是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关爱,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会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其实老师的批评、教诲都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同样是一种恩情。】三、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