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教师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762441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10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10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10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10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0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教师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历史专题10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趋势(教师版)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1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

2、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二)非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29)(16分)20世纪

3、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

4、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 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图5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22)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图6反映了 图6 2009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金砖国

5、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A B C D(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1)右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性的文化渗透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

6、 有力的推动者A BC D(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23)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A B C D(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有利于美国对

7、外经济的扩张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 B C D(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5)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表明欧元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 映了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