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的探索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761334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的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教体会幼儿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的探索 德阳市中江县人民路幼儿园 蒋晓丽近年,针对传统幼儿教师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呼声日趋高涨。这一转型主要体现在,从忽视幼儿教师的工作现场到逐渐认识并充分运用工作现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众多研究表明,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在工作现场中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实现的,“教师的发展必然是在教师工作的现场中所取得的,除此之外,没有更好地促进其成长的办法”为此,我从几十年的幼儿教师教育领域的实验中探索出一种幼儿教师教育的新形式:“自主学习与传统教育和世界文化的碰撞”。一、现代教育和传统幼儿教育的探索传统幼儿教师教育往往

2、与实践活动相脱节,教师学习的主要是各种理论知识、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但却缺乏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实践参与。传统教师教育可以培养出“纸上谈兵”的教师,他们可以把书本上的新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但在实践中却不知所措,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知识,轻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由于过于强调教师发展是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师教育中培训者就用理论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技能等去武装他们。这是一种以知识能力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虽然可以使幼儿教师学到很多知识与技能,但在面临实际教学情景时却发现困难重重,甚至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事实上,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掌握各种知识、技能,而且更是一种实践智慧的形成。“实践智慧不同

3、于理论知识或技术知识那样将某些普遍的、固定的原理、规则运用于对象,而是要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自己、实现自己”。二是重培训机构,轻幼儿教师的工作现场。传统教师教育认为教师发展场所主要是各种培训机构。这种传统的师资培训方式忽视了教师成长的实践场所。幼儿教师的学习离不开她们工作的场所,其专业成长根植于每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实施他人理论的人,而是在课堂中创造其个人实践生活的人。幼儿教师是知识的建构者,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形成自身的教学“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因此,教师是具有丰富“现实体验”的专业发展者。三是重外部促进,轻幼儿教师的自主发展。传统教师教育观认为幼儿教师发展是其在外部力量

4、,如师范学校、高师等培训机构的培养下不断成长的过程。因此,它更多关注与重视外部因素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忽视了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主体意识与主观能动性。事实上,教师发展不是被动、被迫、被卷入的,而是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与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精神世界的过程。有研究者更为深刻地指出,“教师之成为教师,更多的是自造,而不是被造的,同样,教师专业发展不可能仰仗学科知识的学习或正规的教育理论的学习,而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自助了。“自助”意味着教师要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寻求自我成长的源泉与动力,“教师必须主动积极地参与、投入到他们自身的发展之中”。二、幼儿教育该如何应对文化的多样性的探索 物种的多样性造就

5、了美丽多姿的生物世界;同样,文化的多样性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精神世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准自己的精神定位。 第一,教育文化大师李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木民族特性的本质、精神力量的构成以及固定的文化形式陈鹤琴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正确认识和接受文化多样性这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对他文化的尊重,对世界整体的责任意识,对训练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深刻认识。幼儿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立足本土文化认同的世界启蒙教育。 第二,我们的幼儿常常被家庭中的独爱所包围,不同的民族他们的家庭的文化氛围也不同的,

6、但每个幼儿身上所隐含的民族和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多方面的背景使得每个幼儿眼中的世界都不尽相同。教师要做的就是走进幼儿的世界,帮助他们适应他们心目中这个混合着真实与假想的世界。这个“适应”包括两个方而的内容:构建以本民族或本土文化为主,以个人经验为支撑的文化多样性理解,形成文化归属感;以客观、公正、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培养其初步的文化认知感与判断力。 第三,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盲目西化和忽视非主流文化的现象,从现实层面上看与西方强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渗透有极大关系,但也隐含了我国教育者在应对外来文化是有些缺乏独立的判断性,即不能清楚地认识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异同和各自的优劣。孔子曾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应用到本文即意味这要求我们在“民族自尊,与“民族尊重”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做到“求同存异”。以本族优秀文化为主体,吸纳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具体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之中,帮助幼儿适应文化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综上所述:教育者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辨别了和领悟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幼儿教育和国际教育的应对能你,更好的做到教书育人,育出有能力、有智慧、有判断能力、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