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760050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30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 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50分)1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 )A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2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C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3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

2、( )B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4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反映了( )DA地方权力增大 B相权不断加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不断膨胀5民族英雄是指为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和主权,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A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B率军反击沙俄侵略C抗击了东南沿海倭寇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6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

3、“土地”是指( )B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7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 A B C D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A B C D9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D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中国

4、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 B C D10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C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百团大战A B C D11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A人民公社

5、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122014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CA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军事实力 B时时刻刻为新的世界大战做好准备C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D增强军事实力,应对美国的对台政策13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从15世纪开始,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下列哪位航海家与“西印度群岛”这一概念有关?( )A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14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DA君主专

6、制 B总统制 C民主共和国 D君主立宪制15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BA哈格里夫斯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 D瓦特16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DA俄国十月革命 B新中国成立 C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17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不同之处是( )BA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废除了农奴制度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改变了社会性质18某大学世界近代史文学研究室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写作艺术研讨会,

7、你认为选择谁的照片挂在会场最合适?( )DA高尔基 B弗朗西斯培根 C莎士比亚 D列夫托尔斯泰19有学者指出,达尔文把传统生物学的某些理论翻了个个儿,这是因为达尔文提出了( )AA进化论 B神创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相对论201921年,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与此有关的是( )CA赫鲁晓夫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21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是以1944年诺曼底登陆为背景拍摄的,参与这次登陆战的军队主要是( )AA英美盟军 B英法盟军 C美法盟军 D苏美盟军22李老师旅行到某地区,发现那里不同国家的人都拥

8、有统一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这一地区是( )BA北美洲地区 B欧盟地区 C南美洲地区 D大洋洲地区2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CA美国经济的滞胀 B苏联的威胁C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 D中国的崛起 24下表是不同时期从科学技术成果到产品投入市场所使用的时间情况统计,此表反映了( )D时期19世纪一战前二战前20世纪70年代后时间50年30年7年3-5年A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越来越互相渗透 B科学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C科技革命不断推

9、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25美国学者都斯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列出了导致“人类困境”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本投资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CA维护本国利益 B优先发展农业 C加强国际合作 D转向海外投资第II卷 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计50分)262014恰逢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黄埔军校成立、红军长征开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南方视察深圳特区等。为纪念这些历史事件,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课外学史活动,收集了一些材料,现邀

10、请你共同探究。(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材料四 深圳市政府楼前的雕塑“拓荒牛” 小平给深圳特区的题词请回答:(1)据材料一图片指出黄埔军校创办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任黄埔军校校长是谁?(1分) (2)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咏读材料二七律长征,我们从中

11、可以感悟哪些长征精神?(2分)(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方式。(2分)(4)材料四中的雕塑“拓荒牛”,体现了深圳特区的一种什么精神?(1分)细读邓小平题词,指出特区主要“特”在哪一领域?(1分)与深圳同时开放的位于福建省的特区是哪一城市?(1分)26(1)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1分)蒋介石;(1分)(2)遵义会议;(1分) 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答出两点即可,2分)(3)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分)(4)不断开拓,

12、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1分)经济领域;(1分)厦门。(1分)27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