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中学高一历史试期末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75859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源中学高一历史试期末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清源中学高一历史试期末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清源中学高一历史试期末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清源中学高一历史试期末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清源中学高一历史试期末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源中学高一历史试期末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源中学高一历史试期末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源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必修)(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 农民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强化了自然经济C.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3.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的的条件是劳动力市场 商品市场 国际市场 技术条件

2、A B CD4.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工业主要分布在. 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江南地区 . 矿藏资源丰富的地区. 最早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 . 交通便利的内地城市和地区5.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奇迹”,主要因为A. 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地区分布不平衡 C. 两半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6.假如你是一位民族资本家,你在解放前可能的经历是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抗战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

3、明显好转A. B. C. D. 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结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8.下面这幅宣传漫画最先出现在建国后的哪个时期A过渡时期 B一五期间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9.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非公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0.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喜爱A.中山装 B.古装 C.军服 D.西装11. 被称为“美洲大陆的发现者”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12.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荷兰 D. 英国13.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14.请将下图中四种交通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最早汽车 飞机 马车 汽船A. B. C. D.1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

5、是A.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D.工业革命的推动161929年10月世界经济大危机从美国爆发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仍然顽固奉行什么政策,结果使美国的经济掉入了“沟底”?A政府干预经济 B自由放任 C大幅度降低关税 D稳定股市,实行救济方案17在罗斯福新政中,主要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A实行美元贬值 B规定工资标准 C规定工作日时数 D兴办公共工程18.20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

6、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19. 为解决美国经济“滞涨”状态提供新思路的理论是货币学派理论 凯恩斯主义 供给学派理论 新经济政策A. B. C. D.20.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仅用十多年时间就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的阿登纳政府采用了一种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通常被称为A社会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混合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21.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22. 1921年,列

7、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式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列宁主张: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退出一战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废除新经济政策23.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C.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 D.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4.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急于求成 B.指导思想有误 C.未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体制 D.改革措施不全面25.导致苏联解

8、体的直接原因是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B.“八一九事件” C.各共和国的民族分离运动 D.苏共丧失执政党地位26.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期确立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具有“等同黄金”的特殊功能的货币是A.卢布 B.美元 C.英镑 D.法国法郎27.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A.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各种问题C.丧失了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D.挑战和机遇并存28.2001年,中国在上海举办了某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该区域经济集团组织是A东南亚国家联盟 B欧洲联盟 C上海合作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9.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

9、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30. 1989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这些表明A. 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4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的耕作方式是石器锄耕。43.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先后

10、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个阶段。44.中共“八大”的召开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一次伟大尝试。 46.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47.供需矛盾的激化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501947年签定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关贸总协定。清源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必修)答题卡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

11、6答案题号27282930答案高一( )班 姓名_ 考试号_第卷 非选择题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一、二小题各10分,三小题14分计34分)51.南通是近代工业中心之一,清末实业家张謇曾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改革开放以来,南通迅速崛起,成为苏中大地的一颗耀眼的新星。阅读下列材料: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材料一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1899年春开车生产,厂址在江苏通州(今南通市)。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当地发达的土法织布业,为棉纱提供了市场。经营顺利,利润优厚。1903年增纱锭4.08万枚,又以盈

12、余添购2.6万纱锭开设大生二厂,1907年投产。1915年增设布厂,同时在海门筹设第三厂。1921年又设立大生副厂。不久改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大生纱厂的发展达到鼎盛。据不完全统计,到1921年为止,大生三个纺织公司已经共获净利逾1000万两。此后由于天灾,军阀混战和经营规模过大,出现亏损的资金周转不灵。1922年以后开始被银团监管。1925年江浙财团接办大生各厂。1926年,73岁的张謇含恨而逝。1935年第二纺织公司倒闭。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大生一厂、副厂、三厂经过公私合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企业,分别改名为国营南通第一、第二、第三棉纺织厂。1996年以南通第一棉纺织厂为

13、核心改制为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底集团公司进行重组,形成了纺、织、染、针织服装、毛巾、毛纺、化纤、敷料等多元化的纺织联合体,注册资本3.18亿元。公司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1.51亿,实现利润2938万元。2003年6月30日评估基准日经南通市财政局核准,资产评估结果为总资产83484.02万元。材料三 2008年4月2日连接苏州河南通的苏通长江大桥试通车。苏通大桥的通车大大缩短了南通与苏州、上海的空间距离,对于南通接受上海的辐射,促进南通乃至整个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大生纱厂从创办到1921年,经营状况如何?(1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阶段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