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756168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核舟记 教 时课 型 具 体 时 间第一课时新授月日星期午节第二课时星期第三课时训练星期教与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重点与难点: 【重点】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难点】1、学习重点文言词汇。 2、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教与学方法 读想法、发现法、点评法。练习法。第一课时 教与学要点:1、结疏通文

2、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教与学过程:一、作者、作品:见金榜行动 二、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字音罔(wn) 膝(x) 褶(zh) 髻(j) 倚(y) 戌(x) 篆(zhun) 八分有(yu) 奇(j) 诎(q)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并说说每句的意思。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 珠/可历历数也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三、入课学习、合作交流1、结合常考字词注释表,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通假字字释 义例

3、句翻 译有同“又”连接整数和零数诎同“屈”,弯曲衡同“横”甫通“父”男子美称词类活用词释 义例 句翻 译峨冠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卧动词使动用法,使卧诎动词使动用法,使弯曲一词多义词释 义例 句翻 译可副词,大约副词,可以奇形容词,奇异的;不寻常的名词,零数端名词,一方;一头形容词,端正;正古今异义词古 义今 义例 句翻 译比靠近比较;对比可大约许可;可能曾竟然曾经简挑选简单 三、展示、评议 四、课后强化 读文、译文第二课时 教与学要点:1、学习、探究课文内容。2、学习本文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教与学过程:一、前测入课1、一名学生背一句课文,

4、另一学生说译文。 二、入课学习、合作交流1、找出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 2、第一本部分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3、“盖大苏泛赤壁云”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第二段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 意在表现什么? 5、第三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6、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7、从作者对佛印的神态、动作的刻画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8、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

5、多的是谁,为什么? 9、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10、第四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结构?结合内容做证明。 11、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12、第五段中哪几句说明性文字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13、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14、第五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15、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对船上的事物进行不厌其烦地点数和说明? 三、展示、评议 四、课后作业 完成金榜行动习题第三课时教与学要点:学习、训练大比赛一、基础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字或词的意思。(1)罔不因势象形( )( ) (2)尝贻余核舟一( ) (

6、3)箬篷覆之( ) (4)其两膝相比者( ) (5)矫首昂视( ) (6)其船背稍夷( )2、指出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为字共三十有四。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4、文末揭示中心的语句是哪一句? 5、船头三人,为什么要从中间的东坡写起? 6、“舟子”,注释是“撑船的人”,两个舟子为什么都没去撑船? 7、找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通 ( )(2)诎右臂支船( ) 通 ( )(3)左手倚一衡木 ( ) 通 ( )8、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朝 编著的

7、 ,作者 , 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 文。 (2)“核舟”的主题是 ,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 。”左边的刻字出自 ,右边刻字出自 。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 。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9、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10、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赠)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见)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尚、竟然)11、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A.中轩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