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基地三年规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75129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子基地三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汽车电子基地三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汽车电子基地三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汽车电子基地三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汽车电子基地三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电子基地三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子基地三年规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规划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日趋严格的排放、安全法规的条件限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和安全气囊系统等电子技术在轿车产品上不断推广应用。进入21世纪,提高汽车科技水平,实现汽车的电子化,以降低整车成本、适应汽车工业全球化竞争和汽车消费个性化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在技术引导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汽车电子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和应用。汽车电子以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国内外竞相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当前国内外汽车产业加强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的趋势明显,为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创造了机遇。长春市立足于自身的差

2、异化优势,把握难得的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的战略机遇期,促进光电信息技术与汽车技术的融合,更快更好地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推进长春汽车工业结构升级,做出了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汽车电子发展平台的决策。结合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立足于长春汽车电子科研基础、人才基础、产业基础和环境条件,编制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总体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依托良好环境、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充分利用长春作为国家汽车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及出口基地以及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等有利条件,

3、综合运用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电子技术、软件及信息技术,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并举,紧贴汽车产业发展需求,以汽车设计、控制、驾驶、信息处理、智能交通、传感等七个领域为主攻方向,掌握关键技术,突破制约技术,带动相关上下游技术的发展,实现汽车电子技术由点到面的整体推进和跨越式发展;构建以基于新材料、新元件、新工艺技术的汽车电子控制传感器为部件的动力总成电子控制系统产业链;以基于半导体、芯片、IC 设计技术的汽车电子控制ECU 软硬件为部件的底盘电子控制系统产业链;以基于电磁阀、液/气压元件技术的汽车电子控制执行机构为部件的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产业链;以基于半导体、芯片、IC 设计技术的车载电子传感器、数字仪表

4、及GPS 模块、无线网络为部件的车载电子产业链。扩大配套区域,培育辐射市场。使长春成为我国汽车电子的重要的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出口基地、研究基地、中试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建设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面向国家汽车工业战略需要的汽车电子技术研发基地。依托在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重点企业的科技研发力量,联合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借助国外研发资源,在汽车仿真设计、车身控制系统、车载系统、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嵌入式软件、汽车应用传感器等方面取得阶段性突破,掌握一批关键技术,拥有一批核心专利与标准,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技术比重明显提高。与研发工作相配套,建立若干专业性的工程中心、基础与应

5、用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主线,“政产学研资”有机结合的汽车电子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自主研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汽车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依托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规划20平方公里的汽车电子产业集中发展区,根据市场需要,突出长春特色,着力发展以GPS 、影音娱乐系统及其集成技术产品为重点的车载电子;以燃油喷射系统、电子点火控制系统、电子控制制动防抱死系统、防滑转电子控制系统为重点的车身电子控制与安全设备;基于蓝牙技术的车用通讯系统;应用LED 、PLED 等光显示技术开发生产车用照明及终端显示系列产品;构建基于车载通信导航系统、智能交通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整车控制系统

6、等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的调试、测试、仿真平台,建立信息处理与服务平台。形成汽车电子产业群。到2010年,汽车电子及相关服务收入达到150亿元。-建设汽车电子技术、管理人才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汽车职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建立汽车电子高、中级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培养各类汽车电子专业毕业生不少于2000人。-建设区域性的汽车电子产业贸易物流基地。发挥长春做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条件,建立以陆空口岸为依托的汽车电子物流企业群和物流园区,使长春成为区域性汽车电子产品集散地和国际性汽车电子技术交流中心。-到2010年,把长春建成国内最

7、大、国际知名的汽车电子生产、出口、交易基地。2、未来三年发展目标-到2008年末,实现笔式点火线圈、车载GPS 终端技术产品、汽车仿真设计软件、指纹识别产品、涡轮增压产品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汽车电子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推进燃油喷射系统、ABS 防抱死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等产品扩大产业规模。-建立12家国家级汽车电子企业技术中心,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更加紧密,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依托的汽车电子技术创新体系。-汽车电子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企业电子企业达到8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达到8家。二、基地发展的总体原则和发展战略1、坚持发挥优势,突出产业特色的原

8、则,实施重点突破战略。根据长春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前景,集中有限资源,在GPS 终端产品、汽车娱乐信息系统等车载电子、车身控制电子领域实现突破。促进资金、技术、土地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影响力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2、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实施空间集中化战略。充分发挥政府在汽车电子产业运行中的引导、支持和保障作用,完善基地的投融资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中介服务环境,整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团结协作,改善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营造合理竞争与合作共赢的产业氛围,吸引国内外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在基地内集聚,加快产业群落的形成。3、坚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原

9、则,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内外市场融合的条件,发挥产业基地的环境优势和品牌效应,扩大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特别是要下大力气,吸引大跨国集团投资。充分利用我国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加强国内市场的深度开发,提高市场占有率。认真研究掌握国际标准和国际贸易规律,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化水平。4、坚持大力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技术跨越战略。通过资源整合,协调产学研关系,建立产业化的创新体系。以科研开发为支撑,大力开展高水平的高端研究,着力推进原始性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通过与国外大企业及跨国集团进行高位嫁接,

10、有选择的引进一批高精尖大项目和关键技术设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推动技术跨越。5、坚持基地内外协调发展的原则,实施协同发展战略。按照“点、面、群”立体推进的思路,在提高基地产业集中度的同时,通过基地的扩散和辐射效应,在区内外实现上下游相关产业的配套,形成产业群,拉长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基地与区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发展重点汽车控制平台。(1)建设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实验基地以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着重研究汽车虚拟设计的动态仿真与控制理论和方法。研究在汽车设计、试验和生产过程中,虚拟地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或者实物在环嵌入式仿真

11、来替代实物样机测试,针对汽车整车及其底盘、传动和车身等总成系统,以及相关的设计、试验与生产设备的动态过程的分析、验证、评价和控制等问题,进行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探索。(2)建设汽车动力传动控制实验基地以汽车性能实验室为基地,通过进一步完善汽车液力机械传动及变矩器特性综合试验台、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试验台、汽车电控动力传动系统试验台、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试验台及控制器软硬件开发平台、电控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试验台、汽车防滑控制系统试验平台来提高该研究方向试验能力。该方向主要研究车辆自动变速理论与技术,汽车动力传动系的设计、匹配与控制技术。目前正在承担“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12、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和“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研究开发” 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子项目,总装备部预研项目“越野汽车液力变矩与电控自动换档系统研究”和“越野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研究”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可望在汽车液力变矩器设计开发、混合动力汽车设计理论及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研制开发、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开发汽车零部件光电检测技术,汽车机械激光加工技术,激光探测技术。(3)汽车车身结构和空气动力学系统;(4)汽车系统动力与控制系统;(5)柴油车燃油喷射系统ECU 单元。(6)汽车电磁涡流缓速器电控单元。汽车信息平台(1)实施“汽车零部件网络化制造平台”发展专项。 以

13、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为核心,面向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及相关装备制造企业,开发的一套制造信息集成与共享的总体解决方案。这项技术由长春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已经通过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高技术产业示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将得到国家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2)车载网络和信息系统;(3)车载影音系统;(4)车辆远程控制系统;(5)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产品的自主开发设计的网络化共享数据库平台;(6)开发汽车平顺性数据处理系统。汽车设计平台(1)建设集汽车整车与各总成及零部件的虚拟设计、仿真分析、试验测试与评价、高速行驶模拟等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于一

14、体的设计平台;(2)建设车身设计的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平台。(3)开发汽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汽车工业为了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需要建立一个将经营、生产管理、制造、研究开发等信息和技术高度集成的现代制造系统,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该系统已由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着手进行总体开发设计。汽车驾驶平台(1)激光测距自动驾驶系统;(2)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3)智能汽车自主导航系统。汽车智能交通平台(1)开发研制ITS(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重点研制开发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主要用于为城市快速环路及干道交通的诱导与监视)和智能控制与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为交通事件自动识别及安

15、全事故预防)。(2)GPS 汽车导航系统;(3)GIS 汽车应用系统。五、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的支撑体系(一 创新体系围绕产业发展方向,跟踪世界光电子技术发展趋势,整合光电子技术研发资源,建立和完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产业化全过程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引进再创新等创新能力的建设。以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院(所)校的研究力量为主体,在重大技术上跟踪国际先进水平,超前研究,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在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增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围绕重点行业,协调企业、开发区和有关单位共建一批省级开放

16、式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开发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地,加强光电技术工程化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依托现有技术力量并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组建国家平板显示器研发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汽车电子工程研究中心。鼓励大型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有条件的企业要把技术中心设在国内外技术的前沿地区。鼓励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双向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国内外光电子技术研究机构的合作。大力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发挥他们在技术开发和转化过程中的生力军作用。在基地的核心区建立各种形式孵化基地、创业中心,为创业者提供服务。(二 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全市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为我国和长春市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培养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