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教案(黄梅).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75041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教案(黄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5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教案(黄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5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教案(黄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5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教案(黄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教案(黄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教案(黄梅).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湖北省孝昌县实验小学 邵秀芳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小组合作,正确理解古诗意思。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小组合作,正确理解古诗意思。教学难点: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人思乡之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策略: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背诗文。教学过程:一、解诗题。、背诗导入: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古诗,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听?、板书课题:你知道得真多呀。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泊船瓜洲。(板书课题)、读题解

2、题。“泊”是什么意思?那“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呢?二、知诗人。这首诗是谁写的?你们了解王安石吗?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你们比老师了解的还多呢?老师也找了些资料,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王安石的青少年时代是随父亲在南京度过的,因此,他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年轻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因受到守旧派的反对,被泊离职回到南京。当王安石五十五岁时,奉命第二次勉强进京上任,因而他离开南京,渡江北山。泊船瓜洲时,回眺京口和钟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唯有赋诗一首。感知古诗。(课件)三、明诗意。1、通读全诗。同学们,打开书读这首诗吧。(自由练读)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3

3、、回顾学法。古诗语言精炼内涵丰富,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读懂古诗?:查字典找资料看注释看插图多读联想前后推敲4、小组讨论。那我们就用这些方法学习古诗,请你们分成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有困难可以请我加入你们的小组。四、悟诗情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吧!、品读一、二行诗。师:谁读懂了一、二行诗?(课件)生: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师:能告诉我你用的什么方法学习的?师:还有谁想说说一、二行诗?生:师:诗中提到了“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方,你们能根据书上注释和地图在黑板上标出它们的位置吗(课件出示地图)。师:“京口”和“瓜洲”

4、你为什么对着贴?“京口”和“钟山”你为什么并着贴?(相机理解“一水间”、“数重山”)师:假如你泊船瓜洲,望着对岸的家乡钟山,你会想些什么?(生:)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情你来读读一、二行吧!(指名读、评读)、品读三、四行诗师:你们从三、四行诗里读懂了什么?(课件)生:思念家乡师:从“又”你体会到什么?(离家久)“还”是什么意思?(回家)诗人离家这么久能回家吗?你从哪看出来的?(何时还)师:这两句诗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点击“绿”)说到这个“绿”字还有个故事呢?写这首诗时,作者曾多次改过这个字,先用“到”字,又改为“过”字,经过十多次修改才决定用“绿”字。请你们大胆想一想,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

5、?生:回、见、拂、满、来师:你们觉得哪个字好?为什么?(从诗中的“绿字,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师:这里用“绿”字确实给人以画龙点睛之感,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CAI),尽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美景的眷恋。师:“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此时诗人离家仅一水之隔,却不知“何时”回还,这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啊!生:忧伤师:谁能试着读读这句?(提名读)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评读)还有谁想读?想读的我们齐读吧。(齐读)五、背诗文。(配乐)师:同学们,读完这首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生:(思念家乡)师:是啊,诗人泊船瓜洲独立船头,在月光下眺望江南,家乡近在咫尺却可望而不可及,此时此景,诗人唯有赋诗一首表达内心深沉忧切的思乡之情。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自由吟诵这首诗吧!六、拓展。同学们,这首诗短小精悍,诗人触景生情,将近景、远景、日景、夜景融于一体,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如果你是诗人,除了写诗你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此时的思想感情?比如作画、唱歌、写日记板书设计15古诗两首泊船瓜洲绿还?瓜洲钟山京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