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业土方问题解答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750310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业土方问题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鸿业土方问题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鸿业土方问题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鸿业土方问题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鸿业土方问题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鸿业土方问题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业土方问题解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地形自然等高线处理,对于山谷,或山脊处地形本来有坡度但是软件默认为平台,这必将造成土方量计算误差增大。答: 地形图中自然等高线处理时,在山脊处是总是有坡度的,为了使数据更准确,我们可对等高线进行加密处理。等高线越密得到的离散点数据也就越接近实际地形。具体的操作步骤为:通过绘制等高线或从地形图上提取的方式得到自然等高线(参见帮助中【自然等高线】菜单下的【绘制】、【成组定义】、【快速转化】等功能)或将地形图上的现有离散点或标高文字进行提取(参见帮助中【自然标高离散点】菜单下的【快速转化】和【文本定义】功能);将自然等高线进行【离散】,可自行设定离散间距,间距以m为单位,通常是10m;使用【构三

2、角网】,把当前图面上的离散点进行三角网的构建;使用【构等高线】,在三角网的基础上加密得到新的等高线,可自行定义等高线的高程差,我们把高程差设的小一点,就可以得到更密的等高线;再次【离散】,这时得到的离散点就非常接近实际地形了,有了这些离散点,我们就可以继续进行土方计算等操作了。2、原始自然地形图如何识别,才能在鸿业软件中使用?答:原始自然地形识别包括自然等高线识别和自然标高离散点识别。等高线识别方法:原图上的等高线本身就有Z值,则可使用【快速转化】功能,将某一类线统一转化。若等高线本身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们以一个等高距递增或递减,则可使用【成组搜索定义】功能进行批量定义。另外,软件还提供了其他丰

3、富多样的等高线定义方式。定义过之后的等高线要使用【离散】功能进行离散,在等高线上生成记录标高信息的离散点。标高离散点识别方法:【文本定义】方式:将地形图中的标高文字(包括:text 和mtext 型式的标高文字)进行提示,而且还可精确设置标高点提取的位置比如块定位,圆环定位等。【快速转化】:若原地形图上有离散点并赋有标高,可利用此命令直接提取出来。3、自然地形怎样识别?后续土方计算计算要用到。答:等高线提取法:A、原图上的等高线本身就有Z值,则可使用快速转化功能,将某一类线转统一转化。B、若等高线本身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们以一个等高距递增或递减,则可使用成组搜索定义功能进行批量定义。另外,软件还

4、提供了其他丰富多样的等高线定义方式。标高数据点提取方式:A、文本定义方式;将地形图中的标高文字(包括:text 和mtext 型式的标高文字)进行提示,而且还可精确设置标高点提取的位置比如块定位,圆环定位等。B、快速转化:若原地形图上有离散点并赋有标高,可利用此命令直接提取出来。4、如何确定施工坐标(计算机坐标)与测量坐标(图纸坐标)之间的关系? 如果您打开的地形图是经过旋转、移动和缩放的,这时图中已知坐标点的坐标(用计算机标出的值)就与实际的坐标值就不相符了,可以使用【两点定义坐标】功能,利用二个不同已知点的施工坐标和测量坐标,程序自动换算得到坐标关系。:打开的图形与原图相比进行了只进行偏转

5、和移动。可利用同一点的计算机坐标和测量坐标以及两坐标系之间的夹角来得到施工坐标和测量坐标的换算关系。5、图上有一些楼层的标注,在采用文本方式定义离散点时会误选,导致后续计算结果不正确,怎样过滤这些内容呢?答:利用快速转换等命令得到的离散点,有时可能还存在一些多余点(如可能是楼层数、坐标值等也被误转化),系统针对设计离散点和自然离散点分别提供了标高检查命令,可用此命令检查图面上有无自然标高突变点,将标高超出控制范围的点剔6、地形图提取高程的精度是怎么样的?答:地形图提取标高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电子地形图的质量。首先要保证电子地形图上高程信息的正确性。根据我们的经验,大多数电子地形图上都有等

6、高线或离散点高程错误的情况。所以对地形图处理后一定要进行【标高检查】。另外,目前我们提取高程用的是三角网法。此方法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的优点。但要发挥这些优点有一个前提条件内插。也就是说需要计算的点处于三角网范围内。再则,等高线及离散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也会对精度有所影响。数量越多,分布越均匀提取的结果精度越高。7、关于松散系数和净土方的问题一个场地,挖方量为100立方米,填方量为200立方米,净土方量应该为200-100=100立方米,也就是说场地缺土100立方米,那么需要外购土(普通土)多少呢,假如最初松散系数为1.3,最后松散系数为1.04。是不是外购的普通土要按虚方计算呢;那么应该这么计

7、算吧:净土方量(100立方米)/最后松散系数(1.04)最初松散系数(1.3)=96.1531.3=125立方米答:由自然曲面和设计曲面算出来的土方量, 可以在网格编辑的 土方 中设置最初松散和最后松散看下。并不会影响填方和挖方。只是会重新计算填挖差。 在新网格法中,创建土方网格时并没有输入最初松散系数和最后松散系数,计算出的填挖方量是实土体积,与两个系数没有关系。只是影响填挖差。 填挖差=(挖方量* 初始松散系数+ 取土* (最终松散系数 / 初始松散系数)- 填方- 弃土) / (填方+ 弃土+ 挖方量* 初始松散系数+ 取土* (最终松散系数 / 初始松散系数)) * 100;简单的用松

8、散和压实表示的话就是 挖填差 = (填方量+弃土)- (挖方量*松散系数 + 取土*压实系数)/ 总的土方量您这个挖方量为100立方米,填方量为200立方米,净土方量应该为200-100=100立方米,需要东外界取土100立方,这个100立方是实土体积。从外界取土是要压实后满足100立方,因此需要的虚土是100除以压实,而最后松散系数 = 最初松散系数 * 压实系数 所以 即100除以(最后松散/最初松散)=125自然曲面也有设计曲面时候,计算的方量与最初松散和最终松散细数无关,这两个数只影响填挖差,不影响填方和挖方,计算的就是个实土体积。净土方量就是挖方与填方的差值。上传的缩略图如上图,填方

9、比挖方多。且都是实土体积。净土方也就是需要从外界取土的量。外界取土回填需要压实的。因此这是取土应该是要由净土方/压实系数。挖方和填方都是实土,净土方就是二者差值,也是实土体积。外购土方量=净土方量除以压实系数(最后松散系数/最初松散系数)8、填挖差的公式能解释一下吗,看不大懂?在8.0以后的版本中,挖方量填方量指的都是实土体积,最初松散系数=松散系数,最终松散系数=最初松散系数*压实系数挖填差=(挖方量*最初松散系数+取土*(最终松散系数/最初松散系数)-填方-弃土)/(填方+弃土+挖方量*最初松散系数+取土*(最终松散系数/最初松散系数)*100%解释: 填挖差就是填挖差除以填挖总量。分子上

10、就是挖方的量,表示为挖方量*最初松散系数+取土*(最终松散系数/最初松散系数) 在减去填方减去弃土。分母上就是这些的和。这里只对挖方量乘以松散细数。对取土量乘以压实系数(最终松散系数/最初松散系数),因为场地不考虑自填自挖的情况,因此对填方和弃土不考虑压实9、关于地形处理中房屋与陡砍的问题我现在做的这个平场项目应该也是用鸿业设计的.我想提取设计图纸上的原始地貌做为复量用.(第一种)首先我把每个自然标高用文本定义的方法提出来后.然后在是等高线转化成鸿业识别的等高线然后离散.然而转化等高线时 一些房屋与陡砍也是在同一图层的也被转化了(这种需要怎么处理 请指教谢谢).等高线转换后在离散.离散后检查标

11、高.然后导出自然离散点.请问这里导出的自然离散点是只导出了等高线离散后的自然点还是导出我之前用文本定义后的所有离散点.到这步后我在用导出的数据生成三角网以及等高线 怎么发现和原来设计图上的等高线付合不起。(第二种)我直接导设计图纸上的角点自然标高(弊端就是边坡上这些没有自然标高)生成的等高线怎么也合不起,请问直接导设计角点自然标高与导地形图上的自然标高那个更精确或者说那种是正确的。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答:1.房屋与陡坎在等高线图层一起转化了。这个需要之前把其他的线可以转到另外额图层上,或者可以确定下房屋和陡坎线上有没有Z值,一般z是等于0的。那么误转化后在用标高检查剔除掉也可以。2.文件导出

12、导出的是离散点即包含等高线离散的点和文本定义的点。3.为何要用导出的数据在生成三角网和等高线呢。离散点经过地形预处理就可以算土方了。一般不需要再生成三角网和等高线。再说生成的等高线是用重新构造的三角网按照新的等高距生成的,重新够的三角网不仅使用了等高线的点还是用了文本定义的点,肯定不会很相符的。第二种没有看明白。说明一下计算所需要的内容,土方计算实际就需要有自然离散点经地形预处理后构成的自然曲面,有设计离散点构成的设计曲面,两个曲面来算土方量。 这里说的离散点包含等高线离散后的和文本定义等方式定义的离散点两种都要参与。10、版主看图片红的位置要怎么处理.我不确定我导的数据正不正确.版主可否帮我

13、导一份原地貌数据我好参考参考答:定义陡坎,编辑陡坎高程。11、如何修改自然标高离散点?答:有个修改标高的功能可以实现12、请教场地整平的问题1)、在做地形预处理之后,土方边界范围之内的自然地形可以提取相应的数据,但是设计地形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比如方格网法,每个角点的标高是怎么一下子得到的呢,是自己根据相关规划确定的场地标高综合考虑之后人工输入的,还是怎么得到的呢,不好意思,刚刚学习土方计算,可能问题比较低级!2)、比如我要设计的一条路就处在这个场地整平的范围之内,应该事先先进行场地整平,然后得到整平之后的自然标高再作为设计这条道路的自然标高吧,还是设计完这条道路再进行场地整平呢,如果是前者的

14、话,那么整平后的场地标高(也就是我要设计道路的原地面标高),如何提取这些高程数据作为我要设计道路的纵、横地面标高的数据呢?答:从楼主的描述来看,应该是在先场平再道路设计,还是先道路设计再场平这两者之间的先后顺序上比较迷惑。不过根据以往的用户问题,我觉得得看实际情况,先哪个后哪个是根据实际工程要求来的。1).先道路设计再场平。这个相对简单一些。土方边界内的自然地形就是道路设计的原始标高,道路设计后的设计路面标高(设计者应该知道的)可以利用,即作为场平计算时的设计标高进行控制2).先场平再道路设计。先使用网格法中的土方优化,将优化的结果即场地的设计标高做为道路设计前的自然标高。然后在场平的基础上进

15、行道路设计,道路的设计路面标高(设计者应该知道的)就是道路的设计标高。至于优化的结果也就是要作为道路设计的自然标高如何提取,这里想了一个办法利用角点标高标注,将标注的结果利用文本定义转化成自然标高离散点。在这些自然标高离散点上进行道路设计,就可以由地形图提取道路自然标高了。13、放坡时,基准曲面何时取自然曲面,何时取目标曲面,边界外放坡和放坡到边界不一样是吗?答: 1).创建放坡组时要选择基准曲面,即边坡将来计算时候的基础曲面。放坡组名称创建完之后要选择目标曲面, 即进行放坡的目标位置。比如使用“自由放坡”的时候目标曲面一定要选择,即自由放坡至目标曲面。2).边界外放坡,指在指定边界之外进行放坡,可以是定距放坡、自由放坡等等多种放坡方式组合,但最终要放坡到指定的高程。放坡到边界可以参考软件中“放坡到坡脚线功能”指通过指定放坡边界线和坡度进行放坡,最后放坡截止到边界线位置。总之1)基准曲面是放坡后进行土方计算时的参考曲面。2)目标曲面指的是在放坡时的放坡终止曲面,在自由放坡和其他放坡的Y方式放坡时起作用,即在放坡时,碰到目标曲面后放坡终止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