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提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747100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提高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提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提高(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实践中探索 在研究中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经验总结我多年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深深体会到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酸甜苦辣。特别是现在的初中生掌握的信息量大,善于独立思考,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同时又受初三开卷考试的冲击,认为思品不重要,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而作为一名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尤为重要。基于以上认识,我边教学、边总结、再实践、促提高,循环往复,效果显著。我以为在思品课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 打铁还须自身硬为搞好教学,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教师必须经常“充电”,多读一些高品位的书,

2、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另一方面要多读专业书,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我订阅大量报刊,教学之余,反复研读、揣摩、广取博识,吸取“源头活水;我也多次参加市、区教研活动;经常在校内外举行公开课、观摩课、展示课等,与同行交流、切磋,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二、 活泼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怎样才算是教“活”呢?吕先生说:“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机勃勃的。”吕先生的话不仅点明“活”是成功的前提,而且指出由“活”而至成功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要做

3、到融洽地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应该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双方欲罢不能、其乐融融。这就是说教师灵活地教授和引导,学生踊跃地思考和吸纳是相互作用、相互相成的,他们共同推动着课堂教学活跃气氛的形成。三、 积极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要把课教“活”,把理论性的知识变成具体的现实的东西,与实际结合起来,就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那种一味的学究式的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要“目中有人,因人定法”,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做到“知其心”,才能“长其善”“救其失”。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讨论课、演示课、辩论课、模拟法庭等多种课型进行教学,千方

4、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四、 参加社会活动,重视时事政治的学习思品学科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涉及的知识面广,光靠课堂上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思品学科的实践性也很强,学生要参加社会活动。如“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初三思品的重要内容,也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在教授这一知识点时,同学们可以从本社区的环境问题着手,从本地区的资源问题着手,从本地的人口状况着手,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对策。同时,要多听新闻,读报纸,加强时政学习。五、 更新教学观念,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利用现行教材,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结合起来。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总之,思品课是一门难教的课,要想教好这门课,教师得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习兴趣,要他们认识到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这样,提高思品课的成绩就有指望了。窗体顶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