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744691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宁波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宁波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宁波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宁波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宁波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txt你看得见我打在屏幕上的字,却看不到我掉在键盘上的泪!自己选择45仰视别人,就休怪他人135俯视着看你。 本文由aakinky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涉外经济 Jingji 宁波奇美电子有限公司(蔡烈军摄) 台塑关系企业宁波工业园区 (龚伟信 供图 ) 宁波台资企业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 宁波市台办主任 何一江 宁 波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重点 地 区 之 一。 截 止 2009 年 9 月,全市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 变窄;三是融资渠道不畅

2、,企业发展 受限;四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存 困难。在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他们 能 树 立 信 心, 积 极 应 对, 迎 难 而 上, 化危为机,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台资 企业特色的应对之路。 (一)以国家实施“保增长”战 略为契机,借“家电下乡”扩产脱困。 2008 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连续推出 一系列应对危机政策,特别是国务院 推广的全国“家电下乡”项目,使一 度陷入困境的宁波光电产业台资企业 重获生机。位于宁波出口加工区的宁 波奇美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 事液晶面板生产的台资企业。受国际 金融危机影响,该公司订单急剧萎缩, 产能一度从 460 万片 / 月下降到 150 万片 / 月

3、。 2009 年, 该公司在国务院 “家 电下乡”计划中中标,紧急招工 2000 人大量生产用于“家电下乡”的液晶 面板,并与 TCL、海信等企业建立战 略合作关系,使公司产能逐月增长。5 月份生产量已恢复到 2008 年同期的 95% 以上,7 月份实现了同比 20% 的增长,8 月份公司产能已达到 500 万片 / 月,比 2008 年月产能最高峰还高出 40 万片 / 月。 (二)以国内市场需求依然较旺为 契机,借内销市场打开销路。金融危 机对中国内地冲击相对较小,且在中 央一揽子计划的剌激下,经济运行中 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总体呈现企稳回 升的态势。这样一个利好局面,就不 得不使在甬台商

4、重新审视大陆内销市 场,并借机发力,逆势扩招,逐步实 现大陆、境外两个市场并举。位于宁 波保税区的技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 家专业生产电脑主板的台资企业。该 公 司 从 2008 年 9 月 起 果 断 调 整 营 销 战略,把电脑主板市场从出口欧美转 至国内市场,并在逆势中申请到手机 3G 项目,当年 12 月份订单逐渐回升, 2009 年初增招员工 400 多人。 (三)以国家实施“调结构”战略 为契机,借研发创新逆势扩张。调查 显示,依靠当地低价劳动力、低土地 成本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发展模式已难 以为继,必须加强技术改造,加快产 品开发研发,通过产品、技术结构调 整,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

5、争力, 2307 个,总投资 174 亿美元,合同利 用台资 112 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 48 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批准外资项目数 的 18.2%、外商投资总额的 23.6%,占 全省合同利用台资总量的近一半,其中 千万美元以上台资项目 341 个,台塑石 化、 奇美电子等重点台资项目落户宁波, 发展良好。目前,宁波台资企业已成为 宁波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百 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实 体经济,也对宁波广大台资企业的生产 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为帮扶 在甬台资企业纾困解难、渡过难关,我 先后走访 30 多家台资企业,就这一问 题开展专题调研。 应对危机的 主要方法和经验

6、宁波台资企业在受到国际金融危 机冲击后,生产经营普遍存在困难和 障碍。一是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产销 萎缩;二是销售价格下降,盈利空间 29 经 济 Jingji 涉外经济 浙江远东工业城 这是宁波台资企业达成的共识。比如, 台塑工业(宁波)有限公司,为降低 成本、挖潜增效,不惜投入资金 4400 万元,对原有生产工艺和部分厂房进 行技术革新改造。公司技术人员通过 减少反应釜开釜频率、缩短反应时间、 增加批次反应量等技术手段,使公司 每生产一吨 PVC 的能耗降低 4.138 千 瓦时,聚氯乙烯年产量从 30 万吨提高 到 40 万吨,年销售收入增加 7 亿元, 在不新增土地、不增加排放量的基础

7、上,产能却扩大三分之一。又如,车 王电子(宁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 生产汽车零配件和电动工具为主的台 资企业。该公司从优化内部管理组织 结构入手,完成由“贴牌”到“创牌” 的转型;投资导入系统管理,砍掉所 有没有竞争力的产品,集中力量在优 势产品上下功夫。3 月份,公司再度增 资 500 万美元建设三期厂区,实行逆 势扩张,目前台湾母公司大量研发系 统已转移到宁波生根。 (四)以实现两岸“三通”为契 机, 借“甬台直航”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根据海协会和海基会此前达成的协议, 宁 波 分 别 于 2008 年 12 月、2009 年 4 月列入为大陆与台湾地区海、空直航 城市。两岸“三通”的实现

8、,为在甬 台资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应对危机冲 击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了解,直航前, 宁波到台湾海上运输主要采用“弯靠 运输”方式,即通过日本石垣岛中转 或经香港赴台;人员赴台通常选择从 上海、杭州出发或者经香港中转。直 航后,不但使宁波到台湾人员、货物 运输再也不必从第三地中转,且平均 运输时间大为缩短。据测算:甬台直 航后,海上平均运输时间由原来的 25 小时减至现在的 10 小时;空中平均运 输时间从原来的 5 小时缩短至现在的 1 小时 30 分钟,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和时间。如:台塑关系企业宁波工业 园区的生产原料来自台湾,甬台海运 直航后,一个往返航次就能节省航程 500 海里,节时

9、40 小时,节约成本 3.7 万美元;按照一年 50 个航次计算,仅 运输费用一年就能节省 185 万美元。 (五)以密切两岸金融交流合作 为契机,借银企平台缓解融资困难。 2008 年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中 央宣布关于加强两岸合作、携手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的 10 项政策措施,其中 包括大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 信贷政策同样适用于中小台资企业,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 银行分别在 2 至 3 年内支持台资企业 包括中小企业融资共计 1300 亿元人民 币等。在中央政策的引领下,宁波市 台办多方协作,搭建平台,组织全市 50 多家台资企业代表与上海银行宁波 分行签署了支持台资企

10、业发展金融 合作协议 。根据该协议,上海银行宁 波分行在两年期内将为在甬台资企业 意向性提供总额为 10 亿元人民币的融 资支持。一年来,在银、企、政三方 的共同努力下,永祥(宁波)铸造有 限公司获得上海银行贷款 1000 万元人 民币,台化塑胶(宁波)有限公司获 得国家进出口银行浙江分行贷款 2 亿 元人民币,台塑聚丙烯(宁波)有限 公司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宁波分行贷款 1 亿元人民币,宁波锌宝再生资源有限 公司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宁波分行贷款 1000 万美元,宁波香豪莱宝金属工业 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宁波分行 30 贷款 2000 万美元。 (六) 以企业生产经营较淡为契机, 借开源节流和

11、“苦练内功” 提升竞争力。 为作好危机过后东山再起的准备,宁波 一些台资企业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相对淡 季之机,开源节流,苦练内功,努力探 索化解危机之策。调查显示,目前宁波 台资企业表示将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和压 缩各项开支。车王电子(宁波)有限公 司投入近 20 万元人民币,用感应式节 能灯逐步替换原先使用的白炽灯,对一 些机器进行节能改造, 减少了能源消耗, 2008 年仅用电成本就节省 70 万元人民 币。据专业从事企业管理咨询与管理人 员培训的台湾健峰企业管理集团负责人 介绍,金融危机发生后,该集团业务不 减反增,宁波及周边许多台资企业老总 或高管慕名前来集团培训,该集团培训 中心每周开班,

12、 每期学员在 500 人以上。 (七) 以商务成本相对较低为契机, 借逆势增资实现跨越式发展。受国际 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原材料及能源燃 料价格普遍下跌,人才招聘和品牌整 合门槛放低,劳动力与土地等生产要 素紧张状况得到缓和。同时,国务院 一揽子计划实行一年来,宁波经济运 行情况好于预期,企稳回升态势明显, 为借机扩大规模实现逆势增资的宁波 台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统 计,2009 年 上 半 年, 宁 波 有 15 家 台 资企业实现逆势增资,总投资、合同 台资分别增加 4.46 亿美元和 2.93 亿 美 元, 分 别 占 全 省 总 数 的 58.07% 和 60.41%。如:宁波奇

13、美光电有限公司 2009 年上半年增加总投资 9900 万美 元、 合 同 台 资 3300 万 美 元; 台 塑 关 系企业宁波工业园区项目增加合同台 资 5800 万美元;宁波亚鑫置业有限公 司增加总投资 5300 万美元、合同台资 2050 万美元。 抉择。宁波台资企业大多采用在外接 单备料生产出口欧美的经营 模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欧美市 场需求下滑,开拓非洲、拉美、中东、 东欧、南非、东南亚等海外新兴市场, 势在必行。同时,这些新兴市场经济 发展较快,进口需求较大,为台资企 业提供了巨大商机。因此,如何以大 陆扩大内需、两岸经贸良性互动为契 消耗资源、 处于产业链低端、 低价量大、

14、 贴牌代工为特征的台资企业发展模式, 已走到了尽头。台资企业应当痛定思 痛,作出就地转型升级的战略抉择。 (三)台资企业生产方式粗放,面 临着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的战略抉 择。调研发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 击的台资企业特别是中小台资企业, 大多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高消耗、 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尚未根 本转变。 最初, 一些台商选择投资动因, 是利用大陆用工、土地低成本的优势 投资办厂,一旦当地廉价资源优势和 投资环境发生变化,台商就考虑迁厂 另就。然而,这种想法在宁波却遇到 了问题,近年来随着宁波市环境保护、 节能降耗、劳动保护等实施,要素成 台晶(宁波)电子有限公司石英晶体振荡 器生产

15、线一角 ( 陈飞跃 摄 ) 本不断攀升,尤其是土地、工资和环 境治理成本迅速提高,使一些高度依 赖资源消耗和劳动力低成本的中小台 资企业面临生存威胁。但宁波拥有临 港工业带和区域投资方面的综合优势, 并非其它地区所能比拟,这就使得宁 波台资企业面临两难境地。即不转移, 就面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和产业发展 政策制约;转移,又难以与原有产业 利华(宁波)羊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 生产车间 集群、产业链条相衔接,若要在新的 投资选择地重新组织产业链配套,成 本反而会上升。 综 上 所 述, 当 前 和 今 后 一 个 时 期,宁波台资企业在进一步化解国际 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危 机倒逼机制

16、和宁波产业转型升级的机 遇,适时作出开拓多元化海内外市场、 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等战略抉择。 需要指出的是,宁波台资企业在推行 战略抉择中,将有一个阵痛过程,预 计至少需要 510 年。政府部门应当 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按照科 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应对国际金融危 机冲击为契机,以推进台资企业产业 转型升级为核心,以增强台资企业核 心竞争力为目标, 及早谋划、 精心部署,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台资在产业内升 级和产业间转型,促进宁波外向型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 责任编辑:蔡体谅 机,尽快优化出口市场结构,积极开 拓多元化的海内外市场,以便将国际 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是摆 在宁波台资企业面前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