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74301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走进抽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本课旨在通过这个故事说明,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的“发现”产生的。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1.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说,任何艺术的终极对象都是现实。2.抽象艺术所使用的语言是非现实的,是艺术本体语言的纯粹表达,其中包括点、线、面和色彩。这些需要教师在讲课中加以说明。第二部分“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第三部分“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

2、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学生对此有一个大致了解就可以了。第四部分“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以美术的三大功能为基础,说明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障碍点: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2.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抽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2.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抽象艺术有认识和理解。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的抽象艺术作品,可激发学生的艺术热情,培养良

3、好的艺术修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2、 教学难点: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四、教学过程设计(共1课时)北京师大附中平谷第一分校 赵燕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引入当我们走进美术馆或画廊欣赏画展时,经常会看到一些抽象的艺术作品,较为豪华摩登的大饭店或咖啡馆,有时也会挂上抽象画或放置抽象雕塑。在百货商店购物时,有经常看到有抽象图案的包装纸。当我们再注意看看满街的广告招牌时,也不难发现许多具有抽象风格的设计等等。因此,抽象艺术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

4、方面。可是,有些人看惯了抽象广告或物品,并不觉得刺目,但一旦观赏抽象画时竟大摇其头。事实上,美术史上第一幅抽象画是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创作的,他在回忆其抽象创作的契机时说:“有一天傍晚,我回到画室,突然间看到一幅闪烁着内在光辉,栩栩如生,活跃画纸上的画,令我震惊!当我走进仔细看时,才明白原来是自己的画作倒置罢了!翌日,在白昼的光线下,我把画放正,昨日的那种美感竟消失了。画面上只留下一些无可名之形此事给我莫大的启示:即当画面的形象和色彩依附于自然主题时,观赏者总会在画面上寻找他画的是什么,而忽略了形象和色彩固有的特质和功能”。积极听讲提高学生兴趣,引入本课的课题。5分钟学习新知第一环节:导入:首先

5、同学们来看一张图片,问题一:这张画是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吗?问题二: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表达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它没有现实生活的一点影子,它什么都不像。展示课题: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抽象艺术的发现者是谁?阅读课文一起回答:康定斯基伟大的抽象艺术家除了康定斯基外,还有一位是谁?我们来看我们课文第一部分:(一)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两幅作品。问题思考探讨: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学生活动: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教师活动:老师总结: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冷抽象、热抽

6、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及观点。冷抽象含义: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热抽象含义: 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作品赏析 百老汇的爵士乐。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先鉴赏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然后一边听爵士乐,一边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教师活动:老师介绍:1、爵士音乐;2、蒙德里安生平简介;3、蒙德里安对百老汇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对爵士音乐的感受。问题思考与探讨:学生活动: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1这幅作品使用的语言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块让你联想起什么?横竖交错的线条让你想起什么?教师活动:老师补充总结能力练习: 欣赏几幅作品,判断它们是属于冷抽象还是热抽象艺术作品。创设情景请同学们思考:具象艺术能够如实的再现客观

7、世界,而抽象艺术却完全排除现实形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主动参与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重点理解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15分钟环节二:(二)艺术走向抽象的原因问题思考: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25页,回答问题。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照相机的发明,现代的社会化大分工,西方科学理性的影响。抽象艺术形成之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思考、由同学自由发言对比欣赏,引发学生思考。15分钟环节三:分析性,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抽象艺术独特的艺术美包括:A形式与色彩;B构图与笔触; C材料与肌理;D空间与透视;

8、E光影与运动。听讲教师分析作品使学生学习到意象艺术的意义。7分钟小结归纳本课所学知识。听讲,思考。巩固学习成果。3分钟五、板书设计(一)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冷抽象含义: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热抽象含义: 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二)艺术走向抽象的原因。(三)抽象艺术的特点:六、教学建议(一) 抽象艺术一般较难理解,可以结合音乐等姊妹艺术一起来加强对抽象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二)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具体体会“冷抽象”和“热抽象”到底是怎么回事。(三) 通过不同类型的抽象艺术作品来讲解抽象艺术的艺术美特征。七、相关资料(一) 作品分析即兴之31(油画,1931年)康定斯基(俄国)康定斯基

9、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茶商,幼年时期与父母居住在罗马和佛罗伦萨,后来回敖德萨。少年时起就画画,写诗,弹钢琴,拉大提琴。曾在莫斯科大学获得社会科学和法律学的学位。1896年,即康定斯基30岁时,决意学习绘画。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学画直到1900年,此后即开始了活跃的艺术实践活动。康定斯基倡导即兴作画,以表现艺术家的需要。他认为精神因素是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或精心制作,而是内心的需要。“艺术就像自然、科学、政治一样是一个自足的领域,它受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自身规律的支配”。寻找这个规律正是画家终身奋斗的目标。他特别强调绘画同音乐的结合,音乐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是最抽象的。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

10、精神一书中详尽论述了音乐与绘画存在着的深刻联系。在康定斯基看来,绘画必须创造出一个与自然对象相和谐的新的现实。绘画中的色彩犹如音乐里的音符,它本身就能够打动观众。画家以这种抽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观众中唤起音乐所产生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康定斯基追求绘画的音乐感,最后发展出情绪性的抽象绘画。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因此有人称他的艺术为“热抽象”艺术。他的抽象作品大都完全脱离了客观对象,为避免标题给观众的引导性联想,他常常像音乐作品的标题那样给自己的画取上“即兴”、“作品X号”等名称。百老汇的爵士乐(油画,127厘米127厘米,19421943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

11、馆藏)蒙德里安(荷兰)荷兰的蒙得里安始终想象着用最简单的美术语言要素直线和纯色组成他的画。他想让他的艺术去揭示在主观性的外形不断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的永恒不变的实在。他自己说:“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作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十字形,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他从大大小小的原色块和矩形直角形状的组合中寻求所谓“表里平衡,个性和集体平衡,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衡”等。他认为这才是反映了宇宙最本质的客观法则。人们称他的这种抽象画为“冷抽象”,也称几何风格派。百老汇的爵士乐是蒙德里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极少直接来自现实感受的作品之一。

12、在这幅作品中,蒙得里安把他对纽约百老汇音乐的感受和认识用他自己的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创作出了一种视觉音乐。像铜管乐器一样明亮的黄色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灰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我们还能感受到纽约最繁华的百老汇夜晚的嘈杂。密如蜘蛛网的垂直和水平的线条,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百老汇街都是直角相交的道路。红树(油画,1908年)蒙德里安(荷兰)灰树(油画,1912年)蒙德里安(荷兰)开花的苹果树(油画,1912年)蒙德里安(荷兰)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画家,生于荷兰阿姆尔弗特,卒于美国纽约。父亲是一位喜爱绘画的小学校长,他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而喜欢绘画,并向父亲和画家叔父学

13、习绘画。17岁时取得了小学绘画教师资格证书,三年后又拿到中学绘画教师资格证书。1892年他来到阿姆斯特丹,进入国立美术学院开始正式严格的写实绘画训练,成为颇受教师赏识的基本功扎实的好学生。1908年前,他画了大量的写实风景画,其笔法肯定、形象概括,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1908年后,他开始探索新的表现手法,1911年底他来到巴黎,马上受到立体主义影响,并开始以“树”为题不断探索抽象化的表现。1914年后又放弃立体主义,转向几何形符号式的绘画,终于20世纪初形成独特的纯几何形的抽象风格。最后他以绘画的基本元素的直线直角相交构成富有节奏感的大小不等的几何图形,再用最单纯原色的不见笔触的色块与其匹配,

14、成为独树一帜的“新造型主义”艺术,而名扬世界。人们一见到粗黑的横竖直线构成大小不等的红、黄、蓝、灰的方形、矩形的画面,便知那就是蒙德里安的作品。他认为惟有这种抽象的几形图形形式,才是绘画最本质的。他将以往的所有传统技巧统统抛弃,在他的画中不见其他任何画派的影子,他以其新形式的作品开拓了人类的艺术眼界,引领人类追求最单纯的和谐。课本中刊载的三幅“树”,正是从蒙德里安在立体主义影响下,以树为题材探索不同表现形式的多幅作品中选出的。他其后又作了多幅带着该树“影子”的更加抽象的几何图形的画作,以至1913年的线与色的构成、1914年的构成6号等作品已是纯抽象的几何图形的作品了。如果将这些作品排列起来,

15、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由具象到抽象的探索过程。红树创作于1908年,是蒙德里安脱离传统写实画法、开始探索表现性新艺术形式的初始作品,从其笔法和用色来看,显然受到凡高的影响。灰树创作于1912年,是蒙德里安来到巴黎后受到立体主义影响,按照立体主义的分析方法,舍弃三维空间、追求平面性构成、注重构图的平衡、探索更加抽象化的表现。他将树的枝干形态概括为抽象化了的各种弧线交叉的构成,但仍保留树的形象及树形的完美。画面呈冷灰色调,由于其有力的线条和坚实的笔触,画面给人以张力强烈的艺术感受。开花的苹果树创作于1912年,是画家继灰树之后探索将树更加简化和抽象化处理,从形式上寻求最本质的构成之作。画面上的树则变成了是一些已经失去树枝形态的弧线,成为几近纯抽象的绘画。这只是画家在步入纯抽象绘画创作前的脑中仍存有树的影子的抽象表现的作品。可以说这件作品是蒙德里安创作转入直线直角构成的抽象作品的引线,此后便步入了纯抽象的直线构成的创作了,他找到了自己风格,开创了一片新的艺术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