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74169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C氮气 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

2、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BBCCDD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C矿石粉碎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4、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源C深埋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5、现有反应:2Cu(NO3)22CuO+O2+4X,则X 的化学式为()ANO BNO2 CNH3 DN2O36、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

3、D披荆斩棘7、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 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8、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A酒精挥发B海市蜃楼C面包发霉D制作雪雕9、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10、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

4、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1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12、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

5、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13、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14、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ABCD1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2个氮原子-N2 B钙离子-Ca+2 C氯化铁-FeCl2 D氦气-He1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

6、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17、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18、下列仪器在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19、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秸秆露天焚烧B废气达标排放C工地洒水除尘D禁放烟花爆竹20、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

7、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试管内液面上升 试管内溶液变红 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试管内溶液变蓝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BC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1)煤、石油和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 。(3)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 (填字母序号,下同)。A甲醇() B甲酸() C乙醇() D乙酸()(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

8、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2、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1)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A是_;B是_;C是_;D是_。(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3、一定条件下,4.8gCH4与16.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4.4g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g;该反应方程式中CH4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三、实验题(共2小

9、题,每题15分,共30分)1、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2)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端(选填“a”或“b”);(3)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E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室现有氯酸钾、高锰酸钾、火柴、棉花、升降台等用品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1)上述仪器中,E仪器的一般性用途为_;若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制取氧气,所

10、需要的仪器编号为_(填字母),请按题的要求写出制氧气反应的表达式(文字或符号均可)_。(2)制取氧气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连接好仪器,_(填一种操作),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温度_,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使装置内的气体逸出,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_的现象。(3)在试管中装入少量药品,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把试管_固定在铁架台上。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人们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组织会供氧不足,导致产生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过度堆积,引起肌肉酸痛。回答:(1)乳酸分子中,C

11、、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2)乳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现称量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计算:(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g;(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D3、C4、D5、B6、A7、D8、C9、D10、C11、D12、B13、B14、B15、D16、A17、A18、D19、A20、A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天然气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燃烧更充分) A、D A 2、氧气 硫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硫氧气二氧化硫 3、5.6 3:2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分液漏斗 b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H2O22H2O+ O2 2、用于加热 ABDEFG 或 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 升高 气泡冒出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口略向下倾斜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1:2:1;(2)6:1:82、(1)0.8;(2)2.5%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