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74158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中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生为本、灵活多变、贴近生活、学以致用”为目标的快乐家庭作业模式,使我们的作业展现其应有的魅力,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做作业、快乐做作业。关键词:小学

2、数学 家庭作业 有效设计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在小学阶段,数学家庭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家庭作业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家庭作业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从而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改进学习方法。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学生作业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进度,重新确立教学重难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减负”后,许多教师虽然对家庭作业量进行了减少,但缺乏对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与指导。家庭作业设计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在

3、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加强家庭作业的设计与改革,赋予家庭作业新的活力,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首要任务。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一、作业设计要具有趣味性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长久。因此,新颖有趣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在布置“比高矮”的作业时,我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排排队,让学生观察后完成作业:( )比( )高,( )比( )矮;爸爸比我( ),妈妈比爸爸( ),爸爸比妈妈

4、( );我比爸爸( ),我比妈妈( )。 学生在与家长的游戏中升华认识,提高能力;设计“前后、左右”的家庭作业时,请家长坐好,通过学生的观察,完成下面的内容:爸爸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妈妈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然后小朋友你坐在爸爸妈妈的中间,你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爸爸和妈妈交换位置后,爸爸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妈妈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布置“10的加法”作业时,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玩凑数游戏。在学完1120各数的认

5、识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统计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带有童趣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游戏性作业,统计后让学生分成两位数一一去读。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学习后布置了如下作业:找出你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测量有关数据计算他们的面积。学生设计结果如下:1.客厅长4米,宽3.8米,客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客厅长6米,宽4米,铺设边长为80厘米的正方形瓷砖,需要多少块?铺设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瓷砖,至少要买多少块?这样的作业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也兴趣,把作业“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二、作业设计要具有实践性数学本身反映符号化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比较抽象、枯燥,而学生容易接收和理解直观的、具

6、体的感性知识,要解决这一矛盾,可让学生参与操作,动手动脑,化难为易。在教三角形面积知识的计算时,启发学生用两个完全-样的三角形如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想想三角形的面积和拼出的图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回家通过拼、画等的方法,把两个三角形组合成平行四边形,找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第二天新课的顺利进行作好铺垫,也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更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获得学习方法。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场景安排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记忆能力。如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后,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收集

7、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圆柱形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形美;找些圆柱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找一些圆柱体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或容积;社会调查,收集生活中人们常用圆柱体容器的数据信息,并记录下来;用一块长31.4厘米、宽15.7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制作一个高5厘米的圆柱体,请你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通过以上实践活动作业,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用数学的角度体验和感受生活。三、作业设计要具有综合性数学作业和其他学科巧妙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内容设计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综

8、合学习运用知识,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学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课后,我布置了让学生用写作文、编儿歌的形式来表现小数点往右移动就扩大、往左移动就缩小这一变化规律。学生对作业的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的把小数点比作自己,身体圆圆的、黑黑的,非常贪玩,一会儿往右,结交好朋友;一会儿往左,甩掉坏朋友。有的编出儿歌,利用新年好的旋律,填出词:小数点啊,小数点,你呀你呀真调皮;往右扩大往左缩小,希望大家记得牢。这些富有节奏感的话语,体现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更把语文、音乐、数学三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

9、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布置学生去邻近的超市调查、收集商品包装上的百分数,写出调查日记,然后在课堂上来交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看生活,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四、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所以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就有必要采取“分层作业”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摘到属于自己的“桃

10、子”。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1)基本练习(2)综合练习(3)创新练习。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安排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基本练习3+3+3+3=( )( )5+5+5=( )( )第二层次:综合练习2+2+4+4+4+4=( )( )3+3+6+6+6=( )( )第三层次:创新练习72+7+7+7=()()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后,我发现有些学生面对书本的习题无从下手,有些学生基本掌握方法,有些学生已遥遥领先。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设计了三层作业:1、 完成竖式中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的移动,(也就是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只要将两者移对了,就算是目标达到了。)。2、

11、在教材的练一练中选择不同类型的题进行计算,旁边注明计算方法。 3、找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本次作业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个人认识基础上加深理解、提高能力,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五、作业设计要具有开放性以“突出学生的发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课程标准,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因素放在值得关注的重要位置;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有用”的、“有挑战性”的数学更感兴趣这一特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学生进入高年级,作业中要更多的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及

12、求异性。在教学混合运算时,让学生课前翻阅资料,查找小括号、中括号的来历。在教学简易方程时,读读你知道吗,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在作业的呈现方式上,让学生利用结论或答案进行,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时,出示多边形示意图,让学生看图求面积,看谁将这个多边形分割成的不同平面图形的方法多而巧妙。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后,在1010的方格图中,自由选定百分数给它涂色,是之构成一幅具有对称美的图案,完成这幅图案共涂色( )。这种开放性的作业,以丰富的内涵催生了学生智慧的火化,使他们在做作业过程中感受到创造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对家庭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作业,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巩固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变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的负担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给学生一片放飞驰骋的空间,让学生在快乐的作业中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