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复习题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74146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复习题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复习题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复习题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复习题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复习题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复习题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复习题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复习题纲一、选择题(单选题30题)1、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是在哪一年(B )A、1990年B、1994年C、2000年2、教育部把“计算机课”改成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更国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哪一年( C )A、1990年B、1994年C、2000年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信息技术素养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初中信息要学会使用( C )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A、文字处理 B、多媒体制作 C、电子表格 D、图像

2、处理5、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初步、图文排版应用、( A )等。 A、 数据处理 B、用计算机作文、用计算机画画6、新纲要把旧纲要中的两项选学变成必学项,一项是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另一项是( B )A、文字的处理 B、数据的处理 C、网络应用7、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 C )、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A、加工 B、传输 C处理 D破译8、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规定了信息技术是地方的( B )课程A、选修 B、必修 9、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C ) A、促进学生、教师

3、、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10、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探究性、( A )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A、创造性 B、拓展性、 C、基础性 D、实践性11、学生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信息技术学习的( C )。 A 组织者、合作者 B组织者、引导者 C 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12、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规定,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 C )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A、22 B、34C、68 10、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

4、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 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学生信息素养13、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 A ),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A多样化 B统一性 C严密性14、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 A )的不同程度A.过程性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 C.学习活动15、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应以( A )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A、兴趣 B、热情 C、爱好 D、意识16、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体现了基础性、实践性、( B )和发展性。A.

5、前瞻性 B.应用性 C.整合性 1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C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A.自我评价 B.相互评价 C.多样评价18、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 A )的学习氛围中学习。A探究 B.讨论 C.建模 19、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 A )、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A、信息素养 B、信息获取 C、信息处理 D、教育技术20、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根据学生( B )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A、兴趣爱好 B、身

6、心发展 C、身体条件 D、知识水平21、在建设、管理和使用信息技术设施和设备时,要坚持( B )的原则,为教学提供有效服务。A、创新 B、面向教学 C、面向学生 D、安全22、( C )应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抓手,致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A、学习活动 B、主题活动 C、信息技术课 D、上机操作23、新课标信息技术教学,首先要坚持“( D ),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育人理念。A、教师主导 B、任务驱动 C、钻研教材 D、以人为本24、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 A )。25、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初中阶段的内

7、容安排中,在多媒体应用初步要求学生(B) 。A了解一种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实现简单应用 B. 掌握一种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实现简单应用C. 了解多种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实现简单应用D. 掌握多种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实现简单应用26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是(A),属于综合实践的一个学习领域,在我省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开课。 A 必修课 B选修课 C公共课27评价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的内容应以(C)为核心,并应结合各地实际教学情况。A 教师 B学生 C课程纲要 D课本28(C)是信息技术课程最基本的学习方式A 死记硬背 B观察 C动手实践29信息

8、技术课程标准中使用了“描述、解释、分析”等表述(A)的不同程度A、知识性目标 B、技能性目标 C情感性目标3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学习目标上的整合包括五个方面,即解决实际问题与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判别性思维能力;社会交流与协作能力和 (D)A信息获取技能 B信息组织技能 C信息评价技能D信息处理技能二、多选题(10题)1、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信息技术B、人人都能提高信息技术处理能力C、人人都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2、在机器人比赛中,常要自已编写简单的程序,在计算机程序中主要有哪三种三种基本结构( BCD ) A、

9、反序 B、顺序 C、选择D、循环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可归纳为( ABC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以下哪些(BCD )是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A、知识与技能B、基础设施与设备C、教学信息资源 D、师资队伍建设5、在义务教育阶段,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讲、演、练”教学法、协作学习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法( AB )等 A、任务驱动教学法 B、Webquest教学法 C、案例教学法 6、作为信息社会的好公民,我们应告诉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规,做到( ABCD )。 A、不浏览传播黄色、暴力和封建迷信等有害信息B、不在网络上散布谣言、扰乱社会

10、秩序 C、不在因特网上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 D、不沉迷网络,耽误学业7、在机器人比赛中,常要自已编写简单的程序,在计算机程序中主要有哪三种三种基本结构( BCD )。 A、反序 B、顺序 C、选择D、循环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信息技术B、人人都能提高信息技术处理能力C、人人都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9、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 )A、基础性 B、实践性 C、应用性 D、发展性10、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理念是:( ABCD )A、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B、提升

11、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C、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跨学科的应用需求。D、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填空题(30空)1、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2、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包括基础性内容 拓展性内容。 3、课时安排,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总学时的 70%。 4、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5、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6、信息技术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要根

12、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7、认识PowerPoint、Flash并知道制作相应的作品,是信息技术在多媒体的简单应用教学内容方面的体现;logo语言竞赛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方面的体现。8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9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其中,初中阶段则要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探究任务为主线10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要坚持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课程特征。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12我国中小学

13、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主要包括如下专题:信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初步、图文排版应用初步、数据处理初步、多媒体应用初步、程序设计与机器人初步。四、判断题(25个)1、初中信息技术课是选修课。( )2、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无须考虑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 )3、利用BB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是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容。( )4、信息技术具有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5、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6、初中生没必要学会在BBS、QQ、MSN等

14、工具上判断并主动防止不良信息的方法。( )7、信息技术教育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 ( )8、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该部分内容为选修。( )9、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 )10、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人教版的,也有北师大版的。( )11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综合实践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12信息技术课通常可以采用纸笔测试、上机测试、作品制作、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质性评价等方法,以及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的方式,评价主体可以多元。()13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上机测试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有效方法。()14信息技术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实践探究活动时间,避免把信息技术课变成纯粹的操作学习。()15新课程纲要的初中内容比旧课程纲要的初中内容增加了“程序设计与机器人初步”。( )16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