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空气 氧气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74024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空气 氧气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空气 氧气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空气 氧气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空气 氧气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空气 氧气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空气 氧气试题及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备课吧http:/免费下载初三化学 空气、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有颜色变化 B.有放热现象 C.有气体产生 D.有新物质生成2.分解反应的正确叙述是:A.由一份物质分成两份或两份以上的物质的变化B.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其它物质的反应C.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D.使一种物质分开的变化3.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B.固态氧呈淡蓝色C.没有氧气一切燃烧现象都不可能发生D.收集氧气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下排空气法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镁带燃烧C.水变成水蒸气 D.

2、木材制成桌椅5.证明集气瓶里的氧气是否已满的正确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底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里C.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口D.在瓶口点燃氧气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A.细铁丝 B.磷C.硫 D.蜡烛7.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时,不存在的现象是: A.绿色粉末变为白色粉末B.绿色粉末变为黑色粉末C.试管壁上出现小水滴D.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8.给液体加热, 不能选用的仪器是:A.试管 B.量筒C.烧杯 D.蒸发皿9.在世界范围内, 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是: A.氮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水蒸气 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10.用试管做实验时, 如果没

3、有说明药品用量, 取药量应是:A.液体3-4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B.液体不超过1/3试管,固体1-2克C.液体不超过2/3试管,固体3-4克D.液体1-2亳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白烟的是:A.木炭 B.硫C.磷 D.石蜡12.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A.只有物理变化B.只有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1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正确的操作是:A.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先给试管预热,再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C.试管要倾斜成约45角D.试管口不能朝向别人、只能朝向自己 14.在氧气中点燃细铁丝前,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

4、砂,原因是: A.增加氧气的量B.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落下时,使集气瓶炸裂C.使反应进行的更激烈D.使实验现象更明显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只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B.硫在氧气中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D.氧化反应就是物质和氧气的反应 二、填空题.1.硫在空气里燃烧能发出微弱的_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则发出明亮的_色火焰.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在燃烧铁丝的集气瓶的底部预先装少量水或细砂,这是为了防止_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并放出_.燃烧后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这种气体是_

5、.4.用酒精灯给氯酸钾及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反应完全后,试管中残余固体是_和_,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的作用叫_作用,它能_氯酸钾分解速度、而本身的_和_在反应前后_改变,这种物质叫做_剂.5.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酒精灯火焰可达到的最高温度约500,试判断下列两个实验中的现象(先燃烧,后燃烧、不燃烧)并将结论填在各有关物质后的横线上:三、实验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操作过程用以下几步,请将这些操作步聚按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填入括号内.( )试管里放进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让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受热均匀;( )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适当位置上

6、,管口略向下倾斜;( )移去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试管内空气排尽后,将导管插入盛满水倒置在水槽中的集气瓶;(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2.按下表要求添画有关仪器并指出仪器的名称并回答有关问题.回答:预先给定仪器的名称A._B._C._四、简答题1.下面是某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是:(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固体粉末进入了导管,_.(2)电解水时,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太少太慢,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被炸裂._. 2.下列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引起的后果是:(1)取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朝向手心,_.(2)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底部跟灯芯接触._.(3)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_. 五、计算.1.加热12.25克氯酸钾,使其完全分解,可制得氧气多少克?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氧气密度为1.43克/升)2.实验室加热20克高锰酸钾制氧气,当收集到需要的氧气量时,停止加热,待剩余固体冷至室温时,称量为18.4克,求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共收集氧气多少克?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克/升)化学备课吧http:/课件,试卷,教案,图片,论文共3万多个资料供您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