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南盛街道、部门、门前三包责任书.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731407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州市南盛街道、部门、门前三包责任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化州市南盛街道、部门、门前三包责任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化州市南盛街道、部门、门前三包责任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化州市南盛街道、部门、门前三包责任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化州市南盛街道、部门、门前三包责任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州市南盛街道、部门、门前三包责任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州市南盛街道、部门、门前三包责任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汉南区邓南中心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的意见遵照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安排,市评估组一行7人,于2012年4月18日至20日,对汉南区邓南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现将评估意见反馈如下:一、评估过程与结果评估组听取了张经才校长题为构建快乐教育 打造科技特色的自评报告;巡视了校园环境、设施设备;听取了12位教师14门学科的课堂教学;查阅了10门学科的备课本,查阅了五年级语数外三门学科80本作业批改;查看了档案资料54盒(卷);召开了有29名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参加的3个座谈会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五年级2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体质健康、科学实验、信息技

2、术操作、艺术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观看了大课间活动和学生素质教育成果展示;与24人次干部、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与学校干部进行了互动交流。评估组根据采集到的大量信息,依据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进行了认真的综合评议,并听取了汉南区政府教育督导室领导和学校校长意见,评估组一致认为:汉南区邓南中心小学综合办学水平达到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评估标准,建议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按照督导评估规程规定,适时授牌表彰。二、主要成绩与经验(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1教育思想端正,办学方向明确,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思想保障汉南区邓南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农村老校,有

3、着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领导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结合学校实情提出了“给学生快乐童年、给人生坚实基础”的办学理念,让学生拥有快乐童年,让教师享受快乐人生,让学校成为快乐学园,这一先进的办学理念遵循了少年儿童发展规律,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思想。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高雅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努力将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相结合。学校确定的办学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思想

4、保障。2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法律和组织保障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校,依规办学,不断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学校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切实保证学生在校活动时间,落实各项减负措施。学校完善各项安全措施,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制度和应急机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构建了法律保障。学校认真执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保证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教代会制度健全,积极参与学校工作的

5、决策,每年对所有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测评、坚持校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提高透明度。学校中层干部机构健全,岗位责任明确,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政令畅通,规范有序,做到人文管理、精细管理、民主管理,使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3重视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务实的干部队伍和勤学上进的教师队伍,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学校现有校级干部3人,学历达标,持证上岗,班子成员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自觉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及作风建设,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心,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团结协作、关爱师生。坚持理念先行、领导主导、脚踏实地、求真务

6、实抓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在不断完善办学理念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采取多种举措以保证学校的持续发展,干部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充分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不仅每个干部自身代课,还蹲一个年级组,参加一个班级管理,指导一个备课组,与师生打成一片,具有凝聚力和亲和力,深受教职工和学生的赞誉。学校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专任教师22人(含幼儿园教师8人),学历合格率100%,具有教师任职资格,高层次学历19人,占专任教师86.3%,有区优青2人。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教师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

7、施,拓宽教师培训的平台,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大力倡导“干事文化”,实施精细管理,打造“责任型团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抓实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开展校本研修,通过教案评价、教学展示、教学反思、专业培训,促进教师一专多能,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在平凡中创新,立足岗位成才,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一支肯学习、求上进、充满活力、热爱农村基础教育、热爱学生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4抓好经费保障,不断改善和优化办学条件近三年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仅学生公用经费从2009年生均455元提高到2011年生均575元。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区政府加大投入

8、,近三年共投入262万元对学校校舍、运动场进行维修和改造。学校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收费标准,实行收支两条线,合理支配资金,较好地保障了学校发展和正常运转。学校占地面积12966平方米,生均76.3平方米,绿化率达到100%,覆盖率56%,校园绿草葱葱,树木成荫,四季有花,常年见绿,校园规划合理适用。学校建有标准的塑胶环形跑道,校园内建有绿色植物基地,师生自己动手种植造型别致的盆景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所。全校共有建筑面积2510平方米,生均14.7平方米,虽然各栋建筑是不同的年代修建,但经过精心的维护保养,目前使用状况良好,全校没有D级危房,学校依据办学规模配齐配足各类功能室,为素质教育提

9、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各类设备配置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图书室藏书9600册,生均56册,计算机总数达到47台,其中学生用机达到31台,生均5:1台,能满足上课时一人一机的要求。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配置了相应的多媒体设备,加上即将安装的电子白板和部分投影仪,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大亮点,走进校园,环境典雅、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处处给人一种“这就是学校的感觉”。 5整合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与家庭、社区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网,定期开展各项活动,为学校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警校共建、周边环境治理、组织学生参加植树节社区护树苗、助残帮扶、文化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得有声

10、有色,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场所,学校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我爱家乡的甜玉米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邓南中心小学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先进办学理念引领下,教育思想端正,办学方向正确,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升。1实施“责任德育”,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期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为主线,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11、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引导教师增强育人责任意识,形成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引导学生确立“三立四有五好”(三立:立德、立志、立信;四有:有责任心、有纪律、有礼仪、有爱心;五好:品质好、习惯好、学习好、身心好、合作好)的目标要求,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队伍聘任考核、培训机制,形成德育管理、实施、科研和评价机制,增强导向功能,保障德育工作的生机、活力和实效。学校重视德育方法和路径的开发和创新,一是抓好德育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班队会、校本课程等各学科课程德育渗透作用,强化学科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二是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

12、活动为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明理、激趣、导行,让学生到活动中感悟体验,提高综合素质,快乐健康成长;三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功能室文化、走廊文化和校园文化等,彰显办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弘扬英模事迹,激励志存高远,指导学生行为,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学校发展,较好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2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严格过程管理,落实教学常规学校制定了教学工作“备、教、考、析、研、习、查、评”等常规管理制度,推行汉南区教育局提出的“五精四必三清”教学管理模式,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把教学常规每一个环节真正落实到每位教师、每门学科、每一

13、堂课。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形成自评互评组评校评家长评学生评等多元民主的评价方式,规范化的教学常规管理,让每名学生得到发展,让每位教师成为教学管理的主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加强校本研修,打造高效课堂。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新理念、新课标,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借助专家引领,邀请省、市、区专家来校参加听、评课等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积极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二是积极创新备课组活动,每月一次集体备课,语数学科采取异课同构、同类课型建模方法,探索“教学现状确定研究主题”、“优化课时教学目标,促进课

14、堂高效”等教研主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评价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从单向教学向双向互动转变。引进“读、议、展、点、练”五字课堂教学方式,以“课内比教学”活动为抓手,通过校本教研,正在实现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转变。三是探索新理念下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学校根据生源逐年减少的实际情况,从2011年开始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在“让学生在快乐课堂中健康成长”理念的引领下,充分运用武汉市“十一五”课题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策略和实施策略的研究成果,立足“小班化”教学,提出并实践“以学为主,以教为辅、轻负高效、全面发展”的教改方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

15、学生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会质疑,积极主动提出问题。知情统一、知行统一、知能统一,“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讨,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新突破,帮助学生形成以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课堂成为灵动开放、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欢乐和创造的学堂。3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加强体卫艺工作。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艺术教育规程,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严格落实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体育与健康、音乐和美术课程,提高体卫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期间,学生座谈会上得到证实。学校落实“两操”和“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

16、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每年召开学生运动会和单项体育竞赛活动,积极挖掘传统体育游戏项目滚铁环、跳皮筋、扔沙包、跳房子等快乐游戏项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认真做好传染病、流行病、常见病防治工作;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学生体质和体能逐年提高,指导学生保护视力,做好眼保健操。2011年,全校学生经过体检显示,近视率为零;强化食堂管理,保障食品卫生,提高伙食质量,受到师生好评。学校注重学生特长培养,促进多元发展。每年举办艺术节,组建多个艺术兴趣小组,每逢节假日庆典活动成为展示学生艺术才华的平台,培养了一批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艺术小人才,在各级艺术类竞赛中获奖。(三)践行素质教育,提升办学效益1探索快乐教育 学生全面发展邓南中心小学确立符合校情的“给学生快乐童年,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