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72893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演讲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一大早,奶奶和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她们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装进去,再放进去蜜枣、花生,用粽叶把它们整个包好,最后拿来一条绳子把它捆绑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粽子煮好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起了粽子,妈妈还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楚国时,有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着远大

2、的政治抱负,他连续几次写出改革朝纲的奏折呈给皇帝,但是昏庸的皇帝不但没有采纳屈原的正确主张,还把他拘禁起来、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屈原以死抗争,毅然跳下汨罗河。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人们,人们纷纷赶来用苇子叶卷成一个尖尖的小筒往里面装上糯米,包成一个个粽子,丢进河里喂鱼儿,希望鱼儿们不吃屈原的尸体,为了世代纪念屈原,人们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就是屈原跳河的日子作为端午节,以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的方式永远纪念屈原,听了端午节的来历,我不禁流下了晶莹的泪水、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很有意义,因为我不仅吃到了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2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

3、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

4、做,不懂其中的含义。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3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2X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

5、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

6、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2X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这一传统佳节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4 今天班会讲粽子,吃粽子,讲粽子。“丁零零”教室里没有声音,教室突然沸腾了。学生们手里拿着粽子,等着主人发布驾驶命令。主持人先让几个同学告诉我,有些粽子是用什么线包的,比如“大肉色”“栗色”。同学们也很活跃,说“大肉棕”用深红色的线包裹,“中肉棕”用白

7、色的线包裹。之后,主持人下了命令,学生们开始移动。几个同学狼吞虎咽;几个同学慢慢吃着;有几个学生拿着筷子,咬着粽子;有些学生拿着勺子一个接一个地舀。我同桌?我买了两个。他做的很好,给了鲁秧歌一个粽子。他一会儿就吃完了。他看着别人吃,心里难受。过了一会儿,山老师来拍照了。我居然成了拍摄的对象,看着镜头傻笑;汪洋用筷子吃饭;胡铮吃东西时嘴巴很大,像是害怕被别人抢,又像是三年不吃东西。吃完粽子,我们应该谈谈粽子。主持人一个个打来电话。有人说粽子的品种;有人说粽子的传说;有人说粽子怎么穿等。真的很奇怪。今天讲粽子,吃粽子,讲粽子,让我们对粽子有更深的认识。关于端午节的演讲词3端午节,大家一定都很熟悉。

8、有吃黄武和包饺子的习俗;有些地方赛龙舟。在我的家乡,只有饺子庆祝节日。一大早,我和父母来到家乡度假。我一回到家,就看到奶奶忙得不可开交。她洗米糯米,洗粽子。她见我们来了,放下手中的活,开心地说:“我就是想找人包粽子。既然来了,帮我打包!”我们跟着奶奶进了厨房,我想,我只吃过粽子,从来没包过。我也包起来吧!想了想,赶紧洗手做粽子。看似简单的粽子,包起来可不容易,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把两片粽叶一卷,提些豆,米往卷筒里一倒,再加上好吃的酱肉,加了些糯米,这回糯米不能加得太多,不然就会胀出来,虽然勉强包住了,但是爆出的粽子很不像样,不是开口子,就是少棱角。“坏粽子,不听话,我一定要包好你!”我的一句玩

9、笑话,逗笑了奶奶。到了中午的时候,桌子上的粽子已经堆满了,粽子包好了,奶奶把一个个粽子请进锅里用水煮熟。锅里的水发出“吱吱”的声音,像小鸡在唱歌一样,好像为我们庆祝端午节。过了一个半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出炉了,打开碧绿的粽叶,吃了一口糯米,那么软,还带着酱肉的香味,叫人吃了越爱吃。端午节,好吃的粽子,我很喜欢你们!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5 各位同学好:我是来自高x班的xx。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忆端午浓情飘香,承中华传统文化。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龙舟节等。其最初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祭龙。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之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后又有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也将

10、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也是南北方文化杂糅的产物。陆游诗乙卯重五诗有云: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其中写到了端午之两大习俗食粽以及挂艾叶菖蒲。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呈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明清,粽子又有了其他的寓意,比如在秀才参加科举考试前,家中都会为其打算“笔粽”,模样细而长形似毛笔,又谐音“必中”也讨了个口彩。艾,又名艾蒿,其茎叶散发出的神奇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同时也是

11、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挂艾叶菖蒲是将艾叶于端午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法鬼之神效。期望全家能够身体健康,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年。而如今,纪念端午文化的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是不变的是中华民族儿女对于传统文化的崇敬。粽子的取材变得多样,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花样,但是不变的是对于屈原的纪念。在医学技术发达的当下,也许不再需要艾叶菖蒲来为家中净化空气,吸烟滞尘,但此举依旧承载着人们对家里人平安无病的期许。赛龙舟在现如今显然不可能是为了驱散鱼群,保护屈原的身

12、体,龙舟的样式也有所改变,但不变的是中华儿女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传统节日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我们而言,要由外而内的汲取端午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诗歌是文化最好的载体,诵一曲离骚重拾一段不该忘却的文化记忆,塑造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责任在每一中华儿女。谢谢大家。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叫是学校初三的学生。很荣幸来参加这次演讲比赛。今天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等,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关于端午节的

13、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最广为人知的当是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了。据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屈原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于是,端午节也就慢慢地被后人沿袭了下来。端午节的时候,南北方的习俗也不太相同。北方人喜欢在这一天吃粽子和鸡蛋。而南方人则会在门上挂上艾草、菖蒲等来驱除毒气和不祥之物。有

14、些地方,人们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喝雄黄酒以驱虫解毒!端午节最盛大的活动莫过于赛龙舟了。龙舟,与普通的船不太相同,一般都是用木头雕成的,然后涂上彩绘。船尾大多数也是用整块木头雕制,上面刻着鳞甲。赛龙舟前,先要请龙、祭神。正式开始时候,现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气氛十分热烈。除了赛龙舟,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过节方式。在这里我也就不一一列举了。虽然我已经说了很多,但这也只是端午节的一小部分,如果你感兴趣,那就亲自去中国体验一下吧!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7 今天班队课上要谈粽子、吃粽子、说粽子。“叮零零”上课零声响了,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手里拿着粽子正等待主持人发号驶令。主持

15、人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大肉棕”、“栗子棕”等一些粽子是用什么线来包的同学们也很积极,纷纷说了“大肉棕”是用深红色线来包的,“中肉棕”是用白色线来包的说完了后,主持人一声令下,同学们开始开动起来了。有几个同学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有几个同学细嚼慢咽品尝着;有几个同学拿着一只筷子插在粽子上咬着;也有的同学拿着勺子一勺一勺的舀着。我的同桌吗,买了两个,他办了好心,把一个粽子送给了鲁阳戈,他一会儿就吃完了,他看着别人吃,心里不好受。过了一会儿,单老师来拍照了。我竟然也成了拍摄对象,我看着镜头傻笑;汪阳拿着筷子吃;胡震超大口大口的吃,像怕别人给抢去了,又像三年没吃饭吃完了粽子,我们该说粽子了。主持人一个一个的叫。有的说粽子的品种;有的说粽子的传说;有的说粽子怎样包扎等等,真是无奇不有啊。今天谈粽子、吃粽子、说粽子,让我们对粽子的了解又更深了一步。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8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不得不一个接一个地把粽子扔到河里,这样小鱼小虾就可以代替屈原的尸体吃粽子了。说到粽子,我还太小,还不会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