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课程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控原理课程设计”参考设计流程一、理论分析设计1、确定原系统数学模型;当开关S断开时,求原模拟电路的开环传递函数个G(s)。c);w(gc、w2、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确定原系统性能:3、确定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s),并验算设计结果;设超前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 ,rd1),则:cw处的对数幅值为L(cwm,原系统在w=cw若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 由此得: 由 ,得时间常数T为: 4、在同一坐标系里,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二、Matlab仿真设计(串联超前校正仿真设计过程)注意:下述仿真设计过程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有所不同。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设计(校正),就是借助Ma
2、tlab相关语句进行上述运算,完成以下任务:确定校正装置;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确定校正后性能指标。从而达到利用Matlab辅助分析设计的目的。例:已知单位反馈线性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450,幅值裕量h10dB,利用Matlab进行串联超前校正。g7.5弧度/秒,相位裕量cw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时,开环截止频率c)、幅值裕量Gmw(g1、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并求原系统幅值穿越频率wc、相位穿越频率wj、相位裕量Pm即num=20;den=1,1,0;G=tf(num,den); %求原系统传递函数bode(G); %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margin(G); %
3、求原系统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Gm,Pm,wj,wc=margin(G);grid; %绘制网格线(该条指令可有可无)原系统伯德图如图1所示,其截止频率、相位裕量、幅值裕量从图中可见。另外,在MATLAB Workspace下,也可得到此值。由于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都小于要求值,故采用串联超前校正较为合适。 图1 校正前系统伯德图2、求校正装置Gc(s)(即Gc)传递函数L=20*log10(20/(7.5*sqrt(7.52+1); =7.5处的对数幅值Lcw%求原系统在 rd=10(-L/10); %求校正装置参数rdwc=7.5;T= sqrt(rd)/wc; %求校正装置参数Tnu
4、mc=T,1;denc=T/ rd,1;Gc=tf(numc,denc); %求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s)(即Ga)3、求校正后系统传递函数Gnuma=conv(num,numc); dena=conv(den,denc);Ga=tf(numa,dena); %求校正后系统传递函数Ga4、绘制校正后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并与原系统及校正装置频率特性进行比较; 求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wc、相位穿越频率wj、相位裕量Pm、幅值裕量Gm。bode(Ga); %绘制校正后系统对数频率特性hold on; %保留曲线,以便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其他特性bode(G,:); %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hold on;
5、 %保留曲线,以便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其他特性bode(Gc,-.); %绘制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margin(Ga); %求校正后系统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Gm,Pm,wj,wc=margin(Ga);grid; %绘制网格线(该条指令可有可无)校正前、后及校正装置伯德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见其:截止频率wc=7.5;),校正后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相位裕量Pm=58.80;幅值裕量Gm=inf dB(即从MATLAB Workspace空间可知校正装置参数:rd=8.0508,T=0.37832,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 。 图2 校正前、后、校正装置伯德图三、Simulink仿真分析(求
6、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注意:下述仿真过程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有所不同。线性控制系统校正过程不仅可以利用Matlab语句编程实现,而且也可以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构建仿真模型,分析系统校正前、后单位阶跃响应特性。1、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原系统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原系统仿真模型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4所示。 图4 原系统阶跃向应曲线 2、校正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校正后系统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校正后系统仿真模型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6所示。 图6 校正后系统阶跃向应曲线3、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比较仿真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校正前、后系统仿真
7、模型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8所示。 图8 校正前、后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四、确定有源超前校正网络参数R、C值有源超前校正装置如图9所示。图9 有源超前校正网络当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很大时,该网络传递函数为: (1) 其中 , , ,“-”号表示反向输入端。该网络具有相位超前特性,当Kc=1时,其对数频率特性近似于无源超前校正网络的对数频率特性。根据前述计算的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s),与(1)式比较,即可确定R4、C值,即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R、C值。注意:下述计算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计算结果不同。如:由设计任务书得知:R1=100K,R2=R3=50K,显然 令 T=R4C Fm解得R4=3.5K,C=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