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728075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魏书生在中国教育界可谓是传奇式的人物。1978年开始教书,1981年全国扬名,历经二十余年,经久不衰,从有关省市成立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会这一现象来看,可以说影响是巨大的。一、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多年来,魏书生潜心研究中外教育理论,以创造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民主、科学的育人,创立了“六步教育模式”,画出了“语文知识树”, 形成了科学的教学管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富有创新性、发展性和求实性的语文教育思想。(一)“科学、民主”的育人观魏书生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之桥就越坚固,越宽阔。”魏书生的民主思想的基点

2、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他认为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教师和学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需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彼此充分信任,相互理解,才能探讨问题,探讨改革,才能共同完成语文教改的任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管理的事情,他从不擅自做主,总与学生商量。这样学生把自己放在了主人翁的位置上,使学生具有了参与意识。同时他还尊重学生的意见,哪怕是不正确的意见,也要引导学生在试验、实践中去领悟错误之所在,以此实现真正的教学决策民主和教学过程民主,培养学生当主人的能力。正因为有了民主作风作先导,学生参与教改的意识才空前提高,因而班里一系列的事情,学生都主动愿做,且乐此不疲。(二)创

3、设了课堂“六步教学法” 课堂“六步教学法”,是魏书生经过长期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符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分为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定向,就是确定每堂课的学习重点,做到目标明确。自学,学生围绕目标,自己学习,寻找答案。讨论,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研究讨论。答疑,分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全班解决不了的由教师解答。自测,形式多样的自我测验,自出自答,一人出,大家答,一组出,其余组抢答。有时老师出,或用教材后的练习。可口答,可书面答。自结,学生自己回忆这节课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这是非常科学的课堂步骤,它充分发

4、动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官的参与,涵盖了听说读写的四个方面,教给了课堂学习的方法。(三)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体系魏书生的语文教学,从教第一节语文课开始,“就力求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初中语文教学之路来,力求探索出语文教学的规律来。”“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魏书生正是这样的教育家,他不断地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教给学生宏观的语文知识体系。他和学生一起画出了六册课本180课、200多篇文章的“语文知识树”,计有第一层次的四部分(基础知识、文言文、文学常阅读和写作)、第二层次的22个方面、第三层次的131个知识点。明确了语文究竟要“学什么”的

5、根本性问题。学生把握了这三个层次主要的知识,“总体语文教材怎样读,总共要学哪些知识,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哪些是己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这样学生就可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了。”(四) 形成了科学的教学管理系统魏书生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通过他的三年训练,学生在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自学习惯初步养成。养成了口头作文、口头总结每节课学习过程的习惯。养成了自学教材,读课外书,积累格言,观察思考社会问题的习惯。养成了自留作业,自己批改作文,互相出考试题,写日记,办班级日报的习惯。就写的方面而言,以

6、写日记为例,三年中最差的学生都写了巧万字以上的日记。学生努力将事情、时间、承包人三者落到实处。朝着“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的目标努力。建立三个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反馈系统。计划系统将34件实事分为6类:每天每人必做的6件事、每天按学号轮流做的3件事、每周做一次的3件事、每学期做一次的9件事、不定期的6件事、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的7件事。由于教学思想的正确,教学方法的得当,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二、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的启示 魏书生的改革之所以轰动了当时的语文教育界乃至整个教育界,是因为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自己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以及

7、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知识,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来,他的教育是“大教育”,他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也己远远超出了语文的范畴,所以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把握其教改实质,对我们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参与教改,进一步推动教改,将会有很大的启示。(一)要有高尚的师德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莫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教育家莫不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要用自己美好的师德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人师表”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现代教师为人师表的内涵不仅需要传统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平易近人的宽厚气度,教学相

8、长的谦虚品质,还要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崇尚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树立民主思想,爱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虚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敢于自我批评,摒弃师道尊严的思想,魏书生的所作所为堪称典范。这也是他教改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学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师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师德就是榜样,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教师的道德实践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师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教师以如何看待学生,如何教育学

9、生,如何当好教师这一涉及到教师道德的本质问题,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二)尊重学生魏书生常说:“尊人者,人尊之。”他对学生从不独断专行,实行民主集中。但在现实生活中,漫长的中国封建专制意识,折射在教育上,就是无条件的师道尊严。而这样的教育是与现代人的培养目标格格不入的,这是一种远离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的教育意识。现代人所需要的不是无条件迷信训诫出来的服从,而是具有独立的意志、自由的思想、创新的精神、建设的本领。我们的教育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了,才算是进入了人的本质教育。但要让学生获得这一切,就需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实施充分民主,达到“平视”的教育境界。教育哲学告诉我们,教育活动是学生认

10、识世界,改造自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成为学生主体时,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力和灵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地发展。所以教师工作的着力点应在于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内在的需求,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务实、高效。尊重学生也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魏书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教育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动力。魏书生平时与学生反复商量,制定出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所干的事,把学生纳入

11、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中,并通过监督检查、反馈系统来修正,协调学生的行为。同时又因人而异,后进生可以做得少一些,但也要做,重在看进步,看提高。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他把管理运用到教学中来,避免了学生做事缺少计划、目标和监督机制。现代教育己经提出了终身教育这一观点,重点就是要培养学习习惯和获得继续学习的能力。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习惯成自然,从而形成能力,才能达到终身进步不断。这对我们新世纪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继续不断地学习,吸取现代知识,跟上时代步伐的现代人,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做研究型教师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语文教师不应该是教书匠

12、,照搬教科书,按照某一教学设计模式去上课,死扣课本,这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精神背道而驰,学生得不到和谐发展。语文教师应该做研究型教师,多学善思。善于从传统中吸取精华,善于从先进的理论中吸收营养,融化于教学之中。研究学生做到常教常新,使教学过程变得生机勃勃。魏书生刚开始教学时也是精心备课,但结果并不理想,学生学习的状况使他开始反思,并把学习的理论用于实践,从中找到了改革的切入点让学生会学,这种教法的转变可以说是魏书生亦教亦研的结果。博览群书能丰富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断反思使教师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在中学各科中,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最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亦日趋复杂,还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

13、一切都要求语文教师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语文研究语文,从理论上有新认识,从实践上有新拓展,做研究型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意识,注意国际上语文学科的发展趋势,还要注意处理好语文教改与社会大背景的紧密联系。魏书生老师是伟大的语文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之先进、教法之灵活,值得我们学习,但切勿生搬硬套。因为,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组成的全息的生态系统。我们运用别人的教学模式、教法,可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均不同,实施的效果还需质疑。这四个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只是模式与方法的移植。课改、教改是课程、教学的创新,不是没有理据的模仿。古今中外,不乏优秀的教法,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征途中,势必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衷心地希望我们学习先辈优秀的教育思想,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教育之路!二一一年八月四日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