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习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726639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9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习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习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习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习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习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习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习题与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 历史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1课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测试题知识点:“百家争鸣”1(2012上海单科,3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2“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私学的兴盛诸

2、侯国纷争的社会环境社会的剧烈变革A BC D3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与下图无关的是()A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B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诘难、批驳,同时吸收、融合C当时的学派只有这五、六家,号称“百家”D“学在民间”促成这种现象的出现知识点:孔子和早期儒学4(2014长沙模拟)“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维护周礼,贵贱有序A B C D5.右图说明孔子的

3、教学理念是()。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6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如丧家之犬”,失望而归。这说明()。A周天子强化统治,孔子难以生存B“仁”、“礼”思想不合时宜C当时兴办私学为官府所禁D当时战乱不断,思想萧条7(2014石家庄模拟)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8阅读下图能得出的信息是什么()孔子讲学图A孔子是

4、一个教育家,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B孔子整理诗、书等六经C孔子是一个思想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D孔子主张“仁”的思想,并提出了包含对百姓关心、爱护的民本思想知识点:道家和法家9.韩非子说:“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由此可以得知韩非子的政治观点是()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以法治国,利用权术来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威慑臣民实行君主专制制度A B C D10(2014石家庄模拟)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

5、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A孔子 B墨子C庄子 D韩非子11(2014吉林模拟)“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下列观点中,与该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B“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C“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危”D“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12(2014河北保定模拟)“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体现战国时期的思想流派是()。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13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

6、、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放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梁启超世界伟人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

7、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参考答案】1C。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D两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上述

8、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2 C。解析 由图中内容可判断与“百家争鸣”有关,A项是其地位;B项是百家学派的关系;C项表述错误,主要有十个学派;D项是其原因。3A。解析 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从画面看来,人性被表现出来,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4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主流思想。体现了孔子“仁”“德”思想;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强加于其他人,体现了孔子处事原则;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不分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体现了孔子提倡维护等级的思想,属于糟粕。5B。解析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知B项正确。6 B。解析春秋末年,周天子势

9、力衰微,诸侯轮番称霸,A项不正确。当时“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C项不正确。社会大变革催生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思想界十分活跃,D项不正确。孔子之所以不被重视,主要在于其思想不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选B项。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主张的理解能力。材料中孟子主张明君应该让百姓富足;荀子认为府库充实而百姓贫穷,容易造成混乱,政权的覆灭。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主张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安定。8A。解析解题时一定要抓住图片的主题,即可得出答案。9A。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说法正确,但不能从材料中提取出这样的信息。10C。解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方面主张无为,与材

10、料中“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直接相悖。故C正确。11 C。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判断问题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威势”,反映的是法家思想。A项是道家思想,B项强调教化,是儒家思想;C项强调君主权威,是法家思想,D项是墨家思想。12D。解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思想,这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故选D项。13解析第(1)问,要抓住关键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子欲善而民善矣”,然后联系教材回答。第(2)问,考查孔子在中国的地位,但要注意与材料相结合,要言之成理。第(3)问是说明孔子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答案(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国家和时代的限制。(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