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消防中队.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72332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消防中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泰山消防中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泰山消防中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泰山消防中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泰山消防中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消防中队.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网:会当凌绝顶 热血写忠诚记山东公安消防总队泰安支队泰山中队这是全中国唯一一支没有消防车的消防中队。这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消防中队。这是全国最专业的山岳救援队和山林灭火队之一。建队以来,共参加抢险救援850余次,救助遇险群众770余人,用血肉之躯从死亡线上拯救了60条鲜活的生命。为群众做好事50000多件,为社会捐款95000多元。“游客遇险了!”7月17日早7时。泰山绝顶。泰山消防中队接到了报警信息,有人在号称“天梯”的十八盘龙门一带听到了喊救命的声音。中队长孙洪友立刻带上8名消防战士,赶往龙门展开地毯式搜救。因为不了解具体的遇险情况,战士们带上了全套的山岳救助设备。原来,一名游客被困到

2、了一处悬崖上。当几名战士攀爬上悬崖,发现是一名年轻的男子,衣服几乎全已刮碎,浑身都是刮痕和血痂,人也奄奄一息。经战士初步诊断,肋骨断了6根。据他自己说,他是河南的一个大学生,趁假期独自来泰山旅游,5日凌晨在看日出的时候不慎失足跌下悬崖,已经被困在这里12天了。幸亏这几天下了两场雨,他用一个破矿泉水瓶接了些水,才勉强撑到现在。山崖上满是茂密的荆棘和树根,给救援带来难度。消防战士们经过给小伙初步施救后,搭好绳索,身穿全身吊带的班长曹明战,给小伙穿上半身吊带,在绳索上固定好,一手抓绳索一手抱着他,顺着绳索下来。然后大家立即把他送往中天门,一辆120救护车已经守候在那里了。泰山中队又从死亡边缘救下了一

3、位游客。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泰安市支队泰山中队组建于1996年,共有官兵18人,常年驻扎在海拔1500余米的泰山之巅,担负着岱顶及南天门景区的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一封日本友人的来信“现在已记不起泰山的美景,唯有贵队热情及时妥善的处理,让我们刻骨铭心感激不尽。”这是日本秦汉会会长松田政义先生专程发来的感谢信。原来,在2007年5月8日12时50分,松田政义的妹妹,来自日本大阪市的74岁女游客森岗尊子,在登山时不慎摔伤,脚踝扭伤肿大,无法行动。接到报警后,泰山中队官兵迅速赶到现场,仔细询问伤情,立即使用止痛气雾剂为其止痛按摩,并取来冰块敷在伤处。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用担架将伤者送至缆车并一直护送至急

4、救中心救治,使伤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最有效的救护。近年来,泰山每年接待旅游和户外探险的游客近1000万人,高峰期每天就有五、六万人,游客摔伤遇险、突发疾病等情况逐年增多。而从建队起,泰山中队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抢救遇险游客的重任,共参加抢险救援850余次,救助遇险群众770余人,用血肉之躯从死亡线上拯救了60条鲜活的生命。2006年大年初二凌晨2点,天寒地冻,雨雪交加。急促的电话铃声将中队官兵们惊醒:一名登山祈福的游客从十八盘不慎滚下,身上多处骨折,脸上血肉模糊,危在旦夕!中队7名官兵立即携带救援器材,顶风冒雪,火速赶往出事地点,迅速为伤者进行止血、包扎和固定。在这个不足1000米的陡峭山路上

5、,有1630级台阶,高差400多米,最陡处仰角达70多度,有的台阶窄得连一只脚掌都放不下,游客摔伤的位置正处于十八盘最陡最险的地方。此时的盘道被冰雪覆盖,即使空手攀爬都非常危险,更不用说抬着担架救人了。泰山中队立即与索道公司和山下医院联系,开辟紧急救援通道,调集120急救车在中天门接应伤者,并组织人员撒沙铺路。每一丁点的失误都可能造成踏空滚落的严重后果,中队官兵将布带缠在鞋上防滑,一步一挪,向索道站前进。200米的距离,他们整整走了20分钟,终于将游客安全送上缆车,为及时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2008年3月30日15时05分,中队接到报警,9名游客由于道路不熟,在登山时迷失方向,被困泰山天烛峰

6、悬崖,12名消防官兵携带救援器材火速赶赴现场。天烛峰高耸似烛,除北面与另一座山体相靠外,其他三面均是悬崖峭壁。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游客被困距山顶60多米的岩石上,向上是悬崖绝壁,无路可攀,向下山路陡滑,深不见底,无处立足。此时天还下着蒙蒙细雨,气温降至0度,风力达到6级,游客已被困长达6个多小时,饥寒交迫,其中2名女游客发起了高烧。救援官兵从西侧山梁攀爬到峰顶,一边选择锚点,固定绳索,制作安全保护系统;一边通过喊话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利用绳索一点点靠近被困人员,为他们佩戴好防护救生装备,悬崖上下的消防官兵一齐努力,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成功将9名被困游客逐一救上崖顶。泰山上有2200多处碑碣

7、石刻,在当地百姓和泰山游客心目中,“有困难找消防”已经成为另一尊永相传诵的“口碑”了。泰山中队官兵不断提高服务技能和本领:每名官兵都熟练掌握了旅游救助常用英语100句和日常简单实用的手语,并取得了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员证。泰山中队的官兵都有一个“服务包”,里面装着为人民服务的“六件宝”:矿泉水、压缩饼干、火腿肠、急救包、泰山地图和手电筒。泰山中队官兵在事故易发路段设立巡逻点,警示危险,护佑平安;在游客集中时段现场执勤,疏导人流,扶老携幼;在巡查时主动为登山游客义务导游,指引道路,传播文明;他们还在泰山岱顶设立了全国首家“消防便民服务站”,为群众提供饮水和医疗服务。甚至一些游客遇到拉肚子、想喝热水

8、、手机没电等小事、琐事,都会到中队求助,他们从不厌烦,热情接待,有求必应,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泰山安全的重中之重“消防工作,在碧霞祠是第一位的。”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泰山碧霞祠管委会主任张诚达道长这样说。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是世界自然、文化、地质三重遗产,拥有18万亩山林,26处古建筑群,58座寺庙,2200多处珍贵碑碣石刻,1.8万余株名木古树。一旦发生火灾,必将留下永久的历史性遗憾。而在泰山消防的努力下,泰山已连续14年没有发生一起山林、古建筑火灾。防火是泰山安全的重头戏。中队组建了“消防巡查服务队”,每天对岱顶的11家重点单位和40多家“天街”商铺进行全天候、无缝隙巡查服务

9、,宣传消防知识,查改火灾隐患,官兵每天至少要走几十里的山路,一年下来就是几千公里。为提高驻山单位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中队指导玉皇顶、碧霞祠、南天门等岱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成立了消防安全委员会,增添了上百个消防器材箱,成立了11支义务消防队,在他们的培训指导下,寺庙里的出家人也都成了技能娴熟的义务消防队员。每逢旅游旺季,中队官兵更忙,分发消防知识手册,讲解防火灭火常识,让人民群众在旅游观光的同时不忘防范火灾,大大降低了火灾发生的几率。泰山山林茂密,游人众多,火灾发生的危险随时存在。2006年3月27日夜晚,位于泰山山脉西部的藏峰山因雷击引发山林火警,中队官兵闻警即动,顶着七、八级的狂风,钻丛

10、林,越山涧,披荆斩棘,疾奔火场。冲在队伍最前面的班长惠金国,一脚踩蹋了松动的石头,身体悬空向山下滚去,多亏树杈挂住了他的风力灭火机背带,才大难不死,但已是头破血流。简单包扎后,他不顾战友的劝阻,迅即投入了战斗!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苦鏖战,终将山火扑灭。海拔1500米处的坚守“夏秋两季水帘洞,春冬天然一冰窟。屋外下雨屋内漏,屋外不下屋内流”,这是泰山中队官兵们自编的顺口溜,也是他们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在别的消防中队,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出早操,但在泰山中队却是清扫积水。冬夏两季雾气弥漫,难得有个晴天,特别是遇上大雨,一觉醒来,战士们的被子也像过了遍水一样,久而久之,年纪轻轻战士就落下关节炎、腰腿

11、疼的毛病。在长达150多天的泰山冬季,消防官兵面对的是严寒、缺水、常人难以想象的寂寞和更加繁重的防火灭火任务。泰山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15度左右,最冷时达到零下27度,呼啸的北风,经常撕断连接岱顶的电缆,这时营房就变成了冰窖,牙膏挤不出来,鸡蛋冻得结结实实,摔到地上像乒乓球一样蹦蹦跳跳。由于管道封冻,自来水上不来,战士们就要从远离驻地的山泉挑水吃,麻杆儿细的泉眼儿,流到脸盆儿大的泉池内,一天只能刮到五六桶水。挑水的台阶经常结冰,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跌个鼻青脸肿并不可怕,怕的是水桶滚下悬崖,不仅喝不上水,还要到山下去捡水桶。冬天战士们最盼的就是下大雪,哪怕再冷,因为有雪就有水喝。战士们做饭、刷牙、洗

12、脸全靠这些雪水,用完后还要二次利用,冲厕所,涮拖布,弥足珍贵。生活上的艰难还可以忍受,精神上的寂寞却更难排解。大雪封山时,很多驻山单位关闭,平时拥挤的泰山一下子沉寂了下来,陪伴战士们的只有山风和严寒。2007年元宵节,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指导员王坤亮与妻子约好,让她在山下燃放烟花,给山上的战士们带来一份欢乐。夜幕降临,王坤亮妻子的电话来了,说烟花已经点上了,快让战友们出来看吧!其实,整个城市已经被绚烂多姿的烟花覆盖,哪里分得清东家西家,但是战士们仍然激动得蹦啊、跳啊,“嫂子,您放的烟花我们看到了!谢谢了!谢谢了!”中队长孙洪友一直把对妻子的愧疚深深埋藏在自己的心里。2006年10月,妻子意外

13、晕倒,被送到医院急救,诊断为白细胞大量减少所致。在妻子做骨髓穿刺检查期间,正值“十一”黄金周安全保卫,而且还有重要的警卫任务,他实在是离不开。10天后,当孙洪友见到脸色苍白的妻子时,妻子的话让他忍不住泪流满面:“你不要过多地牵挂我,泰山中队也是你的家呀!” 后来,为支持丈夫的工作,同为军人的孙洪友妻子转业回泰安工作,只是为了让孙洪友轮休下山时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就算这样,也因为孙洪友工作繁忙,聚少离多。晚上逛街时,妻子看到南天门的点点灯光,知道那是丈夫工作的地方,就给孙洪友打电话说:“你站到南天门上给我招招手,我就能看到你了。”同在一个城市却爱手难牵,谁又能理解其中的艰辛与辛酸呢?在泰山消防中队

14、的门口,有熠熠生辉的八个大字:“誓言如山,尽责至善”。这是泰山消防的“队魂”,也是当代消防卫士的最佳写照。泰山中队先后28次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3次。2006年11月,中队被公安部消防局表彰为“公安消防部队英模群体” ;2007年4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消防中队”荣誉称号;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公安部、团中央命名为 “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中队先后有6人次荣立二等功,29人次荣立三等功;2008年,中队长孙洪友作为泰安市唯一一名现役军人代表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今年6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命令,授予泰山中队“泰山卫士”的荣誉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