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期末复习(一).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718606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期末复习(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必修1期末复习(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必修1期末复习(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必修1期末复习(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1期末复习(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期末复习(一).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期末模拟考试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是s,则表示( )A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B物体在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C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D物体在s这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B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也为零D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必定越来越大3从高度为125m的塔顶,先后落下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s,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Ab球下落高度为20m时,a

2、球的速度大小为20m/sB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45mC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D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4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B.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两物体间有力的作用,两物体不一定要直接接触D.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5如图334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地面对M无摩擦力的作用 图3346如图所

3、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和F2都减小D.F1和F2都增大7如图所示,A、B两物体之间用轻质弹簧连接,用水平恒力F拉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长度为L1;若将A、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恒力F拉A,使A、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2。若A、B与粗糙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L2L1BL2L1 CL2L1 BAFD由于A、B质量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L1、L2的大小关系8A、

4、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0s内,A、B两物体间距离逐渐增大;B、2040s内,A、B两物体间距又逐渐减小,40s末B追上A;C、040s内,A、B两物体间距离一直在增大,40s末达到最大;D、40s后A、B两物体间距再次增大。9某人站在一台秤上,当他猛地下蹲的过程中,台秤示数将(不考虑台秤的惯性)( ) A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B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C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D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10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

5、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题号12345678910选项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11(6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

6、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是_(填入相应的字母)(2分)(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选填“能”或“不能”)(1分)用一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3分)12(12分)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1与A2

7、之间的距离x,则小车的加速度a_.(2分)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合外力F_.(3分)改变_,重复上述测量(1分)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中的A图线试分析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3分)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3分)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结果不得分。)13(10分

8、)如图所示,站在地面上质量为70 kg的人通过光滑定滑轮,将质量为5 kg的重物以0.2 m/s2的加速度向上加速提升若绳与竖直方向夹角37,人始终相对地面静止求:(1)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2)人对地面的压力多大?(sin 370.6g10 m/s2)14.(10分)屋檐定时滴出水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下图所示,问:(1)此屋檐离地面多少m?(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15(10分) 在空中竖直向上发射一枚小火箭,其vt图象如下图所示,火箭内的技术支承面上放有质量m为0.2kg的物体,求:物体对支承面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16(12分)如下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 m/s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 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向左最多能滑到传送带左右两端AB的中点处,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2)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LAB为多少?(3)如果将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的B点,它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